草銨膦的除草機理
草銨膦是80年代開發的壹種不育除草劑,主要有觸殺作用和部分內吸作用。通過抑制谷氨酰胺的合成,使植物體內氮代謝紊亂,蛋白質和核苷酸合成減少,植物光合作用受阻,導致葉綠素合成減少。同時細胞內銨離子含量增加,破壞細胞膜,使葉綠體解體。最終,植物雜草會死亡。由於草銨膦內吸能力差,很多雜草無法連根根除,容易導致雜草復發。
常見優秀配方
(1)草甘膦銨鹽:草甘膦和草銨膦按壹定比例混合,既能充分發揮草甘膦和草銨膦1+1 > 2的作用,又能彌補各單劑的不足。具有觸殺和內吸雙重作用,既能擴大除草範圍,又能加快除草速度,提高防治效果,延長持效期,降低成本。它能有效殺滅抗草甘膦和抗草銨膦的雜草,如燈盞細辛、狗牙根、狗牙根、百喜草、莎草。解決了草銨膦在我國北方除草不理想的問題,是壹種理想的除草劑組合。
(2)乙氧基草銨膦:該配方是將草銨膦和醋酸氟蟲脲按壹定比例混合,對各階段雜草均有較好的防除效果。它具有除草譜廣、見效快、除草周期長、耐雨水沖刷、對木質化作物根、樹皮和淺根果樹相對安全的特點。抵抗燈盞細辛、蒲草、馬齒莧等惡性雜草的效果顯著。
(3)2-甲基-草銨膦:2-甲基-4-氯-鈉和草銨膦按壹定比例混合,增效作用明顯,加速除草劑在雜草中的快速傳遞,擴大除草範圍,加快除草速度,使除草更徹底。對燈盞細辛、筋骨草、馬齒莧、香附、莎草等最難除的惡性雜草有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