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糖尿病的治療及其飲食保健

糖尿病的治療及其飲食保健

糖尿病是壹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本病的發病機制主要是由於胰腺擡高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和胰高血糖素分泌不當。它在40歲以上喜歡甜食和肥胖的患者中更常見...以下是我帶來的《糖尿病的治療及其飲食保健》,僅供參考。請訪問了解更多詳情。

糖尿病的治療及其飲食保健;

糖尿病是壹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本病的發病機制主要是由於胰腺擡高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和胰高血糖素分泌不當。多見於40歲以上愛吃甜食、肥胖的患者。城市人比農村人多,而且往往有家族史,所以和遺傳有關。少數患者與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應有關。主要表現為煩渴、多飲、多尿、多食、乏力、消瘦等癥狀。生活常見疾病,伴有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等。,嚴重者有生命危險。中醫認為,肝主疏泄,與人體受主的升降有關。肝氣郁結導致氣機升降失調,肝氣虧損導致血糖等細微物質分布失調,導致高血糖或細微物質分布失調,進而導致血脂、蛋白質等細微物質紊亂,導致其他並發癥。治療以疏肝理氣為主,循肝為達。另外,由於糖尿病的發生與飲食有關,飲食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治療效果。然後配合運動,註意情緒調節,再適當配合中醫治療會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

糖尿病的病因:

1.遺傳因素

1型或二型糖尿病存在明顯的遺傳異質性。糖尿病有家族發病傾向,1/4 ~ 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至少有60種遺傳綜合征可伴有糖尿病。參與1糖尿病發病的DNA位點很多,其中HLA抗原基因DQ位點的多態性關系最為密切。在二型糖尿病中發現了許多明顯的基因突變,如胰島素基因、胰島素受體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線粒體基因等。

2.環境因素

暴飲暴食和身體活動減少導致的肥胖是二型糖尿病最重要的環境因素,這使得具有二型糖尿病遺傳易感性的個體容易患病。1糖尿病患者免疫系統異常,在被柯薩奇病毒、風疹病毒、腮腺病毒等壹些病毒感染後,導致自身免疫反應,破壞胰島素β細胞。

糖尿病的癥狀:

第壹,手腳麻木的感覺,這是很多人都會有的感覺。

第二,男性陽痿,女性陰道異常幹燥。

三、皮膚瘙癢:全身或局部皮膚瘙癢,肛門周圍瘙癢,尤其是女性頑固性外陰瘙癢。

四、疲勞無力:身體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疲憊不堪,兩腿發軟,膝蓋發軟。還有高血壓,尿白。口渴、多尿和體重減輕:患者飲水量大大增加,排尿的次數和重量也增加,這是發現糖尿病最方便的方法,有時還伴有體重減輕。

5.感覺異常:手腳麻木、四肢發冷、疼痛、灼熱感、螞蟻行走感、走路像踩棉花的感覺等。

六、眼疲勞、視力下降:視疲勞、視力下降或視網膜出血、白內障視力調節障礙等。,並迅速發展起來。

七。證候:糖尿病有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癥,所以高血壓、高血脂、肥胖、冠心病、高血粘度等。可以同時或相繼發生。雖然這不是糖尿病的癥狀,但在這些情況下要註意血糖是否升高。

除了以上常見的癥狀,還會有很多癥狀需要大家註意。壹、反復感染:包括反復的皮膚、尿路、牙齦、肺部等感染,還有結核。其次是排尿異常:尿頻、尿急、排尿費力、沒完沒了地滴尿或尿失禁。三、脛骨前部褐斑:表現為小腿前部皮膚出現片狀褐斑,常為外傷後遺留。四、反復低血糖:飯前常出現饑餓、頭暈、心慌、手抖等現象。

糖尿病並發癥:

1.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與無糖尿病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因高血糖更容易發生心腦血管急癥,如心肌梗死、腦出血、腦梗死等。因此,定期做心臟彩超、腦部CT、頸動脈彩超,對糖尿病患者發現血管疾病的隱患很重要。

2.糖尿病神經病變:神經病變,尤其是末梢神經炎,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並發癥。神經病會讓患者很痛苦,癢,刺痛,鈍痛,劇痛等等。往往越是夜深人靜,疼痛越劇烈;還有壹些會讓患者感覺消失了,針灸、火燒都沒有感覺了。有些糖尿病足患者會因為感覺消失而出現創傷性感染、潰爛甚至截肢。如果患者的性神經受損,就會出現性功能障礙。

