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拉丁石灰商標名稱石灰處方名稱石灰,生石灰,熟石灰
味辛、苦、澀,性溫、有毒。
歸經屬於肝經和脾經。
功效:解毒防腐,斂瘡止血,殺蟲止癢。
考證石灰最早見於《本經》,列為劣等。《別錄》記載:“生於中山(今河北保定唐縣)川谷。”《本草經註》說:“今山青白,燃竈,水浸,即熱蒸,終解。”《開寶本草》按:“不註雲:將青石燒成灰。有兩種:風化和水化。風化必勝。”《本草圖說》雲:“氣象者,取鍛石,置風中自行解,其力大;水合的人,如果用水浸泡,會被熱蒸溶解,力量差。”其實都是熟石灰。《綱要》說:“以風化為藥,不放石頭,方為好。”綜上所述,熟石灰常用作藥物。
藥源為石灰石經加熱煆燒制成的生石灰及其水化產物熟石灰,即氫氧化鈣,或兩者的混合物。
表格1。石灰石主要由方解石組成,呈致密塊狀。白色或灰白色,由於雜質成分的不同,顏色變化很大,如含鐵時為褐色,含有機物時為灰色至黑色。土光澤,透明度差。當它非常密集時,通常呈扇形。
2.石灰晶體結構屬於等軸晶系。呈顆粒狀致密塊狀,很少有立方或八面體單晶。白色,或帶有灰白色、灰黃色等色調。泥土光澤。硬度3.5。相對密度為3.3。3.氯氧化鈣波特蘭也被稱為鹽酸鈣,熟石灰和熟石灰。
晶體結構屬於三方系統。粉末松散塊,非常罕見的細鱗片狀晶體。白色或灰白色。泥土光澤。硬度2。相對密度2.23。可溶於熱鹽酸。在水中的溶解度與溫度有關。
石灰,尤其是熟石灰,在長期存放過程中,如果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接觸,會形成方解石,它會與熟石灰壹起存放。因此,熟化的石灰含有精細分散的碳酸鈣。
全國各地都有輸出。
產地全國各地都有生產。各地都有銷售,但有些藥材賣的少。
挑選
加工將石灰石放入窯中,密封,留有風道,用火煆燒,取出作為生石灰。風化或水解後的成熟石灰。
商品狀況
藥材特征(1)生石灰主要為大小不壹的不規則塊狀,表面有微裂紋和孔隙。白色或灰色;條紋是白色的。不透明。泥土光澤。輕,硬,易粉碎,粉狀截面。
最好是塊狀、白色、無雜石等雜質的。
(2)熟石灰呈粉狀或松散狀,白色或灰白色,有土光澤。
粉末細、顏色白、無結塊者優先。
用於癰、癤、瘰癧。石灰是壹切瘡腫的主藥,善於排除壹切腫毒。可以用醋或蜂蜜直接塗在患處。若與清熱解毒藥物同用,其清熱、解競、消腫之效更為明顯。如《衛生易簡方》以鮮石灰與柴灰、牡蠣灰、硇砂同用,解毒排膿,以治癰、瘡、膿,《甘金要方》以本品與馬齒莧同用,加強清熱解毒之功,治疔瘡腫。普濟方用本品配合大黃治療邪物所致無名腫痛;它和靛藍壹起用來治療丹毒。治瘰癧,本品與杏仁、蓖麻子混合搗成膏外用。“活心制”含風化石灰細粉,與白果肉搗成糊狀,治痰腫腫痛。近年來有報道將本品與植物油制成白玉膏外敷治療淋巴結核,效果良好。
用於疣狀痔瘡,雞眼,老繭,老繭。石灰具有很強的腐蝕作用,常用作腐蝕劑來治療上述癥狀。例如,在錢進方耀,酸橙被苦味酒染色,果汁被用來去除疣。醫用宗金健水晶膏由本品、濃堿水、糯米制成。塗在痣、雞眼、老繭上,會腐蝕脫落。現在臨床上用於尋常疣,每次用石灰粉反復摩擦都能脫落。
