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用途不同,所以名字也不壹樣。規格使用如下:
(1)清代訂寶的白玉面為14 cm見方,為禦序所用。
(2)帝寶玉面14厘米見方,用作印章。
(3)清帝子鎏金面7.9厘米見方,作章隨繩用。
(4)帝寶藍寶石面12.5厘米見方,布赦用。
(5)帝王之寶檀木面,15.5cm見方,法駕之用。
(6)天子寶白玉面,7.8厘米見方,用於祭祀神靈。
(7)白玉,帝王之寶,6.8厘米見方,用作印章。
(8)白玉,帝親之寶,7.2 cm見方,供宗親聯盟展覽?
(9)皇帝玉面15.6厘米見方,以授錫為目的。
(10)新寶帝白玉面10.5cm見方,用於軍事。
(11)田字航寶的玉面為15.5厘米見方,用於書外粗魯之用。
(12)田字新寶的藍寶石面為12.1 cm見方,用於特殊配方。
(13)白玉面,尊天勤人之寶,10 cm見方,供祭祀官員之用。
(14)專利寶的藍寶石面為13厘米見方,為朝廷官員所用。
(15生命之寶的玉面是11.3厘米見方,聖旨裏用過。
(16)吊墜玉面為13厘米見方,用於宣傳民族體質。
(17)生命美德之寶藍寶石面為13cm見方,獎勵忠誠。
(18)秦文之寶黑玉面11.7厘米見方,專門刻文教詔令。
(19)會徽表面為15.3厘米見方,用於紀念古代教義。
(20)巡世寶藍寶石面,15.3 cm見方,為省邊用。
(21)懲惡揚善之寶藍寶石面,15.3厘米見方,是張戎用來切割的。
(22)六師之寶墨玉面,17cm見方,用於整軍。
(23)藍寶石面,萬國之寶,13 cm見方,對外使用。
(24)藍寶石面,萬民之寶,12.6 cm見方,使其四面受用。
(25)廣韻之寶玉面19 cm見方,以封識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