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信息中心研究員錢佳表示,中西醫的主要區別在於:
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
中醫從宏觀的角度看問題,把人看成壹個有機的整體,身體的各個部分都是相互作用的。中醫有宏觀的準確性,缺乏微觀的準確性;而西醫藥學則是從微觀的角度看問題,采用分析的方法,不把人當成人看待,而是把人當作部分的組合,有微觀的準確性,但沒有宏觀的準確性。認識論告訴我們,宏觀可以指揮,包括微觀;顯微鏡只能解釋和說明宏,不能命令和包含宏。所以中醫能同化西醫,西醫不能同化中醫。也可以說,中醫博大精深,再過200年,西醫也趕不上,理解不了中醫。在這壹點上,我們應該有民族自信。
取決於不同的對象
西醫給人疾病,中醫給人健康。西醫是靠藥物來對抗疾病的,比如消炎,殺菌。中醫依靠的是患者的自愈能力,雖然有時候直接對抗壹些疾病,但用藥主要是調動這個復雜開放的巨系統的自組織能力。西醫是拮抗藥,中醫是溫和藥。
毒副作用
西藥是純單體,結構清晰,靶點單壹。有人提出,中醫是多靶點的動作,其實是不恰當的:中醫是用來調節而不是對抗的。西藥作用單壹,局部對抗,毒副作用大。歷史上很多重大藥品事故都說明了這壹點,近幾年淘汰的ppa又是壹例。西藥的毒副作用是其不可克服的弱點之壹:食之於精則有害,藥之於精則有毒。只要辨證論治,適當配伍,中藥幾乎沒有副作用;中醫認為藥物三分毒,講究“中途停病”和“提高療效”,從不提倡長期大量用藥。幾千年來,沒有壹種中藥因毒副作用而被淘汰。
提醒妳:討論壹下中西醫的主要區別。這個偏方來自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