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很久以前,蜈蚣和公雞是非常好的朋友。那時候公雞的雞冠是白色的,長著壹對鮮紅的角和五顏六色的羽毛,顯得威嚴而美麗;蜈蚣比現在大很多,但是很醜,就是沒有漂亮的衣服和鮮紅的角。和公雞比起來,就寒酸多了。
有壹次,天上的玉皇大帝過生日,要地上的眾生到天上拜。蜈蚣對公雞說:“雞哥,明天是玉帝的生日。每個人都打扮得很漂亮。看我寒酸的樣子。我怎麽去見玉帝?”妳有梳子和漂亮的羽毛。把妳的角借給我!等我拜完玉帝回來,壹定還給妳。"
公雞因為朋友的好感,慷慨地答應了。它忍著痛把頭上的角拔了出來,血壹滴滴流了出來。蜈蚣裝上角後,它的臉煥然壹新。
祭拜完玉帝,公雞和蜈蚣回到了人間。蜈蚣應該主動把角還給公雞才是合理的。但是,它在水邊給自己拍了壹張照片,特別喜歡它頭上那只鮮紅的角。越看越美,越舍不得把角還給雞哥。這就像逃避債務。今天躲著雞哥,明天躲著雞哥,也不像以前那樣天天和雞哥玩了。
日子壹天天過去,公雞看到蜈蚣很生氣,也沒有遵守諾言。這壹天,公雞生氣了,跑到蜈蚣家,吵著要它的角。蜈蚣做了錯事,嚇得渾身發抖,徑直走向石縫。公雞非常生氣,砸了蜈蚣的家。從此蜈蚣無家可歸。
蜈蚣隨著年齡的增長,以石頭的縫隙為家,身體通過石頭的縫隙被擠壓得又扁又小。從公雞哥那裏借來的梳子已經退化成了壹對小觸角,樣子變得比原來的還要難看。
他壹看到公雞,嚇得兩腿發軟,爬不起來。公雞壹遇到蜈蚣,氣得非吃不可。從此蜈蚣和公雞成了壹代又壹代的敵人。
擴展數據
農村有句老話叫“苦水分豆腐,壹物降壹物”。這句老話對於雞和蜈蚣也很好的驗證了。蜈蚣雖然有壹定的毒性,但這種毒性對雞來說是無害的。首先,雞毛很厚,相當於遊戲裏的護甲指數很高。對於雞來說,蜈蚣的大招最多可以認為是總攻。
雞的血根本不會掉,而且雞比蜈蚣靈活多了,每分鐘給蜈蚣都要秒,戰鬥力指數完全不是壹個級別的。農村老人中還有壹種說法,特別是大公雞,只要吃過蜈蚣,就會變得很厲害。雖然這種說法沒有依據,但是雞很愛蜈蚣,這是肯定的。
雖然蜈蚣有毒,但雞對這種毒性無所畏懼。雞吞下蜈蚣後,經過自己的胃揉搓消化,會變成營養豐富的蛋白質。然而,這些毒素不會通過血液,但也是胃中有機物質的元素。其實不僅雞可以吃蜈蚣,有些地方還把蜈蚣做成各種美味佳肴,鹹香可口。
蜈蚣的毒素在胃裏沒有力量。有人說雞之所以叫雞,也和它們的習性有關,因為雞總是餓的,白天不斷覓食,所以農村也有壹句話:“活不下去的雞,就是餓狗。”
百度百科-公雞
百度百科-蜈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