用於外傷出血、水火燙傷、下肢潰瘍、慢性痢疾、脫肛、痔瘡。石灰味辛、苦、澀,有收斂、止血、斂瘡的功效。新修訂的本草稱之為“治金瘡出血有效”。在臨床治療外傷出血時,可將石灰與大黃同煎,大黃研末外用混勻,如外科正品的桃花散。或者用石灰、韭菜汁做成餅,陰幹研成粉,再與牛膽汁混合研成粉,與龍血竭粉混合外敷。止血生肌的效果也很顯著,如《文選·病選》中的金聖散。治療燒燙傷,可將石灰水上清液與等量的香油或桐油混合,塗於傷口,以減輕疼痛和液體滲漏,如《醫宗金鑒》中的冷霜。臨床上還可配伍雄黃解毒、大黃散瘀、明礬加強收斂止血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腿部潰瘍、膿水淋漓。可以用石灰清洗研磨,塗抹在潰瘍處。這對慢性潰瘍、外傷、凍傷和傷口破裂的病人有治療作用。
疥瘡,痱子和濕疹。石灰有殺蟲止癢、燥濕的作用,用石灰汁浸治疥瘡;治濕癬,取石灰炒紅,用馬齒莧汁糊敷之;盛慧芳用石灰、葛粉、甘草粉制成散劑外用拍打治療暑毒;本品與大黃混合制成桃花散,與香油混合治療濕熱型癢疹,也是每次都有效。
劑量1.00-3.00克-3.00克
禁止內服湯劑。瘡瘍紅腫禁用;孕婦慎用;糜爛性潰瘍的外用僅限於病變部位,可能不會擴散到周圍的健康皮膚。
附件1。治療所有腫毒。壞疽流膿者,鮮石灰六兩,木灰六兩,牡蠣灰壹兩(壹個都不要)。把三四碗井花水煮幾遍,放紙二層濾掉殘渣,澄清再煮,剩下的壹個倒鍋裏壹塊錢,然後用刀頭舀起來,裝瓷。測量潰瘍的大小。當膿液排盡後,用生肌藥封閉口腔。(《健康的簡易處方》)
2.治癤子三分,馬齒莧二分。第二味搗碎,蛋清塗抹。(“壹千元給黨”)
3.用石灰治療腮腺炎的腫痛。(“單純單方面”)
4.壹兩片石灰(略炒),壹兩片葛粉和壹兩片甘草(生的,最後)用於治療嶽夏的痱子和熱瘡。將藥物混合在壹起,研磨均勻,用棉花蘸取。(《盛慧芳》)
5.治瘰癧用壹片石灰(早上曬幹到中午後,在石頭上錘瀝青),剝杏仁40個,蓖麻子14個。把它們倒在壹起做成糊狀,然後按照前面鋪好。(《健康的簡易處方》)
6壹兩摩爾的石灰和七顆斑蝥。將蓖麻油稍微搗碎並混合均勻,加入醋並稍微攪拌。先用刀切開痔頭,塗在藥裏。(《普濟方》參壽膏)
7.處理面粉,如麻子石灰和玉米。將石灰磨碎,放入玉米澱粉瓶中,用水浸泡三天,取出成糊狀,曬幹,再磨成粉末,與面脂混合,放入瓷器中。洗完臉,塗上。(普濟方高)
8.去疣眼苦酒漬石灰六七天,把汁滴在疣上,小疣就好了。(“壹千元給黨”)
9.治療金瘡出血,不僅僅是半升石灰,還有壹兩百五塊錢的大黃片煎。石灰變紅時,將大黃撈出,篩細混勻,用絹紙覆蓋;止血後用洋蔥湯洗凈,換上玉紅膏,使肌肉收斂,戒味覺,戒房事。(《正宗外科》陶紅粉)
10.治痢血數十年,石灰三升,炒至黃。盲目,用兩桶水攪拌澄清。三次,每次壹升。(《臺灣之外》引用崔石)
11.治療痔瘡,肛門腫痛,痛風石灰,芫花,黑煤。* * *作為結尾,分成兩部分。炒鍋加入醋,翻炒至熱。用絲綢把它包起來並熨壹下。冷了就換。(《盛慧芳》)
12.以肛治腸,煮石灰使其熱,以布裹熨之,依序入之,易涼。(《臺灣之外》引用崔石)
