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營養滋補的有羊肉湯、蘿蔔燉排骨、黃芪燉馬蹄鱉、氣精燉烏雞、素筍燉鵪鶉、水煮冬筍鯽魚湯配三丁豆腐湯(豆腐250g、肉丁150g、番茄250g、綠豆飯50g)、骨湯、花椒茴香牛肉湯。
另外,我給妳壹個經典的冬季食譜。
經典食譜壹:姜汁甜牛奶
原料:生姜汁,性辛溫,入肺、胃、脾經,有散寒止嘔之功。草藥食療說,它“停止不良反應,緩解無聊和刺激食欲”。《本草補》記載生姜“生津解毒,破血和中,祛寒化痰,開胃生津”。《本草新論》指出“生姜汁,化痰,嗆膈惡心”。
牛奶性味甘、平,能補虛損,益脾胃,可治虛弱、勞損、惡心、膈噎。滇南的草藥說它能“補虛止渴,滋養心血,治惡心,益大腸”。《本草綱目》指出它能“治惡心熱,補勞損,潤大腸”。《千金史鷙》記載,牛奶“加姜、蔥,止小兒吐奶”。壹起用糖可以幫助脾胃。
做法:最好的辦法是用150-200ml鮮牛奶,加壹勺姜汁和少許糖,放在瓷器裏,蓋上蓋子蒸壹段適當的時間再喝。
功能:具有散寒、和胃、止嘔的功效。每天喝壹杯,手腳的寒氣就會漸漸失去。事實上,甜牛奶加姜汁也可用於治療上述虛寒胃痛、嗆咳惡心、嘔吐、加熱反酸等胃腸不適癥狀。
經典配方2:川芎白芷燉魚頭
原料:川芎《本草別錄》也指出,川芎能“除腦中寒動,上面風,眼耳,流淚,流涎,驟醉,冷氣”。《日華子本草》也記載川芎能“治諸風”,臨床用於治療“諸風發作,頭昏迷,頭痛”。說到川芎,《本草筆記》認為“白芷為使”。
白芷性溫,辛,微甘,無毒。具有祛風、消腫、止痛的功效。別露說可以“治感冒”、“頭痛、頭暈、眼睛癢”。《本草綱目》也直接指出白芷對“女子血風眩暈”有效。
魚頭,最好選“肥魚”。它味甘,性質溫和,無毒,有暖胃養血的作用,所以感冒引起的頭暈目眩都可以用它來治療。有些體質較弱的女士洗完頭後會感到頭暈頭痛,吃了會有效果,但如果是因為“陰虛火旺”而頭痛頭暈,就不宜多吃。
做法:買壹個魚頭,加入川芎3-9克,白芷6-9克(兩者都不要太多),壹起燉在土鍋裏。
功能:川芎、白芷具有活血、行氣、祛風的功效,配合甘溫的魚頭,相得益彰效果更佳。本方可用於治療男女頭痛和四肢麻木。
經典食譜3:黑豆塘虱
糧食原料:黑豆為黑豆,味甘,性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黑色素、鈣、磷、鐵、維生素A、B、煙酸等。養血補虛功能以滋補為主。
唐古拉魚也被稱為胡子鯰魚。《本草求真》說“唐古特魚形似泥鰍,腮下有兩橫骨,可刺人”。具有補血、滋腎、調中壯陽的作用,是壹種滋補食品。
做法:買2-4條章魚,去除內臟、鰓等。,洗凈後放入瓦罐中,加入黑豆60-90克,文火慢燉。煮熟並調味。如果覺得黑豆不好消化,可以加適量陳皮調理胃氣。
功能:可用於調理婦女血虛頭痛、頭暈、自汗、盜汗、耳鳴疲勞、血小板減少。
經典食譜4:白胡椒罐豬肚湯
配料:白胡椒,辛溫。歸胃大腸經。含有胡椒堿、胡椒堿和揮發油。具有溫中散寒、健脾開胃的功效。《本草綱目》認為其“暖胃,祛寒濕,翻胃,脹氣寒積,有毒”。《唐本草》說“治下氣,溫中化痰,除臟腑中風寒”。《海藥本草》指出,可“消食,氣虛寒,忌宿食,使霍亂逆氣,使心口驟痛,使冷氣上沖”。
豬肚就是豬的胃,味甘微溫,入胃。功能健脾胃、補虛損、通血脈、利水消營養。《別錄》說“補中焦,止渴益中”。《本草圖經》記載可治“骨蒸熱勞,血液循環不好,補虛扶氣”。《日華子本草》也說,用豬肚塞蒸糯米,可以治疲勞和小兒疳積消瘦。
做法:買個豬肚,用清水反復洗。將約15克白胡椒打碎,放入豬肚中,留少許水。然後用線把五花肉的頭尾紮緊,燜1小時以上(直到五花肉變軟),加鹽調味。另外,燉好的五花肉酥爛滑嫩,切成條狀裝盤,再撒上白芝麻和鮮醬油,是壹道非常好的涼菜。
功能:可用於治療胃寒、心寒疼痛、寒性消化不良、吐沫、虛寒性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其實這種湯煮開後是乳白色的,不僅溫溫的,而且非常好吃,可以作為冬天的家常菜。
經典配方五:黨參紅棗茶
原料:紅棗,性甘溫。功能:健脾養胃,益氣生津,調理營衛,治胃虛少食,脾虛便溏,氣血津液不足,營衛不和,心悸怔忡,婦人汙急躁。珍珠膠囊說有“暖胃”的作用。《日華子本草》用於“潤心肺,止咳,補五臟,治虛勞,除胃癮”。
做法:選黨參15-30g,大棗5-10枚,壹起煎服。還可加入2-3克陳皮,以調節胃氣。
功能:可治療脾虛、食欲不振、四肢肌無力、貧血、病後心悸等。
因人而異。冬季進補不要盲目。
調理體弱多病的體質,增強體力,活血禦寒,是冬季進補的原因。但是每個人自身體質不壹樣,現代人營養豐富,所以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進補,進補的方式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來調整。如果妳容易口幹、便秘、口臭,或者妳是高血壓患者,那麽進補熱食就像火上澆油,適可而止。辣椒、洋蔥等壹些辛辣食物會刺激腸胃,脾胃功能較弱、皮膚過敏的人也要量力而行。如果吃了補品後伴有感冒、發燒、腹瀉等癥狀,應停止服用各種補品,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