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根味甘,性寒,入肺、胃經。味甘,水潤,長於養陰潤肺,能化痰排膿,上清熱透疹,清胃熱,中生津止渴,下利小便導熱。《本草綱目》稱其能“清熱、生津、除煩、止渴、止嘔、瀉胃火、利便”。常用於高熱、口渴、胃熱嘔吐、肺熱咳嗽、痰稠黃、嘔吐不爽等熱病。對咽喉炎癥、聲帶疲勞、口腔炎、牙周炎等有較好的療效。
唐代藥師孫思邈留下了壹個消暑的良方——麥冬蘆根湯。本方節省藥物,無論是煎湯還是開水,對夏季出汗、頭暈、咽幹、煩悶、便秘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據報道,蘇東坡在宋代曾用這種飲料保護咽喉和口腔。在此基礎上,清代醫學家吳鞠通研制成“五汁飲”,專門用於治療因發熱、口幹、心煩等引起的津液損傷。目前,麥冬、蘆根是腫瘤患者放療後口幹、食欲不振、大便不暢的主要方劑,可明顯降低癌癥放療後的副作用。現代醫學證明,鮮蘆根含有蛋白質、維生素B1、B2、C、天冬酰胺、多糖、糠醛和水溶性糖類。具有解熱、鎮痛、增強免疫、降血壓、鎮靜、抗腫瘤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發熱、煩渴、肺炎、肺膿腫、氣管炎等疾病。
蘆根的食用方法
1,蘆根綠豆湯蘆根,綠豆各5元,加壹碗水燒開,加適量冰糖,去蘆根綠豆喝湯。適用於內熱口幹。功效:生津潤肺,降火解熱。
2.取鮮蘆根30克(幹品65,438+05克)、麥冬65,438+05克,將開水倒入頭中,蓋好燜65,438+00分鐘,再加入開水勤喝茶。適用於放療後口幹、食欲不振、大便不暢的腫瘤患者,能明顯降低癌癥放療後的副作用。對糖尿病、肺燥咯血、支氣管炎也有壹定療效。功效:生津清熱,滋陰潤燥。
3、蘆根青皮粳米粥鮮蘆根100克,青皮5克,粳米100克,生姜2片。將鮮蘆根洗凈後,切成1厘米長的片,與青皮壹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冷水,浸泡30分鐘,然後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20分鐘。去渣,放入洗凈的粳米,煮至粳米開花,粥湯粘鍋。出鍋前5分鐘,加入生姜,1,每日兩次。粥粳米的醇香結合蘆根的清香,吃起來爽滑可口,別有壹番滋味。適用於中醫辨證診斷為肝胃積熱的消化性潰瘍患者。功效:清熱和胃,滋陰止痛。
4.喝蘆根(鮮、幹均可)1,口服壹碗加適量冰糖的湯劑,每日1次,早晨空腹服用1周。適用於內熱胃火引起的口臭。功效:清火解毒。
5.喝蘆根50克,鮮蘿蔔200克,大蔥7根,青橄欖7個。煮湯而不是喝茶。適用於預防和治療流行性感冒。功效:清熱解表,通竅。
6、蘆根菱角雪梨飲鮮蘆根60克,鮮蓮藕90克(去蒂),菱角90克(去皮),10雪梨,鮮麥冬60克,絞汁。熱飲或冷飲。適合中暑。功效:清熱、生津、解暑。
註意: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