13.治產後腫痛,下半部去肉,壹升石灰不關玉門炒至色黃,二升水拋入灰中,止作澄清。再燒泡玉門,也要像以前壹樣冷靜。(《經濟效率產生財富》)
14.治女子白帶稀瀉,多是壹兩風化酸橙,三兩白茯苓。為末,膏丸大。每次吃二三十粒,喝空心飯。(《炫姬方》)
15.用酸橙汁清洗它來治療疥瘡。(《孫真人的飲食禁忌》)醫學教育網收藏
65438+(《臺外》引自《袁氏郎·Xi盛記》)
17.治腹脹堵用半斤風化石灰,炒砂鍋極熱,加大黃粉壹兩片,炒至發紅,加肉桂粉半片,微燒,加米醋調糊。把它粘在絲綢上。(丹溪心法)
18.治跌打之氣痛。將石灰(炒)、五倍子、梔子均分。為了結束。用醋拌面條。(醫療處方摘要)
19病危者壹錢,石灰風化者壹錢,幹姜壹錢。論第二味,道羅是末,滴水是丸,大如豌豆。每次服七粒,取壹寸蔥白刺死,加七椒,用濕紙包好煨熟,細細咀嚼,放入醋湯中。(《生肌宗錄》申英丸)
20.治中風痰氣厥,心微溫,喉微響石灰(千年人),土除,水飛過。每次拿三錢的時候,拿壹杯水,煎到七分熟。保暖的衣服。(古今醫學太白散)
21.治療中、口、面部的風?半升傾斜的石灰。盲目上菜,翻炒,利用火候讓醋看起來像泥巴。慢慢塗到壹邊,然後用溫水洗掉。(《盛記總錄》)
22.壹兩片石灰和四片蛤蜊粉用於治療兒童咳嗽。用細粉奉上,將蒸餅、藥丸等浸泡在湯裏,如豌豆,烘烤。每次服30粒,在溫熱的韭菜汁下;兒童早晚飯後服用七至十粒。(《生肌總錄》太白丸)
23.治感冒咳嗽以老石灰為末,小米丸如銅大。每次服30粒,配姜湯。(《健康的簡易處方》)
24.治療膈肌哽塞的新石灰,三錢和大黃。用黃酒煎壹分鐘,然後取酒。(《百病返老還童》)
25.用三升以上的石灰處理頭發,儲存在絲袋裏,浸泡在酒裏三個晚上。壹開始半合,三四天兩夜,壹點到壹點,很神奇。(青檸酒出自《千女至方子》)
26.不能靠近腋下氣體的有石灰二兩,桑木灰壹兩,炭灰壹兩,雌黃二兩。關於這四種味道,* * *研究到此結束。腋下塗水,久食後用柳條梳刮藥,腋毛就掉了,再用四灰散。(《盛記總錄》)
經典:“酸橙味辛溫。主治:癰、疥瘡、熱、惡瘡惡病、死筋死眉、殺痔祛斑。邪惡的灰燼。生出壹個山谷。”
醫學理論1。論石灰為各種瘡腫之主藥苗希雍:“石灰,經典不言其毒,凡觀之者不入湯,故知為毒。內熱還在燒,所以主要還是去斑,去息肉,去眉毛。”它主要負責潰瘍,瘙癢,由熱引起的瘡,由癰引起的肌肉死亡,和骨髓炎。風熱毒氣浸泡在骨肉肌膚之間,刺鼻的溫熱能驅散風熱毒氣,能侵蝕壞的皮肉,生成新的肌肉。所以壹切瘡腫都需要藥。”(《本草經》)
2.論石灰的兇猛性及其在黃公繡中的運用:“專用於肝脾的石灰,性強火,性不溫,味不甜緩。其治亦屬皮膚骨髓瘡,有時有熱氣、金刃傷、腮腺炎等癥,其藥只外用,不內服,故知性之氣太強。所以書上說,能祛斑、除息肉、除眉毛的人,也是因為上火才被灼傷的。書上說,能治癰、疥瘡、熱毒生瘡、癰、肌死、骨疽者,以其風熱之毒氣,浸於骨肉之皮之間,此刺鼻之溫亦可散之。書上說,能吃壞肉而生出新肉者,能隨其燥而轉濕,肉能自行生出新義。”書中說,能冶金瘡者,性強,使之不腐,血化為塵而止。”(《本草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