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壹種急性發熱性傳染病。它可以在各個年齡、品種、季節流行,傳染性強,是目前養豬業最大的威脅。
1.癥狀:壹般為高熱,體溫40℃以上,短病程1天,長病程21-30天。開始時,豬群中只有壹到幾個發疾病,大約1周後,同組豬陸續發病,病豬情緒低落、食欲不振或被遺棄。急性死亡的可見粘膜和腹部皮膚有針尖大而密的出血點。亞急性和慢性死亡時,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眼角有大量膿性分泌物,皮膚有明顯出血點,尤其是耳、腹、四肢、會陰部。有時可見扁桃體潰瘍,有時在舌、唇、牙齦、結膜上可見潰瘍。
2.防控:堅持自繁自養,做好預防工作。仔豬出生後21日齡首次免疫,每頭使用4個細胞的普通豬瘟疫苗;60日齡第二次免疫,以豬瘟組織苗4片/頭為宜;受威脅豬場仔豬出生後可提前免疫,豬瘟組織苗2頭/頭,1.5小時後可吃初乳;對購買的仔豬,應在1周內進行豬瘟免疫,1月齡後進行第二次免疫;母豬在產後21天與仔豬同時進行防疫,每頭4頭;公豬每年春秋兩次打疫苗。目前,這種疾病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使用豬瘟高免血清聯合抗生素治療有效,但治愈率不高。建議淘汰病豬。
第二,偽狂犬病
這種疾病是由偽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筆者發現該病在部分地區有流行趨勢,應引起足夠重視。
1,癥狀:1-3日齡仔豬全部正常。第四天,發現部分仔豬眼睛發紅,閉眼入睡,體溫升至41-41.5℃,情緒低落,口中有大量泡沫或唾液,部分病豬嘔吐或腹瀉,內容物呈黃色。當他們受到聲音刺激時,他們會感到沮喪。有的以神經系統癥狀為主,出現痙攣性肌肉收縮,角弓上翹,脖子歪,有的站立不動,頭觸地或靠墻,死亡率高。母豬可能出現厭食、便秘或結膜炎,很少死亡。有的母豬延遲或提前分娩,有的產下木乃伊或流產,體弱的壹般在2-3天內死亡。
2.預防:預防是目前最好的方法。近年來,血清的效果也很理想。早期發現偽狂犬病人可以使用高免血清,壹般在20天以上,有治愈的希望。如果進行疫苗接種,可以在母豬分娩前30天進行,壹般建議散養戶使用滅活苗;在6-8周齡出生的小豬首先進行免疫,30天後進行第二次免疫。建議使用減毒活疫苗。隔離、消毒、滅鼠對於防止病菌傳播也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弓形蟲病
弓形蟲是在無性繁殖過程中,弓形蟲寄生在哺乳動物和人類的有核細胞內引起的壹種人畜共患病。
1.癥狀:病豬體溫升高40.5-42℃,表現為纏綿發熱,食欲不振,最後棄養,呼吸困難,腹式呼吸,犬坐式呼吸。有些病豬有咳嗽和嘔吐的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耳廓、鼻部、下肢、大腿內側、下腹部可出現紫色紅斑,呈單壹存在。後來呼吸極度困難,體溫急劇下降,死亡。
2.防治:磺胺嘧啶註射液按0.1g/kg體重靜脈或肌肉註射,每日2次,連用3-5天,或磺胺甲噁嗪註射液按0.05g體重靜脈或肌肉註射,每日2次,連用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