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礎治療
治療原則:調和陰陽,寧心安神。心脾兩虛者補心脾,心膽兩虛者補心膽,均配合針灸補法;陰虛火旺者,滋陰潛陽,但只針不灸,能補益止瀉。肝郁化火者可平肝降火,痰熱擾者可清熱化痰,且均只用針刺代替艾灸和瀉下。
藥方:神門內關會安眠
方毅:失眠是壹種主要由不安引起的疾病。治療首選心經原穴神門,心包經絡穴內關,是治療失眠的主穴。百會穴位於峰頂,入腦,可清腦安神;安睡是治療失眠的有效穴位。所有穴位合起來養心安神,對疾病的作用恰到好處。
加減:心脾20%加心俞、脾俞、三陰交補益心脾,益氣養血;心膽氣虛加心俞、膽俞、徐秋補益心氣、安神定誌;陰虛火旺加太溪、太沖、湧泉滋陰降火,寧心安神;肝郁化火入行間,太沖動,風池平肝降火,解郁安神;痰熱內擾,可與中脘、豐隆、清熱化痰內庭、和胃安神等藥同用。
操作:常規針刺各穴位;註意針刺背俞穴的方向、角度和深度。最佳治療是睡前2小時,患者處於安靜狀態。
皮膚針:用皮膚針輕拍唐寅、百會、頸背部俞穴,每次5~10分鐘。
具體治療請咨詢專業醫生或來我科。
下期繼續和大家分享中醫治療失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