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腎動脈成形術簡介

腎動脈成形術簡介

目錄1拼音2手術名稱3腎動脈成形術的適應癥4腎動脈成形術的禁忌癥5準備工作6方法7註意事項1拼音Shè n shèn dòng mài chéng xíng shù

2手術名稱腎動脈成形術

適應癥腎動脈成形術適用於:

1.腎動脈狹窄引起的腎血管性高血壓。

2.腎動脈位於心臟附近,沒有鈣化狹窄。

3.腎動脈狹窄兩端收縮壓差> 5.3 kPa (40 mmHg)。

4.測得腎素活性比值:健側:患側≥ 1: 1.5。

5.患腎無明顯缺血性萎縮。

6.腎移植、腎血管手術和放療引起的腎動脈狹窄。

禁忌癥1。狹窄段過長,病變廣泛甚至閉塞。

2.腎臟多個小分支病變或狹窄的鈣化。

3.多發性大動脈炎活動期。

4.嚴重的腎萎縮和腎功能喪失。

5準備1。患者術前5天應進行系統肝素化治療或嚴格口服抗凝藥物。手術當天應停用或減少抗高血壓藥物的劑量。

2.準備好影像儀器、導管和導絲,根據血管狹窄的部位,選擇適合血管狹窄的球囊導管、J形導絲和置換導絲。除基本器械外,5 ~ 7F腹主動脈和腎動脈造影導管(如Cobra導管)和5 ~ 7F球囊導管(球囊直徑4 ~ 6mm)。

方法1。常規股動脈插管,腹主動脈和腎動脈造影,以確定腎動脈的開放,方向,狹窄,長度和範圍。

2.當因腎動脈開口狹窄或其走行多處改變而難以在患側進行選擇性腎動脈插管時,可采用成環技術或改變穿刺部位來克服。

3.導管進入腎動脈後,將導絲緩慢穿過狹窄段,置於腎動脈深部。

4.引入造影導管,先預擴張狹窄段。註射肝素,固定導絲,換成球囊導管,將球囊準確置入狹窄處。方法和以前壹樣。

5.用10ml註射器推動稀釋後的造影劑填充球囊,控制壓力至4 ~ 6個大氣壓,持續60 ~ 90秒..這樣可以重復3-5次,間隔2-3分鐘。

6.最後測量壓力,重新對比,了解治療效果。

7.術後拔管,壓迫穿刺部位止血,加壓包紮。

8.術後24 ~ 48h內口服抗凝藥物。

7註意事項1。應嚴格控制球囊直徑選擇、充氣壓力、充氣次數和時間,避免過度充氣,防止再狹窄和增加並發癥的可能性。

2.術後48小時內給予抗凝治療,口服血小板抑制劑(阿司匹林、雙嘧達莫)半年。

3.觀察手術前後血壓的變化,判斷擴張效果。

4.術後管理與其他血管成形術相同。但血壓的變化要逐月測量,3 ~ 6個月做多普勒超聲和腎圖。如果3 ~ 6個月血壓升高,應再次進行血管造影甚至擴張,必要時植入支架。

5.如果穿刺部位出血或形成血腫,局部加壓包紮;少數假性動脈瘤患者需要手術修復。

6.擴張引起的血管破裂是壹種嚴重的並發癥,需要立即手術。

  • 上一篇:怎麽治療痛經最快的方法?
  • 下一篇:故宮放置的大缸有什麽作用?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