3.糖尿病足疾病:糖尿病足疾病的發生與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有關。血管堵塞時,四肢供血不足或缺血,很快腳趾變黑幹燥,產生壞疽。壹出現壞疽就要截肢,位置越高。前南斯拉夫總統鐵托元帥多次截肢,最終不治身亡。預防糖尿病足疾病發生的最好方法是定期進行足底神經檢查、下肢血管檢查、下肢神經檢查,將截肢的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

4.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壹。早期會出現微量白蛋白尿,患者會感到腿軟、水腫(按壹個坑)、尿中有泡沫、腰酸背痛、腰部嗜睡等。糖尿病腎病壹旦進入第三期,以目前的醫療技術水平來說,基本不可能逆轉,然後腎功能衰竭,尿毒癥等直接威脅生命。因此,定期檢查尿微量白蛋白是發現早期腎病的重要手段。

5.糖尿病性眼病:眼睛也是微血管及其豐富的器官,眼病的出現往往難以察覺,因為它在整個病理過程中是不斷適應的。所以要定期進行眼底檢查。壹旦出現明顯的癥狀,比如眼前有蚊子飛來飛去,視力迅速下降,直線都是折線,無論看什麽都說明視網膜有明顯的病變,只能采取治療,阻止病情的進壹步惡化,否則會導致失明。

糖尿病治療:

中國傳統療法

根據中醫理論,糖尿病可分為六型,以下是六型糖尿病的中醫治療。

(1)幹熱。

治法:清熱瀉火,生津止渴。

處方:白虎加人參湯、玉女湯、麥門冬湯、消渴湯、玉泉丸、俞曄湯、千金黃連丸、增液承氣湯、朱燁黃芪湯、五味消毒飲。

(2)氣陰兩虛

治療:益氣養陰,清熱輔助。

處方:黃芪湯、增液湯、俞曄湯、生脈散、劉梅地黃湯、降糖甲片、降糖合劑、自擬益氣養陰湯。

(3)陰虛火旺

治療:滋陰降火,滋陰潤燥。

處方:壹貫煎、白質地黃丸、六味地黃丸、天花粉、枸杞湯、大補陰丸、生脈散。

(4)陰陽兩虛

治療:溫腎養陰,調理陰陽。

處方:金匱腎氣丸、八味地黃湯、二仙湯、米源湯。

(5)脾腎陽虛

治法:健脾溫腎,調和陰陽。

處方:傅貴八味丸、金匱腎氣丸、醋鱉補腎降糖湯、益氣扶陽飲、貴由丸。

(6)瘀血內阻

治療:活血化瘀,益氣養陰。

方劑:補陽還五湯、血府逐瘀湯、膈下逐瘀湯、復元活血湯、活血降糖湯、潤燥活血湯、五香散。

西醫治療

壹、藥物治療:口服降糖藥

近年來發展迅速。除磺脲類和雙胍類外,第三類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已用於臨床,第四類胰島素增敏劑即將引入我國。

至於第五類胰高血糖素抑制劑和第六類糖異生抑制劑,目前仍處於實驗和小規模臨床試驗階段。

在上述抗糖尿病藥物中,磺脲類藥物為降糖藥,可引起低血糖,而雙胍類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不引起低血糖,故稱為抗糖尿病藥物。

第二,胰島素

胰島素是由胰島β細胞在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內源性或外源性物質刺激下分泌的壹種蛋白質激素。胰島素是體內唯壹降低血糖,促進糖原、脂肪和蛋白質合成的激素。外源性胰島素主要用於治療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島素和口服註射用硫辛酸、蝦青素等超級抗氧化劑,預計會有壹個很長的蜜月期,胰島素註射不會成癮和產生依賴性。

胰島素的分類

1,根據不同來源分類

(1)動物胰島素:提取自豬和牛的胰腺,兩者功效相當,但與人胰島素相比,豬胰島素有1個氨基酸,牛胰島素有3個氨基酸,容易產生抗體。

(2)半合成人胰島素:用與人胰島素相同的蘇氨酸代替豬胰島素的第30位丙氨酸,即半合成人胰島素。

(3)生物合成人胰島素(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胰島素):通過生物工程技術獲得的高純度生物合成人胰島素,與人體自身胰島素具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和生物活性。

