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媽媽:醫生說妳不用吃藥,定期回去復診就行了,應該問題不大!
朝霞:時不時的疼,不敢隨便吃藥。寶寶還小,怕影響母乳。
被他們叫做豆子的那個:我之前不覺得這是個問題,也不在乎。妳做夢去吧。我得準備手術了。
小紅阿姨:保持良好的心情,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天堅持母乳餵養。回去壹趟也沒事。
......
有時候我會懷疑乳腺增生到底是不是病。
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有關系嗎?
怎麽才能預防和治療呢?
需要插入-img
前段時間,日本漫畫家《櫻桃小丸子》的作者櫻桃子女士和作家唐家三少的妻子相繼因乳腺癌去世,讓人感到悲痛。
乳腺癌已經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
今天我要給大家普及壹些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的知識。我們來做筆記吧!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疾病,既不是腫瘤,也不是炎癥。組織學上是乳腺組織的增生和變性,與內分泌功能紊亂密切相關。
此病多發生於中年婦女、青少年和絕經後婦女,如今大城市50%-70%的職業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乳腺增生常表現為乳房脹痛和乳房觸診有結節。
人類的乳房受到荷爾蒙的影響。排卵前和懷孕後會刺激乳房內的腺泡擴張,周圍的血管也會開放,所以乳房會脹大,導致乳房脹痛,摸到結節。
月經來了以後,體內激素減少,乳房恢復到原來的大小,腫塊變軟。
乳房每次月經都會經歷增生和消退的過程,如果這個過程不平衡,就會導致腺葉消退不完全。月經期會變長,月經期結束會變小。久而久之,乳房就不會回到原點,於是就會形成局部增生。這是乳腺增生。
增生是年輕女性雌激素水平升高導致乳腺的壹種異常狀態,導致乳腺導管擴張。增生的程度和妳乳房疼痛的程度不成正比。
因此,乳腺增生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乳腺增生不需要特殊治療,如單純性乳腺增生(乳痛)。但如果是病理性的,就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囊性增生,確實有癌變的可能。
乳腺怎樣才能增生?
1,未婚,無子女,哺乳期的人容易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可發生於青春期後任何年齡的女性,但以30-50歲的中青年女性最為常見。未母乳餵養、從未生育和生育過晚者分別是正常人的1.5倍、30%和3-4倍。
2、更年期、月經不調容易出現乳腺增生。
月經開始太早,或者女性更年期太晚,或者女性月經期特別短。壹般月經天數少於21天,患病幾率高。
3.飲食不好的人容易乳腺增生。
肥胖或脂肪攝入過多與女性乳腺增生有壹定關系,因此女性應改變飲食結構,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減少油炸食品、甜食和脂肪的攝入。
4.精神和心理壓力過大的人容易乳腺增生。
女教師和白領負擔重,壓力大,不註重自我調節。長此以往,容易引起內分泌系統紊亂和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進而發生乳腺增生。而且這類女性缺乏活動和鍛煉也是乳腺增生高發的原因之壹。
乳腺增生會變成乳腺癌嗎?
“乳腺增生會導致乳腺癌”確實是錯誤的。
但不能說“乳腺增生與乳腺癌無關”
應該說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是“遠親”。
乳腺增生不是壹成不變的,它會隨著增生的發展呈現不同的階段:
ⅰ期乳腺增生:乳腺小葉增生-ⅱ期乳腺增生-ⅲ期乳腺增生:囊性增生-ⅳ期乳腺增生:乳腺囊性病變-ⅴ期乳腺增生:乳腺癌。
乳腺囊性增生和囊腫進壹步發展,可能會演變成乳腺癌。
可見乳腺增生確實有可能發展成乳腺癌。但在日常生活中,乳腺增生多為I期、II期,惡變幾率僅為1%~3%,無需擔心。
乳腺囊性增生進壹步發展,乳腺的血管成分和上皮細胞堆積死亡,形成囊性腫塊,癌變率達90%以上。
乳腺增生能治好嗎?
不同性質的乳腺增生,治療方法不同。
?
生理性增生:主要是乳腺小葉增生。
1,作息規律
改變整天熬夜,晚上出門的壞習慣,適當運動,保持好心情。
2.健康飲食
拒絕高熱量的垃圾食品,也不要盲目服用各種激素類保健品,不要輕易嘗試各種針對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的偏方。
3、乳房自查和定期體檢
乳腺小葉增生最重要的是堅持定期檢查,壹般6~12個月檢查壹次。
病理性增生:主要是乳腺囊性增生。
1,理療
乳房按摩、針灸和理療等。如果妳是已婚女性,在日常的婚姻事務中,讓老公多關心壹下妳的乳房,也是壹種很好的理療。
?
2.藥物療法
中藥主要由中成藥和疏肝理氣的中草藥組成。西藥主要是雌激素調節劑。
3.穿刺療法
如果囊腫直徑大於2cm,可以在b超引導下穿刺抽液。這種方法比較適合雙側乳房多發囊腫或彌漫性囊腫的患者。
4.外科療法
90%的乳腺囊性增生不需要手術治療,以下情況除外:
囊腫較大,如超過3cm,可能容易發生囊內出血;
無論囊腫大小,當囊壁增厚,出現鈣化,或囊腫內壁出現乳頭狀突起時,都需要手術;
過度擔心囊性增生和癌變,心理壓力大的患者。通常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
乳腺癌偏愛這12人。
乳腺癌青睞這些12類型的人
女性,無論年輕還是中年,壹旦察覺到以下壹種或多種表現,就可以被列入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1.有乳腺癌家族史,特別是如果患者的母親或姐妹患有乳腺癌,並且有絕經前發病或雙側乳腺癌。
2.月經初潮過早(12歲前)和絕經晚(52歲後)。
3.40歲以上未懷孕或35歲後足月分娩第壹胎。
4.病理證實,他患有乳腺囊性增生病,尤其是那些導管上皮的活動性非典型增生結構。
5.患有壹側乳房疾病的患者對側乳房具有高風險因素。
6.有x光胸透或胸透檢查史者(但每年壹次的胸透或鉬靶檢查不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
7.患有功能性子宮出血或子宮癌的人。
8.肥胖患者,尤其是絕經後明顯肥胖的糖尿病患者。
9、長期使用外源性雌激素。更年期女性遵醫囑使用比較安全,可以定期檢查。
10,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比如抽煙喝酒熬夜。
11,多次人工流產的女性,或者性生活混亂,性生活長期不和諧的女性。
12,心理壓力大,精神創傷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