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風寒咳嗽[湘雅醫學詞典]
3總結風寒咳嗽為病證名稱[1]。指感覺寒冷引起的咳嗽[1]。即外感咳嗽、風寒證。
外感咳嗽[2]也叫風寒咳嗽。是指以咳嗽、痰稀白、喉癢、鼻塞、流涕、打噴嚏、惡寒、無汗、頭痛、關節痛、苔白、脈浮為常見癥狀的外感咳嗽綜合征[2]。
外感咳嗽、風寒證可見於西醫的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支氣管炎[1]。
4風寒咳嗽的癥狀風寒咳嗽患者咳嗽聲重,氣短,咽部癢,咯痰薄白,常伴有鼻塞、流涕、頭痛、四肢酸痛、惡寒、發熱、無汗等癥狀,舌苔薄白,脈浮或緊[3][4]。
5證候分析:風寒襲肺,壅塞氣道,肺氣失宣[5]。
風寒襲肺,肺氣淤血不能通,咳嗽重而氣短;風寒偏上,肺竅不利時,鼻塞流涕,喉癢;寒邪下壓肺,氣機不暢,凝結成痰,所以痰薄白;風寒束表惡寒發熱無汗,邪氣阻絡致頭痛;舌苔薄白,脈浮或緊,為風寒表證[3][4]。
6治療風寒咳嗽6.1治療風寒咳嗽宜疏風散寒,宣肺止咳[3]。
6.2方劑治療風寒咳嗽可用三拗湯合止嗽散。兩個藥方都可以宣肺止咳化痰。前面用麻黃、杏仁、甘草,重在宣肺散寒,適用於初起風寒阻肺。紫菀、百部根用於潤肺止咳後方;荊芥、桔梗、甘草、陳皮祛風宣肺、化痰利咽;先出血後泄氣化痰適用於外感久咳,外邪不清,或治後復發,咽部癢,咯痰不暢者。痰濕、咳嗽痰粘、胸悶、苔膩者加半夏、厚樸、茯苓,祛濕化痰;若熱感冒、咳嗽、氣短、粘痰、口渴、心煩或體熱,則加生石膏、桑白皮、黃芩解表清裏。[3]
三拗湯(太平惠民和濟舉方):麻黃、杏仁、甘草。
止嗽散(醫學心悟):荊芥、桔梗、甘草、白前、陳皮、百部、紫菀。
《普濟技能方》卷三:“肺感寒為咳,紫蘇粉。”
《仁學筆記》卷二:“風寒咳嗽,急性肺哮。”處方[1]。
《雜病證治規範》:“金飛草散用於春季風寒之傷,咳嗽重,頭痛;咳嗽身重,體熱頭痛,用本方(太平惠民和記局方)消風散。若冬月風寒外感,氣機充盈,宜加減蓋華散、麻黃湯。”
《辨證論治咳嗽》:“我因風寒驟咳,鼻塞甚重,熊蘇飲之;咳嗽休息,不要躺下,小青龍湯。”
6.3針灸治療風寒咳嗽6.3.1處方1:風寒咳嗽主要取風門、列確、合谷、舒菲等穴。,均為腹瀉、頭痛加風池穴、太陽、寒性無汗加灸大椽、足三裏[6]。
6.3.2根據公式選取兩個穴位: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為主穴[4]。就拿合谷、列確、舒菲和外關來說吧[4]。
按證取穴:頭痛者,加風池穴、上星穴。肢體疼痛者,加昆侖、劉文。[4]
針灸灸法:針刺瀉下,可加灸[4]。
方壹:外關與陽衛相通,陽衛脈主陽表裏,故外關能解陽邪,解表散寒。合谷為手陽明大腸經原穴,漏穴為手太陰肺經絡穴。這兩個穴位的配合可以相應地促進手太陰肺經的經絡氣。舒菲能宣肺、理氣、止咳。[4]
6.3.3方選的三個點:池澤。