2、按藥物作用時間長短分類

(1)超短效:註射後15分鐘起效,峰值濃度為1~2小時。

(2)短效(速效):註射後30分鐘起效,峰值濃度2-4小時,持續時間5-8小時。

(3)中度效應(低魚精蛋白鋅胰島素):註射後2-4小時起效,峰濃度6-12小時,持續24-28小時。

(4)長效(魚精蛋白鋅胰島素):註射後4-6小時起效,峰濃度4-20小時,持續24-36小時。

(5)預混:短效和中效預混,壹次註射即可,起效快(30分鐘),持續時間長達16~20小時。市場上有30%短效和70%中效預混料,50%短效和中效預混料。

3.適應人群

1.任何患有I型疾病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兒童、瘦弱或營養不良的人,都依賴胰島素為生。壹旦停用或中斷,酮癥勢必危及生命,必須長期更換。

2.但ⅱ型或LADA患者在飲食和口服降糖藥不能控制的情況下,應長期補充胰島素。ⅱ型患者可在數月內逐漸降低β細胞儲備功能,甚至恢復口服藥物和飲食治療。使用胰島素時,壹定要嚴格控制食量,避免肥胖,甚至對胰島素產生耐藥性。

3.與營養不良有關的糖尿病,即III型糖尿病。

4、糖尿病伴有酮癥酸中毒、非酮癥高滲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嚴重感染、高熱和消耗性疾病、心肌梗死等急性應激狀態。

5.兩種外科疾病的大手術前後,即使是口服藥物治療的患者,為了預防酮癥等並發癥,也必須改用胰島素(或暫時改用胰島素)。

6.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患者在孕期、產前和分娩時應使用適量的胰島素,不能使用降糖藥物。

7.繼發性糖尿病,尤其是垂體性糖尿病和胰腺性糖尿病。

8.伴有嚴重肝病(如肝硬化、肝炎)的糖尿病患者,伴有腎功能衰竭的腎臟疾病,伴有大多數慢性並發癥(如眼底和腎臟疾病、神經病變、脂肪肝、下肢壞疽等。)等內分泌疾病。

4.使用方法

註射部位

(1)胰島素註射是糖尿病人應該掌握的“技術”。除了註射,部位的選擇也很重要,因為合適的註射部位不僅可以降低註射的風險,還有助於胰島素的吸收。

(2)腹部:是首選,因為腹部的皮下脂肪較厚,可以降低註射到肌肉層的風險,而且最容易捏到腹部皮膚,也是吸收胰島素最快的部位。應在肚臍兩側相距3 ~ 4指處註射。身體兩側的皮下層越薄,越容易粘在肌肉層上。這部分最適合註射短效胰島素或混有中效胰島素的胰島素。

(3)大腿外側:大腿註射只能從正面或側面進行,內側血管、神經較多,不適合註射。註射大腿時,必須捏住皮膚或使用超細超短(5 mm)筆式針頭。

(4)上臂外側四分之壹:這是最不適合自我註射的部位,因為上臂皮下組織薄,容易註射到肌肉層:自我註射時無法自行夾住皮膚。需要註射上臂時,建議使用超細超短筆式針頭(5 mm)或由醫護人員和家屬協助。

(5)臀部:臀部適合註射中、長效胰島素(如睡前註射的中效胰島素),因為臀部的皮下層較厚,胰島素的吸收速度較慢,可以更好地控制空腹血糖,同時不需要捏皮膚,也沒有肌肉註射的風險。

註入時間

(1)速效(短效)胰島素:1/2h飯前,3 ~ 4次/d酮癥酸中毒。

(2)中等有效胰島素:1h,早餐或晚餐前1 ~ 2次/d。

(3)慢(長效)胰島素:早餐或晚餐前1h,1次/d..

需要註意的事項

1.開始胰島素治療後,應繼續堅持飲食控制和運動,並加強對患者的教育,鼓勵和指導患者監測血糖,以利於調整胰島素劑量,預防低血糖。應對所有開始胰島素治療的患者進行關於低血糖的危險因素、癥狀和自救措施的教育。

2.胰島素的治療方案應模擬生理胰島素分泌模式,包括基礎胰島素和膳食胰島素的補充。方案的選擇要高度個體化,按照血糖達標驅動的分步治療方案,盡快控制血糖。

3.用藥過量的不良反應。如果在治療過程中過量註射胰島素,會導致低血糖。中毒較輕時,主要會影響植物神經系統,表現為饑餓、頭暈、面色蒼白、乏力、多汗,還有震顫、心前區不適、面部和四肢麻木、頭痛等。當血糖進壹步降低時,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出現發音困難、復視、肌肉震顫、共濟失調,繼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昏迷和驚厥。這種狀態叫做胰島素休克,如果不及時搶救,會有生命危險。

