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總結路邊菊是菊科路邊菊全草和根。路邊菊的根莖細長,呈圓柱形,多數附著淺褐色根和表根。莖圓柱形,表面黃綠色,葉互生,葉皺縮卷曲,花淡紫色或結果。輕微的呼吸,淡淡的澀味。它的葉子在北方被用作包粽子的繩子。
3路邊菊的另壹個名字叫路邊菊,又叫紫菊、步菊、路邊菊頭、虎杖、路邊菊、泥鰍串、紅梗菜、馬蘭、蟛蜞菊。
4.路邊菊的營養成分:路邊菊營養豐富,含蛋白質10g,脂肪1g,粗纖維45g,碳水化合物13g,鈣650mg,磷170mg,鐵10mg,硫胺素0.3mg,核黃素0.65。
5路邊菊的營養價值分析路邊菊具有清熱解毒、明目、涼血止血、利尿消腫的作用,並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能清熱去火,增強人體免疫力。
6路邊菊適合壹般人群,但孕婦慎用。
7路邊菊的食療作用性寒、辛,有清熱涼血、利水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急性咽炎、扁桃體炎、口腔炎、牙周炎、結膜炎、乳腺炎等的輔助治療。[1]
路邊菊辛涼,歸肝、胃、肺經;
菊花具有清熱解毒、明目、涼血止血、利尿消腫的功效;
路邊菊主要用於治療咽喉腫痛、癰腫癤淋等疾病。
8路邊菊的食用建議1。烹飪上,路邊菊可以搭配多種素料,但加熱時間不宜過長,以旺為佳。
2.做菜的時候,可以用少量的炒菊花做底或邊。
9路邊菊的推薦食用量為每餐25 ~ 50g。
10中藥大辭典路邊菊路邊菊是中藥的名稱,來源於本草補[2]。
10.1路邊菊的別名是馬蘭、魚泥鰍串、雞腸[2]
10.2來源及產地:馬蘭的全草或根。分布在中國各地。[2]
10.3性味辛、苦、涼。入肝、胃、肺經。[2]
10.4的作用主要是涼血止血,清熱利濕,解毒消腫[2]。
1.治療咯血、吐血、鼻衄、崩漏、腸炎、痢疾、黃疸、水腫、尿淋、急性咽炎、扁桃體炎、腮腺炎。煎服:15 ~ 30g。[2]
2.治療外傷出血、癤腫、乳腺炎、蛇咬傷。夯實。[2]
10.5化學成分全草含揮發油,油中含有乙酸龍腦酯、雙戊烯、辛酸和萜類化合物[2]。
10.6姜黃的藥理作用姜黃提取物具有鎮咳、抗驚厥、加強戊巴比妥鈉催眠作用[2]。
11《全國中藥材收藏》路邊菊11.1拼音名稱m: lá n
11.2路邊菊別名:泥鰍、泥鰍、雞腸、檀邊菊、馬蘭、菹草、脾草。
11.3來源本品為馬蘭。,紫菀。用全草或根入藥。夏秋收獲。清洗,使用新鮮或幹燥。註:馬蘭(法國。)Kitam。【法國蒙古紫菀。]和路邊菊花有異曲同工之妙。
11.4原多年生草本,高30 ~ 80 cm。地下有纖細的根莖,白色,匍匐,多節。早春只有基生葉,莖不明顯。初夏,地上莖較高,基部青紫,光滑無毛。單葉互生,近無柄,葉倒卵形,橢圓形至披針形。深秋的花,花頭。瘦果扁平倒卵形,冠毛少,較弱,易脫落。
11.5辛、苦、寒。
11.6功能主要用於清熱解毒,化瘀止血,消食化積。用於治療感冒、發熱、咳嗽、急性咽炎、扁桃體炎、流行性腮腺炎、傳染性肝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小兒疳積、腸炎、痢疾、吐血、崩漏、月經不調;外用治療瘡、癤、腫痛、乳腺炎、外傷出血。
11.7用法用量路邊菊0.5 ~ 1兩;取適量外敷,新鮮產品搗碎敷於患處。
11.8備註(1)血熱出血,可與仙鶴草、莧菜、三七菊花葉、側柏葉等止血藥同用;治咽喉腫痛,可與板藍根、筋骨草等清熱解毒藥物同用。治療濕熱黃疸,可與茵陳、梔子、大黃、白花蛇舌草等藥同用。可與鳳尾草、萹蓄、瞿麥、海金砂、車前草等藥同用,用於治療濕熱下註膀胱、小便刺痛。此外,還可用於蛇咬傷。鮮全草洗凈搗碎敷患處,也可與野菊花、半枝蓮同用。
11.9摘自《全國中草藥匯編》
12《中華本草》路邊菊12.1源於《本草綱目》。
1.《本草》:路邊菊花,身旁養生。聞起來像紫莖澤蘭。北方人看它的花叫紫菊,紫得像單朵菊花,還有山蘭花,生在山邊,像劉的葉子,無丫,對生,花心略黃赤。也是大破血,可以用。
2.《中國醫學辭典》:路邊菊根露,路邊菊根蒸露也。辛涼,無毒。散結清熱,破瘀治痔。
12.2拼音姓名m m蘭
