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狀腺結節鈣化甲狀腺結節鈣化,考慮這三個條件:(1),癌變傾向。(2)病理長,結節硬化。(3)橋本氏病。
2.甲狀腺結節血流信號豐富,是超聲檢查提示惡性結節的特征之壹,說明甲狀腺結節惡性可能性較大。壹般惡性結節的血流在彩超上是多血供型,結節內血流紊亂,但是否惡性還需進壹步檢查。
2甲狀腺結節鈣化血流信號豐富怎麽辦?只是甲狀腺結節鈣化血流信號豐富的信息,並不能明確區分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建議將b超檢查單拿給主治醫生分析,由主治醫生給出建議,看下壹步需要做哪些檢查,是否需要手術。如果不需要手術,需要藥物治療和定期隨訪。
甲狀腺結節的超聲特征分析。甲狀腺結節鈣化是甲狀腺癌的重要標誌,因為約80%的惡性腫瘤有鈣化,良性結節只有約50%。
當然,並不是所有類型的鈣化都提示甲狀腺癌,甲狀腺癌也可以細分為:
1)微鈣化:表現為點狀強回聲伴或不伴聲影,多為砂體或髓樣癌內澱粉沈積繼發的鈣化和纖維化,約40%~60%甲狀腺癌可見;
2)邊緣鈣化:指位於甲狀腺結節邊緣的鈣化,常見於結節性甲狀腺腫,是良性結節的標誌;
3)粗鈣化及鈣化斑:指單個粗鈣化病竈,鈣化區超聲未顯示甲狀腺結節,常見於甲狀腺良性病變,如結節性甲狀腺腫、甲亢等彌漫性甲狀腺病變。許多老年人甲狀腺有粗鈣化、邊緣鈣化或鈣化點,多由甲狀腺組織的變性、炎癥和營養不良引起。
2.結節邊界不清。約80%~90%的甲狀腺惡性腫瘤邊界不清或不清楚,而大多數良性結節邊界非常清楚,只有約65,438+05%邊界不清楚。
3.回聲不均勻性研究發現> 90%的惡性腫瘤回聲不均勻。雖然也有2/3的良性結節回聲不均勻,但壹旦b超發現結節回聲均勻,基本可以認為其惡性度可能很小。
4.不均勻的囊性成分壹般來說,囊性成分越多,良性結節的可能性越大。那些有纖維分隔多房囊腫和“蜂窩狀”影像的結節,基本上是良性結節。回聲強、後方強化的小囊性結節,即帶有“彗星尾征”偽影的囊性結節,也是良性結節的特征性表現。囊實成分混合的結節,特別是結節狀隆起、囊壁厚薄不均的結節,要高度懷疑惡性腫瘤的可能。
5.低回聲結節幾乎所有的惡性結節和大多數(約90%)良性結節都屬於低回聲結節。壹旦發現結節內的回聲為等回聲或高回聲,基本可以認為是良性結節。
6.結節內血流表現各種良惡性結節都會有血流表現,但惡性結節仍有其特異性。壹般情況下,惡性結節內血流在彩色多普勒超聲上為多血供型,結節內血流紊亂。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特點是可見血流在結節間通過和繞過;而腺瘤內部血流信號呈點狀或條狀分布;當腺瘤周圍出現豐富的血流信號時,壹般提示是囊腺瘤。
7.除了甲狀腺結節的特征外,頸部淋巴結也是壹個非常重要的鑒別證據。壹般來說,正常腫大的淋巴結在b超上呈橢圓形,可見肺門或臍狀結構。
如果發現甲狀腺結節伴有頸部淋巴結腫大,且腫大淋巴結的肺門結構消失,囊性變,或淋巴結內出現微小鈣化,則血流信號障礙提示該結節為惡性,已伴有淋巴結轉移。
需要指出的是,b超對頸部血管周圍有轉移的淋巴結敏感,對甲狀腺周圍有轉移的淋巴結(中央組淋巴結)不敏感,這可能與b超的工作原理有關。
4判斷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方法和其他疾病的診療壹樣,需要壹系列的診療過程,缺壹不可。
比如:
壹是病史和體檢情況、病程、甲狀腺功能;頭頸部放療史,甲狀腺腫瘤家族史。
體檢可發現異常甲狀腺腫,結節的大小、數目、質地、頸部淋巴結,甲狀腺結節伴有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吞咽困難、頸部淋巴結異常腫大等,都是惡性腫瘤的臨床證據。
第二,血清降鈣素和cea水平在實驗室檢查中的顯著升高提示髓樣癌。對於有M TC或M EN 2家族史的患者,應在基礎或刺激後檢測血清降鈣素水平。
三、影像學檢查b超是最重要的檢查,可以根據b超的表現進行分級,以識別惡性腫瘤的風險。有經驗的b超醫生可以發現1-2mm甲狀腺癌。當然,必要時會增加ct和MRI檢查。
4.細胞學檢查細針抽吸可獲得結節的部分組織,是術前可獲得的最高級別的證據,是鑒別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有效可靠方法。通過有經驗的操作者和細胞病理學家的努力,FN A的診斷準確率可以達到95%。
在細胞學標本中,壹些分子病理學指標也可用於輔助診斷,如BRAF基因的檢測,有助於提供更多的腫瘤相關信息,有助於診斷。
五、臨床醫生的判斷
臨床獲得性檢查具有個體化特點,任何檢查也存在假陽性、假陰性等缺陷的可能,需要有經驗的醫生根據所有檢查綜合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