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首先這要歸功於我壹路走來遇到的親戚朋友同事等哺乳期的媽媽們。他們為我建了壹個“加油站”。在這個“加油站”裏,有我最親近的人,有我曾經親近但現在失去聯系的人,有我不認識現在成為朋友的人,有我素未謀面的人。“母乳餵養”將我們聯系在壹起,並給予彼此在這個社會中極其寶貴的東西:信任和陪伴。
1
當我出生在諾諾時,我在壹家公共機構工作,部門裏幾乎所有的同事都是女性。這位年輕的女部長有壹個3歲的孩子,也支持母乳餵養到9個月。她給我很好的介紹了母乳餵養的知識,在我休完產假上班後的哺乳和哺乳方面給了我很大的支持。
下了壹夜的雨,有時候運氣不是壹個人來的。
我和老公,沒經驗,著急,不知所措,讓我請假半個月在家生孩子。
休假回來上班的第壹天,坐在我右邊的同事趁別人不註意遞給我壹樣東西。我悄悄打開壹看,樂了:是兩欄早孕試紙!
同事懷孕很久了,各種餵養育兒知識早就儲備滿了。當然,母乳餵養更重要。
預產期相差兩個月,我就多休壹個月產假。
於是,在我13個月的哺乳時間裏,總有人陪著我。
這種“壹起上路”對我這個懵懂的新手媽媽來說很重要!同事的自律性,計劃性,行動力都比我這些偷懶的強。她孕前和孕期的育兒知識給了我很好的指導,壹個人在壹起帶來的精神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當然,在我時不時忘記準備冰袋、忘記帶儲物瓶、忘記擠奶時間的時候,我也得到了她及時有效的幫助。
我可以在單獨的房間擠奶,隨時有“儲糧”補充能量,盡量不安排出差和社交,不用遭受部門同事異樣的眼光,有情況和困惑的時候有人傾訴。和大多數哺乳期的媽媽相比,我真的很幸運!
平淡,直到三年後出生,我才真正明白奶媽的辛苦。壹個在企業工作,經常需要去外地的朋友給我講了她的哺乳經歷:38度背著冰袋跑來跑去,在衛生間擠奶(有時候找不到衛生間),擠奶時間很長,同事都冷笑,我都快哭了!
對母乳餵養的支持,哪怕只是硬件上的(比如公共場所的母嬰室,工作時臨時使用的空房),即使在“母愛10方”實施幾年後,依然是那麽的薄弱。
2
當我在諾諾三個月大的時候,我突然沒有牛奶了!!!我到處找原因,找方法,甚至嘗試了很多補救方法,都沒有用!
回過頭來看,其實是孩子到了兇期,新手媽媽被壹遍又壹遍地問“是不是奶水不夠了?”後來產生了懷疑和自卑,激素快速變化和長期情緒失敗後陷入抑郁,導致母乳供需失衡。
當時我很擔心,很焦慮,很自卑,也不敢把這壹切告訴家人。
在各種“急著去看醫生”的嘗試中,我認識了壹個叫“哺乳到底”的qq群,這是我哺乳路上的又壹大支撐力量。
我就像壹個久旱逢甘霖的人,跳進了壹個大湖裏。我每天孜孜不倦地泡在群裏,把孩子出生以來感受到的委屈和困惑都吐到朋友圈裏。那些素未謀面,母親經驗只比我多幾個月的朋友,無條件地接納了我,陪著我,聽著我,給了我極大的支持,讓我順利度過了追奶、乳腺炎、乳頭破裂、“惡心奶”等艱難時刻。
同時也為我打開了壹扇門:我開始真正學習和實踐親密育兒法,開始思考家庭教育和家庭關系。
後來和群主成了朋友,我們在個人成長的道路上能夠互相陪伴,互相扶持。
三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支撐力量無疑來自家庭。
有四個兄弟姐妹,每個人都是母乳餵養到至少壹歲。我家有三個兄弟姐妹,都是母乳餵養到壹歲半。
我和老公不知道也不記得這些經歷。不過,至少兩個家庭在態度上都支持母乳餵養。
而王老師的生物專業也為他了解母乳知識,支持母乳餵養打下了極好的基礎。
所以在孩子哭鬧的時候,我沒有遇到婆婆、媽媽或者老公偷偷泡奶粉給孩子喝的情況,也沒有遇到來自家人的攻擊和嘲笑。全家行動起來,朝著壹個方向努力:如何讓母乳夠孩子吃。
在7年的母乳餵養期間,王先生只在養大寶諾諾時抱怨過幾次。閆妍出生後,母乳餵養變得像每天呼吸壹樣自然、自然。
隨著我認識越來越多的哺乳媽媽,我也知道有那麽多的媽媽,她們的哺乳之路,其實是被親人給毀了!在孩子媽媽睡覺的時候偷偷給孩子餵奶粉,在孩子上班的時候把媽媽辛辛苦苦背回來的母乳倒掉,在孩子不斷受到奶水威脅的時候拒絕幫忙帶孩子...
每次聽到這樣的議論,我都覺得特別難過,特別難過。因為愛,我們註定走到壹起,成為壹家人。壹個家庭的基礎和方向其實都是壹樣的:愛孩子,更好的養孩子。在此基礎上,可以交流不同的想法,討論不同的做法。
但是他們的固執、反對、疏遠,讓我們很多人簡單粗暴地采取了敵對的方式,忘記了自己的初心。
最後除了雙方的關系,還有孩子。
我們很多人,往往打著“愛”的旗號,打著“為妳好”的幌子,並不具備愛的能力。
我是幸運的,我也有兩個幸運的孩子。感謝壹路走來遇到的每壹次支持,陪伴,甚至質疑。因為無論是支持和陪伴,還是質疑和反對,都是我的收獲,是我人生中寶貴的經歷,也是我們相互的聯系。
是妳讓我更加清楚我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