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策
改善環境衛生,消除孳生條件,消除蠓的孳生地,采用物理或化學防治方法殺滅成蠓和幼蟲,可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使用各種驅蚊劑,防止蚊子和蠓靠近。防蚊帽和蚊帳能有效防止蚊蟲叮咬,但不能阻止較小的蠓自由出入。如果想用這種方法防蠓,只有把紗網孔的直徑縮小到0.75 mm以下才有效。
消除和控制蠓的孳生和棲息條件,結合其他工作對草坪周圍半徑500米範圍內的坑窪進行填平;清除積水,疏通溝渠;堵住樹洞;及時清除垃圾和汙物,采用泥封堆肥發酵處理;畜圈、禽舍要經常清掃、墊料、拆除,保持清潔幹燥,使蠓無棲息地、無孳生地。
擴展數據
蠓叮咬吸食人體血液,被蟄部位往往會出現局部反應和瘙癢,甚至引起全身過敏反應,更重要的是可以傳播多種人體疾病。多種蠕蟲、鞭毛蟲、纖毛蟲、球蟲等。從野外捕獲的蠓中檢測到,其中幾種絲蟲病可寄生於人和牲畜。已知有18種寄生蟲是蠓。
例如,絲蟲病和肝囊腫原蟲都是由多種病毒介導的。壹些庫蚊是非洲和拉丁美洲流行的普通絲蟲病、非洲流行的絲蟲病以及拉丁美洲和西印度群島流行的絲蟲病的媒介。在中國,蠓與人類疾病的關系還不夠清楚。
在福建省和廣東省,從自然界捕獲的臺灣省蠓中分離出日本腦炎病毒,但這種蠓是否可作為媒介仍有待證實。據統計,蠓還可傳播下列疾病:水痘、馬癬、牛流行性熱、非洲馬瘟、牛出血熱、禽瘧疾、絲蟲病、馬腦炎、藍舌病、卡他性羊熱、圖朗斯病及家畜的早產、死胎和畸形。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