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病是哺乳期新生羔羊的常見病。該病的主要特征是明顯的消化功能障礙和不同程度的腹瀉。羔羊消化不良根據臨床癥狀和病程可分為單純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單純性消化不良(攝食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現為消化和營養的急性障礙,全身癥狀較輕;中毒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現為嚴重的消化系統紊亂、明顯的自身中毒和嚴重的全身癥狀。
1.病因分析
懷孕母羊的飼養不良,尤其是妊娠晚期,飼料中缺乏營養物質,會使母羊的營養代謝過程紊亂,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容易導致消化不良。
哺乳期母羊飼養不良、飼料營養成分不足、母乳中維生素A不足可導致消化道黏膜上皮角質化;維生素B不足時,可引起羔羊胃腸蠕動功能障礙。維生素C不足時,可導致幼齡動物胃腸分泌功能減弱。哺乳羔羊吃了這種奶後,不能滿足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體質和抵抗力下降。此外,當母羊患有乳腺炎等慢性疾病時,羔羊食用後容易消化不良。
飼養管理和護理不當,如人工泌乳不規律、定量,乳溫過高或過低,代乳品配制不當,泌乳幼畜補飼不當等,均可導致該病。潮濕的畜舍、衛生條件差、擁擠或氣候變化沒有很好的保護而造成的應激,都是羔羊消化不良不可忽視的因素。
中毒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多是由於單純性消化不良治療不當或不及時,導致腸內容物發酵腐敗,吸收產生的有毒物質或微生物及其毒素作用,產生自毒作用。
2.臨床癥狀
2.1單純性消化不良
無精打采,躺著,食欲不振或食欲不振,可見紫色粘膜,體溫正常或較低。粥樣或水樣便,灰綠色糞便混有氣泡和小白塊;腸間距高,並有輕度腹脹和腹痛。心音增強,心率加快,呼吸加快。腹瀉持續時,皮膚幹燥起皺,彈性降低,被毛蓬亂無光澤,眼窩凹陷。嚴重時站立不穩,全身發抖。
2.2中毒性消化不良
小羊情緒低落,癡呆,食欲不振,全身無力,躺在地上。體溫升高,全身發抖,有時會出現短時痙攣。腹瀉,經常水樣便,糞便中含有大量粘液和血液,且有臭味或腐臭。腹瀉持續時,肛門松弛,大便失禁為自瀉;皮膚彈性降低,眼窩凹陷。心音減弱,心率加快,呼吸淺而快。患病後期,往往體溫驟降,四肢、耳尖、鼻尖發冷,最後昏迷而死。
糞便中有機酸和氨的含量發生變化,出現單純性消化不良時,糞便中含有大量的低級脂肪酸,故呈酸性。中毒性消化不良時,由於腸道內腐敗菌的作用,腐敗過程加劇,糞便中氨的含量明顯增加。
3.病變
解剖時可見皮膚幹皺、眼窩凹陷、尾根和被糞便汙染的肛門。胃腸粘膜充血和出血;肝臟腫脹脆弱;心肌質地變軟,心內膜和心外膜有出血點;脾臟和腸系膜淋巴結腫大。
4.診斷要點
羔羊消化不良主要根據病史、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病羊腸道菌群檢查進行診斷。
此外,還對泌乳母羊的乳,尤其是初乳的質量進行了檢測和分析(可消化蛋白;脂肪、酸度等。),有助於此病的診斷。
必要時可對病羊進行血液檢查和大便檢查,其結果可作為綜合診斷的參考。
5.預防和控制
5.1預防
主要是改善飼養管理,加強護理,註意衛生。
①加強妊娠母羊的飼養管理,保證母羊獲得足夠的營養,特別是妊娠後期,應飼餵富含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優質飼料;改善母羊的衛生條件,勤刷皮毛,為哺乳期母羊保持乳房清潔,保證舍外適當運動。
(2)註意羔羊的護理,保證新生羔羊能盡快吃到初乳,最好在出生後1小時內,出生後6小時內初乳量不低於體重的5%;對於體質虛弱的羔羊,應通過少量人工飲水和多次飼餵來補充初乳;母乳不足或質量差時,可采用人工母乳餵養,應定時定量,並保持適宜的溫度;畜舍要保持溫暖、幹燥、清潔,防止羔羊受涼;羊舍和圍欄要定期消毒,墊草要勤換,糞尿要及時清除,羔羊的飼養用具要定期清洗,定期消毒。
5.2治療
首先,把病羊放在幹燥、溫暖、幹凈的畜棚或畜欄裏;加強哺乳期母羊的飼養管理,給予全價日糧,保持乳房衛生。
為了減輕對胃腸道的刺激,可以實施饑餓療法。禁食8 ~ 10小時。此時可飲用鹽酸水溶液(5g氯化鈉,1ml 33%鹽酸,1000ml冷開水)或溫茶(紅茶),每日三次。為了消除胃腸內容物,對於腹瀉不太嚴重的羔羊,可以用油瀉藥或鹽瀉藥緩解腹瀉。預防腸道感染,特別是對中毒性消化不良的羔羊,可肌肉註射鏈黴素(10 mg/kg)或卡那黴素(10 ~ 15 mg/kg)、頭孢噻肟(10-20 mg/kg)、慶大黴素(65433)。口服磺胺嘧啶(0.1.2g/kg)、磺胺嘧啶-5-甲氧嘧啶(50mg/kg)等。為了阻止腸道發酵腐敗的過程,可選用乳酸、魚石脂、沙羅、克痢靈等防腐發酵藥物。腹瀉持續時,可用明礬、鞣酸蛋白、次硝酸鉍、顛茄酊等藥物。為了防止脫水,維持水鹽代謝平衡。發病初期可給羔羊註射生理鹽水50-100 ml,每日5-8次。L0%葡萄糖註射液或5%葡萄糖生理鹽水註射液,50- 100 ml羔羊,也可用於靜脈或腹腔註射。為了提高機體的抵抗力,促進代謝功能,可以實施血液療法。皮下註射10%檸檬酸鈉儲血或葡萄糖檸檬酸鈉血(由血液100 ml、檸檬酸鈉2.5 g、葡萄糖5 g和滅菌蒸餾水100 ml制成),羔羊0.5 ~ 1 ml/kg,每次可增加20%,間隔65438+。
中醫療法;黨參30g、白術30g、陳皮15g、枳殼15g、蒼術15g、防風30g、地榆15g、白頭翁15g、五味子15g、荊芥30g、木香6550。加1 000 ml水,煎30分鐘,再加開水至總量1 000 ml,每只羊肉30 ml,每日1次,胃管服用。
6.摘要
羔羊消化不良通常不具有傳染性,但具有腫塊的特點,所以在獸醫臨床上,羔羊消化不良應與特定病原體引起的腹瀉相鑒別。應與羊副傷寒、羔羊痢疾相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