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腫是壹種常見的現象,原因很多,很多都是疾病的征兆,要認真對待。
簡單的方法是坐下來,把腳舉過心臟。
1)原因
足部腫脹的常見原因如下:
1.
特發性足腫脹
多見於女性,同時出現多只腳,程度較輕,常出現於長時間站立或勞累時,若躺下或休息則逐漸消失。
2.
功能性足腫脹
多見於女性,壹般不嚴重,可間歇性出現,壹般持續數年,部分患者腳腫與季節有關,與體位無關。原因還不得而知。
3.
營養性足腫脹
由於吃得少,消化功能障礙或慢性消耗性疾病,身體缺乏營養。此時患者往往伴有貧血,同時由於免疫功能下降,容易發生感染性疾病,還可能因維生素B1缺乏而出現手套、襪子。
4.
心源性足腫脹
這是心臟功能下降,特別是右心室功能不全造成的。此時對心臟的檢查可以發現器質性雜音、心臟增大等病變。
5.
下腔靜脈引起的足腫脹
這是下腔靜脈回流不暢引起的腳腫,通常是壹只腳先腫。這是由於下腔靜脈血栓形成和盆腔腫瘤壓迫所致。
2)處理方法
1.
限鹽:每天食鹽不應超過5克;適當減少飲水量。
2.
穿彈力襪,晚上適當擡高下肢。
3.
功能鍛煉:每天做簡單的腿部運動,經常做壹個簡單的足部運動,消除緊張,促進血液循環。避免久坐不動。如果需要工作,可以不時活動或拍打下肢,促進血液循環。腿腳長期活動後,也要休息按摩。
4.
水腫明顯,可給予藥物治療:螺內酯20 mg加雙氫克尿塞12.5 mg(半片),每日2次;雙氫克尿塞可連服3天,停藥3天,水腫消退後停藥,無明顯副作用,對治療水腫有效。
3)預防措施
1.
首先要預防相關疾病,比如不吸煙,避免大量鈉鹽,預防冠心病。
2.
特別要註意洗腳,保暖,營養攝入全面。
3.
避免長時間站立,適當增加局部運動,並密切註意控制藥物的副作用。
4.
如果妳吃了壹些藥後腳腫了,妳應該立即去醫院。
愛心提示:以上藥物請咨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根據生理特點和不同病變情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