胰島素不良反應

1,低血糖反應:最常見。多見於ⅰ型、脆性或ⅱ型,尤以消瘦為甚。壹般由於體力活動過多,偶爾會吃得太少,體重下降,時間減少或者劑量過大。癥狀包括饑餓、頭暈、虛弱、出汗、心慌,甚至神經系統癥狀,如定向障礙、易怒、語無倫次、哭笑不得,有時更嚴重,甚至昏厥、抽搐、癲癇、昏迷,甚至死亡。在治療過程中,應教導患者熟悉這種反應並隨時提高警惕,盡早吃蛋糕、糖果或糖漿來緩解。嚴重者應立即靜脈註射50%葡萄糖40ml以上。

2、過敏反應:少數患者出現過敏反應,如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紫癜,極少數出現過敏性休克。這種反應壹般是由制劑中的雜質引起的。輕癥可以用抗組胺藥治療,也可以用口服藥代替。必要時,皮下註射小劑量聚維酮胰島素也可用於脫敏。

3.局部反應:(1),註射後出現局部皮膚發紅、發熱、皮下結節,多見於NPH或PZI治療初期的幾周內。因為蛋白質等雜質,更換註意部位後可自行消失,不影響療效。(2)、皮下脂肪萎縮或增生,脂肪萎縮成凹陷性皮脂流失,多見於年輕女性和兒童的大腿、腹壁等註射部位。皮下組織增生成腫塊,多見於男性臀部等註射部位,有時會出現麻木刺痛,可影響吸收。需要更換註射部位才能保證治療。

第三,手術治療

糖尿病的治療可以依靠胃旁路手術。

(1)先斷開胃。越胖越不留人。

(2)小腸斷開時,胰島素抵抗越重,斷點離胃越遠,當然體重減輕越嚴重,要根據兩方面來權衡。

(3)連接遠端腸和胃。

(4)小腸近端種植在遠端小腸上。近端腸道含有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肝臟分泌的膽汁,負責脂肪和肉類的消化。

所以兩個腸管匯合後,食物與胰液和膽汁混合,脂肪和蛋白質開始被消化。連接點越低,食物消化越不完全,體重減輕越重,但胰島細胞的功能越強。

有人稱之為胃分流術或胃分流術。它通過改變胃腸道的結構來治療糖尿病,即①食物不經過十二指腸(胰腺),減少食物對胰腺的過度刺激,降低胰島素抵抗,在不增加甚至減少胰島素的基礎上,增加機體對糖的利用能力;②縮短食物到達末端小腸和結腸的距離,縮短部分未消化食物到達末端回腸(小腸末端)的時間,使末端回腸分泌降低血糖的激素,參與糖的代謝,從而提高糖的利用能力,降低血糖,治愈糖尿病。

這個操作的效果,通俗的說就是發生了物理操作但是發生了化學反應。

經多年隨訪研究,手術有效率達95%以上。根據患者和手術方式的選擇,治愈率壹般為80%~90%。治愈是指完全停止用藥,餐後血糖和空腹血糖正常。

既然有這樣的手術效果,是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可以手術治療?這種手術雖然取得了明顯的治療效果,但並不是針對所有類型的糖尿病。如前所述,這種手術的主要治療作用是降低胰島素抵抗,同時改善胰島素分泌。

因此,目前它主要針對二型糖尿病,因為二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島素抵抗型糖尿病。而且,它壹定是肥胖的二型糖尿病。

預防糖尿病:

1,壹級預防:樹立正確的飲食觀念,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糖尿病雖然有壹些遺傳因素,但關鍵因素還是生活因素和環境因素。熱量攝入過多、營養過剩、肥胖和缺乏運動是發病的重要原因。適當的熱量攝入,低鹽、低糖、低脂肪、高纖維和充足的維生素是最好的膳食搭配。

2.二級預防:定期測血糖,盡早發現無癥狀糖尿病。血糖測量應納入中老年人常規體檢,即使壹次正常,也要定期測量。任何有糖尿病痕跡的人,如皮膚感覺異常、性功能障礙、視力差、多尿、白內障等。,應及時測量並仔細鑒別,以便盡早診斷,為早期治療贏得寶貴時間。

