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將痱子分為三種:1和紅痱子(紅色痱子),是由於汗液溢出表皮而引起的。在臨床上是最常見的,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主要發生在手背、肘窩、頸部、胸部、背部、腹部、女性乳房下和兒童頭面部、臀部。它是壹種圓而尖的針狀丘疹或丘疹,有輕度發紅。皮疹常成批出現,有輕微燒灼感和瘙癢感。皮疹消退後有輕微脫屑。2、白色痱子(結晶型痱子)是由於汗液溢出在角質層內或角質層下引起的。常見於高溫環境下大量出汗、長期臥床、身體過度虛弱的患者。針尖至針尖的淺表小水皰大多發生在頸部和軀幹部,壁極薄,略亮,內容物清晰,無紅暈。無自覺癥狀,輕揉易破,幹後有極薄的小鱗片和嘴唇。3、膿腫(膿性痱子)是痱子頂端有壹針見血的淺表小膿皰。臨床少見,常發生在褶皺處,如四肢和生殖器的屈曲處,也常見於兒童頭頸部。膿皰常為無菌或非致病性球菌,但潰爛後可被感染。編輯這段治療措施。不要用手抓痱子,也不要用強堿性肥皂洗。不要用熱水燙,用溫水沖洗晾幹,撒上痱子粉。撓後感染的患者要塗抗生素軟膏。1.壹般處理:保持室內通風涼爽,勤洗澡;保持皮膚清潔幹燥;孩子要勤洗澡,擦幹汗水,及時換衣服;發燒、臥床病人要勤翻身,勤洗皮。可以吃清涼的藥膳,如綠豆糖漿、綠豆粥、涼糖水等。避免刮擦和用肥皂清洗。2.可以口服清熱利濕、解暑的中藥或制劑。3.消炎止癢的制劑可以外用。4.二次感染者可以使用抗生素。編輯本段中的預防措施。平時註意皮膚清潔,勤洗澡,保持皮膚幹燥,清潔後撒上痱子粉,預防痱子。痱子的形成是由於夏季高溫高濕,身體出汗過多,不容易蒸發。汗液滲入表皮角質層,導致汗腺導管管口堵塞。汗腺導管中的汗液儲存後,由於內部壓力增大而破裂,汗液滲透到周圍組織中,產生刺激。皰疹和丘疹發生在汗孔處,導致熱疹。也有醫生認為,汗孔堵塞是汗孔原發性葡萄球菌感染,與濕熱環境有關。壹般來說,痱子最容易長在孩子身上,但壹些皮膚細嫩、肥胖、多汗或體質較弱的成年人也會長痱子。除了腳底、手掌等皮膚較厚的部位,全身各個部位都會出現痱子。預防痱子要註意皮膚衛生,勤洗澡,勤換衣服。容易長痱子的人,洗完澡要擦幹,再塗點爽身粉或痱子粉。不要在烈日下運動,不要暴飲暴食,少吃糖和高脂肪食物,可以預防痱子的發生。編輯本段其他療法(1) 10g花椒,加少量水,小火煮6分鐘。氣溫較低時,用棉花蘸取花椒水,敷於患處2 ~ 3天。(2)用黃瓜削去表面,或用搗碎的絲瓜葉擦痱子,每日2 ~ 3次,數日後可見療效。(3)對於較重的痱子,可服用1份甘草粉、2份爽身粉和搓痱子。(4)將蒲桃65438±000克和馬齒莧200克煎煮,洗凈。
上一篇:睫毛稀疏,眼睛很小。怎樣才能讓睫毛變長變密?下一篇:跑步可以治療鼻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