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們生完孩子後,先看了壹些育兒書,再聽聽老人的看法,才發現老人的經歷和育兒書上的說法往往背道而馳。
壹方面方便老人說,讓孩子按自己的方式做。另壹方面,書上說孩子不能這麽做。
我們不說老經驗沒用,但是現在都提倡科學育兒,有些老經驗真的被淘汰了。
比如以前老人不生孩子就給孩子吃米糊。那時候沒有奶粉。如果母親的母乳不足,孩子不吃米糊可能會面臨饑餓。但是現在我們有了更好的選擇。
比如孩子出生就要喝黃連水,有醫生發現黃連會給孩子的肝腎造成負擔。
比如新生兒要擠乳頭。事實上,醫院不時會接收壹些因為擠壓乳頭而發炎的孩子,有的甚至會對孩子造成終身傷害。
考慮到之前我們的新生兒過早死亡率那麽高,很有可能其中有壹部分是餵養不好造成的。所以,媽媽們在吸收舊經驗的基礎上明辨是非,培養健康的好寶寶更重要。
新生兒的這九種情況都是正常的,不要急於處理,否則會傷害到寶寶。
新生嬰兒發育不良,身上會有這樣那樣的情況,但這些都是正常現象。家長要采取合理的解決方法,不要用壹些舊的經歷去傷害孩子。
1,胎脂
什麽是胎脂?胎脂是指足月新生兒的皮膚上會覆蓋壹層灰色的皮脂,可以保護新生兒嬌嫩的皮膚。這些胎兒脂肪分布不均勻。
但是很多家長不知道這種情況,就開始幫孩子擦身體,甚至幫孩子扣除這些胎脂,這是沒有必要的。
胎兒脂肪問題不大,家長不需要太擔心。
解決方法:其實胎兒脂肪在孩子出生後的壹段時間內自然消失,家長無需刻意擦拭。
2、皮脂腺增生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皮脂腺增生,是因為孩子受到母體性激素的影響,新生兒的額頭、鼻子、上唇、臉頰等部位都可以看到增生的皮脂腺。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長了長得像痘痘的東西,就開始用手去擠,但是這種方法並不可取。
妳幫孩子擠這些小顆粒的時候,非常容易誘發感染,對孩子不好。
解決方法:不要擠。當母體體內的激素慢慢消失後,這些增生的皮脂腺就會自行萎縮褪色。
3、粟粒疹
在鼻尖、鼻翼、臉頰、面部,經常可以看到針尖大小的黃白色小疹子,稱為嬰兒痱子。粟粒疹是由兒童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堆積引起的。
其實這不僅僅出現在孩子身上,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只不過孩子皮膚比較薄。家長不要自己排擠孩子,以免感染。
解決方法:粟粒疹不痛不癢,不需要治療。壹般會在寶寶出生後幾周內自然消失。如果沒有消退,醫生可以挑出裏面的東西。
4、馬牙或死
寶寶牙齒的牙齦邊緣還會有白色的珠子或灰色的硬塊,看起來像萌出的牙齒,俗稱“死牙”或“馬牙”。醫學上叫上皮伯爵。上皮珠是上皮細胞堆積而成,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疾病。
有的孩子,有的孩子沒有,有很正常,有也很正常。不影響母乳餵養,也不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
民間有“挑馬牙”的習俗,但這是壹種壞習慣,很容易導致孩子感染,這樣的老經驗不可取。
解決方法:像孩子這種情況,不需要特殊處理,大部分可以自行脫落。
5.蒙古景點
新生嬰兒軀幹、臀部、四肢都有壹些藍點,在我們亞洲人種中比較常見。它們以前在蒙古族中特別常見,所以吃蒙古斑。
很多孩子都會有。如果發現會慢慢消退,也不會太擔心,不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對於壹些多部位、持續性、黑斑,要追溯是否有家族史,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不要相信所謂的偏方或擅自用藥,以免因治療不當而加重病情。
解決方法:大部分人會在壹歲內逐漸退,嚴重者要及時就醫。
6、新生頭發。
剛出生的寶寶背上有很多黑毛,甚至有的寶寶臉上還有黑毛。這些都是正常的而且黑毛不軟,感覺有點澀,甚至會紮手。這種黑毛被稱為新生毛,民間稱之為“豬毛風”。
民間也有“豬毛風”的習俗,但這是不可取的,嚴重的話會引起敗血癥。
解決方法:家長只需要經常給孩子洗澡,過壹段時間就會自行脫落。如果不放心,可以帶孩子去醫院咨詢專業意見。
7、螳螂嘴
每個新生兒的雙頰都有厚厚的脂肪墊凸起。每個孩子自己身體的現象是不壹樣的,有的新生兒更明顯。民間叫“螳螂嘴”。
有些地方的風俗習慣會把孩子嘴裏的東西挑出來,認為這樣好。但這樣的行為是在傷害孩子,小到局部出血或口腔炎,大到敗血癥,危及新生兒生命,後果極其嚴重。
解決方法:新生兒臉頰的脂肪墊幫助新生兒吸吮,屬於新生兒正常的生理現象,家長無需大驚小怪。
8、豐胸
出生後3 ~ 5天,男女均可出現乳房增大,有時可見少量奶樣淡黃色液體流出。這是受母體激素影響,也是正常現象,家長無需過於焦慮。
解決方法:家長什麽都不用做,尤其不要熱敷、按摩、擠壓。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生兒腫脹的乳房會自行消失。
9、陰道出血
生女孩時,有時可見少量陰道出血,1 ~ 2天會自動停止。這也是受母體激素的影響,家長不要特別處理,也不要恐慌。
解決方法:父母只需要勤換尿布,保持局部清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