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用退燒藥:退燒最快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吃藥。最好選擇含有抗病毒成分,還能快速退燒的藥。同時,需要特別註意的是,發現發燒時,要盡量減少上身衣服,因為體表有很好的散熱效果。物理降溫雖然不如藥物有效,但也可以選擇在合適的時機。用紗布蘸取30% ~ 40%醫用酒精或白酒,在腋窩、大腿根部、頸部、肘窩等處摩擦。酒精的蒸發可以帶走壹定的熱量,從而達到退燒的目的。如果是嚴重的持續發熱,要及時用藥物緩解,必要時去醫院治療。
1.2、溫水擦浴:解開寶寶的衣服,用溫水(37℃)毛巾上下摩擦,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釋放體內的氣體,水蒸氣從體表蒸發的同時,也吸收了體內的熱量。
1.3,用退熱貼:有助於散熱,但不建議年齡較小的孩子使用。由於兒童不易翻身,冰枕容易造成局部過冷或體溫過低。也可以用退熱貼。退熱貼膠體物質中的水分蒸發時,可以帶走熱量,不會過度冷卻。
1.4,多喝水:幫助排汗,防止脫水。水有調節溫度的作用,可以降低體溫,補充寶寶體內流失的水分。
2.什麽是持續發熱?
持續發熱主要分為細菌引起的感染性發熱和非感染性發熱。同時,發燒的癥狀持續時間長了,會引起發燒等狀況,需要特別註意護理。
3.持續發熱的檢查
應根據具體情況,有選擇地分析判斷臨床表現。如血常規、尿常規病原體檢查(直接塗片、培養、特異性抗原和抗體的分子生物學檢測等。)、X線、b超、CTMRI、ECT檢查、組織活檢(淋巴結肝、皮膚痱子)、骨髓穿刺等。
持續發燒的原因
1.傳染病是由細菌、病毒和原蟲引起的,這是最常見的原因。如感冒、肺炎、支氣管炎和瘧疾。
2.非感染性疾病如中暑、腫瘤和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類風濕病。
發燒是因為體內的能量交換系統不起作用。雖然身體很熱,但我感覺很冷。所以,首先要讓身體降溫,補充能量。可以用冷水敷頭,防止燙傷大腦和神經。壹般妳用酒精擦身體給病人降溫。之後多喝些熱的紅糖水或葡萄糖,因為葡萄糖是人體新陳代謝最基本的物質,吸收快,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給身體補充能量。然後蓋上被子,出汗,這樣體內的毒素和代謝廢物就會隨汗液排出體外。這樣可以退燒。退燒後,病人很虛弱,小心再感冒。如果這個還沒下來,或者反復發燒,就要找醫生治療,可能是病毒引起的。人體在40度時,會出現蛋白質變性,要盡早治療,否則會損傷大腦和神經,引起腦炎或肺炎,或其他並發癥。
持續發熱的鑒別診斷
不規則發熱是指發熱沒有壹定的規律性,持續時間也不確定。可見於各種肺病、心臟病。
松弛熱是指體溫保持在39度以上,波動較大。24小時內體溫波動幅度超過2度,但在正常水平以上。
遺漏發熱:體溫持續數天或數周在39℃ ~ 40℃以上,24小時波動範圍不超過65438±0℃。可見於肺炎球菌肺炎、傷寒、斑疹傷寒等發熱的極端時期。
間歇性發熱:高熱期和非發熱期交替出現,體溫波動幅度可達幾度。非發熱期(間歇期)可持續L天至數天,反復發作。在瘧疾和急性腎盂腎炎中發現。
回歸熱:體溫突然上升到39℃以上,幾天後又突然下降到正常水平。高熱期和非發熱期在幾天後有規律地交替出現。在回歸熱、霍奇金病和周期性發熱中發現。
波熱:體溫逐漸升高至39℃以上,幾天後逐漸降至正常水平,幾天後又逐漸升高,以此類推。見於布魯氏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