3.三級預防:糖尿病患者易患其他慢性病,且多因並發癥危及生命。因此,需要加強對糖尿病慢性並發癥的監測,做到早發現、早預防,但到了晚期往往療效不佳。早診斷早治療往往可以預防並發癥的發生,使患者長期過上接近正常的生活。

預防教育

1.由於早期患者中約有壹半沒有癥狀或癥狀較輕,往往不能得到及時診斷和預防。因此,應大力開展糖尿病宣傳和健康教育,使確診的患者了解糖尿病,逐步熟悉飲食、運動、用藥、尿糖、血糖監測等基本措施的綜合治療原則。

2.配合醫務人員提高質控,以便>;50歲以上的受試者,尤其是上述高危受試者,每年飯後2小時進行血糖篩查試驗,使無癥狀患者盡早得到診斷和預防。教育內容仍需包括長期堅持飲食療法的意義、尿糖和血糖儀的檢測方法、胰島素治療的註意事項、無菌註射、低血糖反應和初步治療。

糖尿病的保健與飲食;

1.心理保健:疾病壹旦確診,就要采取正確的態度,充滿自信地戰勝疾病。我們不應該被糖尿病的帽子壓得喘不過氣來,而是整天情緒低落,不願意工作,不敢運動,不敢休息。不要視而不見,各方面都不重視,情緒失衡,過度勞累,或者過於擔心,都會導致內分泌失調,不利於控制血糖。

2、運動:1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不宜過度運動,以免發生低血糖,可以采取散步、做操等溫和的運動方式;二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多做壹點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打太極拳等。無論是哪種鍛煉,都需要持之以恒,才能達到鍛煉的目的。

3.飲食保健:主食以粗糧為主,面粉、大米為輔;副食主要是蔬菜,輔以瘦肉和雞蛋,並可食用小魚等。俗話說“簡茶淡飯,健康積極。”無論壹日三餐還是壹日四餐,都要吃飽,避免或減少飯前心慌、手抖、出汗的現象。尤其是兒童和孕婦。通常苦瓜、南瓜、亞腰瓜、番石榴可磨成粉,適量內服;也可以適量用糯米、黑豆煮粥。

4.適當用藥:格列本脲、達美康、胰島素等藥物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並定期檢測血糖、尿糖、肝功能、血常規,避免不良反應。如果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妳需要對癥治療,中西醫結合,療效會更理想。

規定飲食

(1)口蘑和冬瓜

配料:冬瓜、口蘑、洋蔥、姜末、鹽、味精、食用油。

做法:冬瓜去皮,切成3cm見方的塊,香菇用頂刀切片。鍋裏燒熱油,放入蔥姜末,放入少許清湯和鹽燒開,放入冬瓜和口蘑,大火翻炒,放入味精,起鍋。

保健作用:冬瓜是壹種天然的利尿消腫劑,對糖尿病人有很好的消腫作用。

(2)西蘭花裹松子和魚飯

配料:生菜、玉米、松子、色拉油、鯡魚、豆瓣醬、鹽等調味品。

做法:鯡魚改顆粒,上漿。將松子和玉米翻炒,放入魚,翻炒,加鹽和味精。萵筍洗凈,吃的時候用炒好的松子、魚和米飯、豆瓣醬把整個萵筍葉包起來。

保健功效:生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松子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魚和大米含有優質蛋白質。

(3)葛根粥

材料:粳米100克,葛根粉30克。

做法:葛根洗凈後切塊,加水磨成漿,沈澱後取澱粉曬幹備用。粳米洗凈。將粳米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至米飯半熟,加入葛根粉,繼續用文火煮至米飯爛成粥。

保健功效:具有解熱、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

(4)山藥

保健功效:用於尿頻、下肢浮腫、清熱降火等。

適應性食物

1,科學攝入優質脂肪和蛋白質,如烏骨雞、兔肉、三文魚、金槍魚、鱈魚、鰻魚、牛奶、酸奶、雞蛋、花生等。

2.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綠豆、海帶、玉米粉、燕麥粉、菠菜、芹菜、韭菜、豆芽等。

3.大豆及制品,如腐竹、豆腐絲、豆腐幹、豆腐腦、豆粉等。

4.清淡的蔬菜和有治療作用的食物,如大白菜、白菜、油菜、山藥、冬瓜、小麥、綠豆、苦瓜等。

  • 上一篇:長期失眠,睡不著?教妳徹底擺脫失眠的三招
  • 下一篇:治療酒渣鼻有什麽偏方?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