方壹:取肺背止咳;赤澤是肺的關節點,“聯合五臟六腑”,宣降肺氣,化痰止咳;柱虛為肺之絡穴,能祛風邪氣,宣肺解表。
按證取穴:風門、喉癢、出血少、鼻塞、迎香。
針灸灸法:外感咳嗽以瀉邪為主,以細針為主,每日1次,每次留針20 ~ 30分鐘,10次為壹療程。寒邪重者,可艾灸或拔罐。
6.4按摩* * *治感冒咳嗽取穴:天突、中府、沈竹、大脘、風門、舒菲、風池、守經[7]。
操作方法:患者仰臥,醫生用中指揉天突、中府各1分鐘。然後用兩拇指從胸骨劍突沿肋弓推動兩肋部,共5 ~ 10次。仰臥位,患者用壹指禪推法推體柱、椽、風門、舒菲,每個點65438±0分鐘。用拇指按壓風池穴、風府穴,每個穴位操作2 ~ 3分鐘。局部酸脹向周圍擴散為宜。擦拭背部膀胱經,以熱透為度。挺胸3分鐘,讓頭部和胸部變輕。[7]
6.5灸法治療風寒咳嗽:大椎、風門、舒菲、合谷、列確、太元[8]
艾灸:艾條灸溫和,每穴15分鐘,每日灸1次,直至局部臉紅溫熱,咳嗽停止,痰液消失鞏固2-3次[8]。
6.6感冒咳嗽治療方推薦成分:紫蘇、杏仁、生姜、幹姜、紅糖、桂枝等。[5].
推薦食療[5]:
1.蘇星湯:紫蘇10g、杏仁10g搗碎,生姜10g切片,* * *取汁煎去渣,加紅糖片刻使其溶解。每天喝兩三次。
2.姜汁糖:10g生姜洗凈切片,用白紗布擠幹去渣。將紅糖放入鍋中,加入姜汁和少許水。把鍋放在文火上,壹直燒到紅糖融化,變得黏滑。用熱植物油塗壹層瓷襯盆,然後將煮好的糖汁倒入瓷襯盆中,攤平。稍微冷卻後,用刀切成2cm見方的小塊。每天空腹服用兩次,每次5元。
3.甘草幹姜湯:甘草10g,幹姜5 ~ 10g,用* * *煎取汁,每日三次飲用。
7關於咳嗽咳嗽(咳嗽[9][10])是病名[11]。是指以咳嗽、咳痰為主要表現的疾病[9][10]。出自《黃帝內經·蘇文五臟根篇》。咳嗽是肺系統的常見病[6]。
宋代以前,咳和咳是同義詞[11]。《蘇文病機氣宜救命》:“咳即無痰而聲,肺氣受傷而不清;咳嗽無聲有痰,脾濕有痰。咳即有痰聲,蓋因肺傷脾濕,咳也是咳。”“咳”即肺氣逆聲,無痰;“咳”是指吐出液體,有痰,無聲;有痰的聲音是“咳嗽”[4]。壹般來說,痰和音很難完全分開,所以稱為咳嗽[3]。
咳嗽是由於邪氣侵入肺系統,肺不攝神,肺氣不清所致。此證可分為外感和內傷。外感咳嗽更為急性。除了咳嗽的主要癥狀外,常伴有外感癥狀,但如果治療不當,可轉為慢性咳嗽。內傷咳嗽久治難愈,感外邪也可急性發作。慢性咳嗽久治不愈,或年老體弱,臟氣重傷,可並發喘息,成為咳喘。[4]
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等。在現代醫學中,凡以咳嗽為主要臨床表現者,均可參照本文治療[4]。
咳嗽不僅是壹個獨立的綜合征,也是肺系統各種疾病的癥狀。慢性咳嗽引起的哮喘、肺氣虛、寒涼或冷飲潛肺等癥狀,請參照哮喘證和痰飲。
詳見咳吧。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