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脾積熱型口腔潰瘍艾灸部位主要表現為:口腔潰瘍表面覆蓋黃白色,紅腫疼痛,伴有心脾積熱的臟腑表現。潰瘍疼痛較劇烈,影響進食,並伴有口渴、口臭、心煩、大便幹燥、小便短赤等癥狀。
治法:清熱瀉火。
艾灸穴位:主要穴位有合谷、足三裏、湧泉;便秘患者宜灸舒天和大腸俞。
艾灸方法:
1.溫和灸:將艾條懸於穴位上方,在距皮膚2-3厘米處用艾火熏烤。每個穴位艾灸10-15分鐘,每日1次,5次為壹個療程。
2.隔姜灸:艾條大如黃豆。將鮮姜切成0.3cm-0.4cm厚的姜片,在姜片上放艾條。每穴5-7強,每日1次,5次為壹療程。
陰虛火旺型口腔潰瘍艾灸部位主要表現為:口內疼痛,口瘡纏綿,反復發作,口瘡蒼白,潰瘍面周圍顏色淡紅,潰瘍少,65,438+0-3,伴有顴骨紅,乏力,手腳發熱,口幹而不渴,小便短赤等癥狀。
治療:滋陰清熱。
艾灸穴位:合谷、足三裏、湧泉、三陰交。失眠加神門艾灸。
艾灸方法:
1.溫和灸:艾條掛在穴位上進行艾灸,艾火距離皮膚2-3厘米。艾灸每個穴位持續10-15分鐘,每天1次,5次為1個療程。
2.隔姜灸:艾炷大如黃豆。將鮮姜切成0.3cm-0.4cm厚的姜片,在姜片上放上艾果。每穴5-7強,每日1次,5次為壹療程。
4口腔潰瘍護理關註1。合谷穴有生下臺階的作用,孕婦不要隨便用合谷穴。
2.註意口腔衛生,適當參加體育活動,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預防口腔潰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