12.3英文名Indian Kalimeris Herb,印度馬蘭的草本植物
12.4路邊菊別名:紫菊、前菊、雞腸、路邊菊頭、竹草、路邊菊、蟛蜞菊、魚串、紅菜花、日本菊、、印度山藥、紅路邊菊、路邊菊、馬蘭、龐。
12.5來源:為菊科菊花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和動物礦物名稱:印度馬蘭。貝普。[印度紫菀]
夏秋兩季采收,很少使用或曬幹。
12.6路邊菊的原形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70cm。根莖有匍匐枝。莖直立,上部有短毛,下部有分枝或自下而上。葉互生;基部逐漸變窄成有翅的長柄;葉片倒披針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36厘米,薄65438±00厘米,寬0.82厘米,薄5厘米,先端鈍或尖,齒鈍或尖,中部或上部邊緣有小尖,或有羽狀裂片,兩側有細毛或上面具;上部葉小,無柄,全緣。花頭單生於枝條末端,呈稀疏的傘狀排列;總苞半球形,直徑69毫米,長45毫米;;總苞片23層,呈疊瓦狀排列,外層倒披針形,長約2mm,內層倒披針形,長達4mm,頂端鈍圓或稍尖,上部具草狀,有稀疏短毛,邊緣有膜質和纖毛;舌狀花1層,1520,筒長1.51.7毫米;舌質淡紫色,長10mm,寬1.52mm;;管狀花長3.5mm,筒長約1.5mm,短毛。瘦果倒卵狀長圓形,極扁,長1.52mm,寬約1mm,褐色,淺色,邊緣有厚棱,上部有腺毛和短柔毛,冠毛長0.10.8mm,易脫落,長短不等。花期5月,結果期865438+10月。
12.7棲息地分布生態環境:生於路旁、田野、山坡。
資源分布:分布在全國各地。
12.8性狀鑒定根莖細長圓柱形,多數縱線淺而細,脆而易斷,切面圓柱形,直徑23mm,表面黃綠色,縱線細,脆而易斷,切面中央有白色髓心。葉子互生,葉子枯萎卷曲,大部分已經折斷。完整的壓扁後呈倒卵形、橢圓形或針蓋狀,短毛。有的在枝頂有閉合的花序,花淡紫色或結果。瘦果倒卵形,長方形,平,有毛。輕微的呼吸,淡淡的澀味。
12.9姜黃的藥理作用;姜黃的乙醇提取物註射到動物體內具有鎮咳作用;還具有抗休克作用,加強戊巴比妥鈉的促眼作用。對小鼠有微弱的鎮痛作用[1]。
12.10有刺激性味道;性冷淡
12.11經絡和肺;肝臟;胃;大腸經絡
12.12功能主要用於涼血止血;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主吐血;出血;血痢;塌陷和滲漏;創傷性出血;黃疸;水腫;浸出濁度;冷;咳嗽;喉嚨痛和關節痛;痔瘡;癰腫;丹毒;嬰兒營養不良
12.13路邊菊用法用量:煎服,1030g,鮮3060g;或者搗碎果汁。外用:適量,搗實;或水煎熏洗。
12.14孕婦要小心。
12.15各種說法1。本草綱目:路邊菊花治血與紫莖澤蘭。對人們治療痔瘡、漏痔有效。春夏取原料,秋冬曬幹的,不用鹽,不用醋,用白水煮,喝其汁。或者用酒煮,烤成糊丸,飯喝,仍用煎劑,加少許鹽,每日熏制。
2.《本草正義》:路邊菊,最解熱,能專血,止血涼血,特別特別。凡溫邪、深入營、癰腫、血熱、潰爛等證候,均允許專藥。內服外用,用途廣泛,也是清熱解毒的重要產品。說它破了血,又生了新血,這是誇張的說法。
3.《日華子本草綱目》:根莖葉、破血、滋養新血、止鼻血、吐血、合金瘡、止血痢、解酒毒及各種細菌毒素;敷蛇咬。
4.本草綱目:根和葉治瘧疾,急性腹痛和痔瘡。
5.《本馮靜元》:治婦女尿濁痔瘡。
6.藥林綱要:補腎,祛寒濕,暖宮,殺蟲。治療小兒疳積。
7.《質疑本草》:澆汁黃瘡無名腫。用董蜜搗爛均勻,將無名腫毒敷於陽證,未潰者可散。
8.《福建民間草藥》:活血止血,消癰解毒。
9.四川中醫誌:消食化積,胸中滿脹,祛濕熱,利小便,清熱,止咳,解毒,治蛇傷。
10.雲南中草藥:根:祛風散寒,止咳平喘。治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痛和小兒疝氣。
11.廣西藥用植物名錄:清熱解表。治療外感風熱
摘自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