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辨證論治
①腸濕熱
主要癥狀:便血,大便不暢或稀,或腹痛、口苦;舌紅,苔黃膩,脈數。
治療:清熱燥濕,涼血止血。
處方:地榆粉。藥用:地榆10克,茜草10克,梔子10克,黃芩10克,黃連10克,茯苓10克,槐花10克,側柏葉10克。
②氣虛不服用。
主要癥狀:大便發黑、食欲不振、倦怠乏力、面色萎黃、心悸、睡眠少;舌淡,脈細。
治療:益氣補血。
處方:歸脾湯(見鼻衄)。
③脾胃虛寒
主要癥狀:便血,甚至黑色,腹部隱痛,喜溫壓,喜熱飲,面色蒼白,倦懶,便溏;舌淡,脈細。
治療:健脾,溫中,益氣止血。
處方:黃圖湯。藥用:竈心黃土30克,白術10克,附子10克,生地10克,黃芩10克,阿膠10克,甘草10克。
(3)單壹處方
(1)側柏葉、白芨各65438±00g,* * *研成細粉,每次3 ~ 6g,2次/d
②取等量烏賊骨、白芨、甘草,研成細粉,每次3g,3次/d
③肥腸香菜湯:新鮮豬腸30g,香菜60g,洗凈煮熟,空腹食用1次。用於胃熱或濕熱引起的便血。
④豬腸湯:豬腸90克,黃連30克,木香30克。將豬大腸洗凈,用黃連、木香填腸,兩頭紮緊,米醋煮,分三次服。用於胃熱濕熱引起的便血。
⑤豬腸槐花湯:將豬腸120g、槐花15g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煮沸3 ~ 4h,以1/d的速度勻速服用數日。
(4)針灸療法:便血確為熱者,可配合針刺曲池、大椎、三陰交,用瀉法;虛寒者可選擇足三裏、太白、脾俞、腎俞等穴,用補或溫針灸,或艾灸百會、氣海、關元、命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