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來說,寶寶在1歲或者1.5歲的時候,就可以控制夜間排尿,尿床的現象已經大大減少了。但有些孩子在2歲甚至2.5歲以後,只能控制白天排尿,晚上經常尿床,這仍然是正常現象。大多數孩子3歲以後就不再夜間遺尿了。遺尿是指5歲以後每周至少遺尿壹次的人。
為了幫助孩子克服尿床,我們應該找出原因,以便對癥下藥。
1.治療基礎疾病。如果是夜間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尿床,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利尿激素藥物治療。
2.如果膀胱功能不完善,孩子可以多喝水增加膀胱容量,適當憋尿訓練控制力。也可以訓練孩子間歇性排尿,體驗膀胱括約肌的收縮。
3.適當減少飲水量。睡前兩小時不要喝太多水,睡前要讓孩子把尿排空。
4.定時醒來。記錄孩子尿床的時間,從中找出規律,然後定時叫醒他排尿(徹底叫醒他,防止孩子昏迷時尿在床上)。
5.創造壹個舒適的睡眠環境。給孩子準備壹張幹凈溫暖的床,特別註意不要讓孩子的腰腿著涼。
6.消除導致尿床的心理因素。及時發現孩子內心的焦慮和緊張,教會孩子放松。比如睡前可以聽聽輕松的音樂,緩解緊張的心情。
7.愉快的教育。孩子不尿床的行為應該得到表揚和獎勵(不應該嘲笑孩子,那樣會損害孩子的自信心)。要讓孩子對不尿床的行為有愉快的情緒體驗,從而鞏固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生活中,要加強孩子的個人衛生,註意清潔部位,每天更換內衣,濕了以後要及時更換。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穿濕了褲子,覺得不舒服就下次換,但是濕了褲子的寒冷或者腌制的刺激,可能會讓孩子晚上再次小便。孩子的被褥要幹燥舒適,孩子經常尿床,家長要早點叫醒孩子排尿。每天晚上睡覺前,家長要能及時回應孩子晚上的“表情”,不要讓孩子著急尿床。睡前不要給孩子看驚險的電視或講恐怖的故事,也不要嚇到他們。白天不要讓他們的孩子太興奮,太累的時候要及時排尿,防止孩子睡得太沈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