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俗稱“粉刺”,是毛囊皮脂腺的壹種慢性炎癥。它最常出現在15歲左右,但也可能在9歲開始出現,通常會持續到二十多歲。痤瘡通常發生在皮脂腺最大、最活躍的部位,如面部、胸部和背部。可表現為痤瘡、炎性丘疹、膿皰、結節、囊腫、疤痕。
大多數皮膚科醫生認為,痤瘡的發生與青春期性激素大量增加有關。雄激素水平升高導致皮脂腺體積增大,皮脂分泌過多。過多的皮脂沈積在毛囊內形成脂肪栓,稱為痤瘡;此時毛囊中的痤瘡丙酸桿菌大量增殖,引起毛囊皮脂腺的炎癥反應。
這種疾病的原因很復雜,其機制尚不清楚。壹般認為與內分泌、皮脂、微生物有關。痘痘很常見,多見於青春期,男性多於女性,經過壹個緩慢的過程,30歲以後可以緩解或自愈。中醫稱之為“肺風痤瘡”
……
4)中醫
1.內部處理
①肺胃血熱型
癥狀以炎性丘疹為主,伴有膿皰,苔薄黃,脈滑。治肺清胃,涼血解毒。
取枇杷葉、桑白皮、獨活、白花蛇舌草65438±05g,黃芩、梔子、黃連、牡丹皮、生地、甘草6g。煎服,每日1劑。
②濕阻血瘀型
主要癥狀為囊腫、結節和疤痕,舌質紫暗,脈滑。宜祛濕祛瘀,解毒。
丹參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茵陳15克,薏苡仁15克,連翹15克,赤芍10克,赤芍10克,大黃和桔梗6克。煎服,每日1劑。
2.治外法權
①取大黃和硫磺等份。每天兩次用涼茶敷患處。
②用大黃、紫草等量,植物油適量。將藥研末,用植物油浸泡3-6天,敷於患處,每日兩次。
5)偏方和秘方
1.取黃柏20克,大棗7枚。將大棗燒成棗炭,用黃柏磨成細粉,加香油洗凈患處,每晚1次,每次30分鐘,3次即愈。
2.用新鮮柏葉250克,明礬3克,蛋清2個。柏葉搗爛,明礬研末,蛋清調勻,敷患處,每日3-5次。許多病例經治療後治愈。
3.服用四環素400毫克,甘油20毫升,地塞米松3毫克。將藥研成細末,加甘油調勻,敷於患處,每日三次。許多病例經治療後治愈。
4.用茄子30g,辣椒10g,白菜1g。用湯劑沖洗患處,1次壹夜,每次30分鐘,3次後痊愈。
……
8)十項原則
1.在每天早晚洗臉兩次的基礎上,增加中午洗臉的頻率,及時清除臉上的油脂。
2.經常洗頭,保持頭發清爽幹凈,不留劉海。
3.不要使用發膠產品,讓頭發處於清爽狀態。
4.不要用油性化妝品,比如含油量高的防曬霜。
5.如果妳的嘴巴周圍有粉刺,停止使用含氟牙膏。
6.避免情緒緊張,保持快樂。
7.容易長痘的人應避免食用巧克力、堅果、奶酪、咖啡、甜點等食物,這些食物食用後容易在體內產生毒素;海鮮,芒果和補充劑對那些有痤瘡的人是禁止的。
8.避免使用含有皂化成分的洗面奶。皂化成分會破壞皮膚的酸性保護膜,使皮膚失去抵抗力,更容易引起細菌感染,產生敏感性痘痘。
9.保證充足的睡眠和正常的飲食起居。
10.多吃維生素C含量多的蔬菜和水果。
……
12)日常清潔
1.堅持使用痘痘皮膚專用的洗臉皂或潔面乳。皂基和不含酒精的成分不會對痘痘造成刺激。
2.不要過度清潔皮膚。因為過度清潔會刺激細胞分泌更多油脂,形成惡性循環。
3.卸妝水和洗面奶壹定要分開進行,因為只有油性卸妝水才能徹底卸掉同樣的油性化妝品。
4.用特制的海綿洗臉,讓油膩的皮膚變得清爽。將潔面液在手心搓出泡沫,再用海綿加大泡沫;用海綿從頸部、嘴巴周圍、下巴、臉頰、鼻梁等部位輕輕刷起。最後用溫水洗去泡沫,再用冷水拍臉。
愛心提示:以上藥物請咨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根據生理特點和不同病變情況選擇。
如果妳對以上回答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好意,及時采納作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