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預防和避免各種原因。目前認為白血病與物理、化學、遺傳和生物因素有關,在白血病的預防中應避免和預防這些因素。
首先要加強勞動保護,減少與射線、毒物的近距離接觸。有些化學物質有白血病的可能性,特別是苯及其衍生物會引起白血病,所以減少了相關行業如制鞋業對苯的暴露和吸入。壹些藥物,如氯黴素、乙基二嗎啉和乙基亞胺,可引起白血病,細胞毒性藥物,如烷化劑,可引起繼發性白血病。我們應該盡量避免使用這些可能導致白血病的藥物。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住在新裝修的房子裏,減少使用含有有毒化學物質的染發劑和化妝品,尤其是有過敏和皮膚病變的人。
多呼吸新鮮空氣,避免接觸有毒氣體、農藥、殺蟲劑。
其次,要加強環境保護,控制環境汙染,嚴格控制工業“三廢”
放電,控制毒物和射線的泄漏。目前,病毒的致病作用已成為研究熱點,因此適當運動,提高抗病能力,避免病毒感染也是預防白血病的重要因素。中醫認為“邪合則氣虛”,清熱補益類中藥在抗病毒方面有優勢。壹旦出現病毒感染,可以用中藥治療。
壹些患有某些血液病的患者最終可能會發展成白血病。如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骨髓纖維化、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等。,尤其是病情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用細胞毒藥物或免疫抑制劑治療時,轉換率增加。此外,實體腫瘤放化療後的繼發性白血病逐年增加,因此積極控制相關疾病,避免過度放化療也是防止這些疾病轉為白血病的有效措施。
白血病患者在化療間歇期和病情穩定期,應量力而行,適當運動,活血化瘀,舒筋活絡,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同時促進消化功能,增加食欲。在睡眠和休息充足的情況下,可以進行戶外散步、快走、慢跑、打太極拳、八段錦等。,或者在家養花草,從事輕中度的家務勞動。
(2)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定期鞏固強化,維持治療,避免疾病復發。及時了解白血病的臨床表現或體征。壹旦發現正常骨髓造血細胞減少,導致紅細胞、中性粒細胞、血小板等減少。,應該及時就醫,進行血液和骨髓檢查,盡早明確診斷,早治療。
目前,白血病的復發是影響患者長期生存的重要因素。白血病復發不僅與患者因素和疾病因素有關,還與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密切相關。
應正確認識白血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按時進行相關治療,定期進行實驗室復查,避免疾病復發。壹旦復發,要積極面對,進行復發化療。目前各種白血病都有成熟的治療指南和常規治療方案。總的原則是在指南的指導下實施個體化診療措施。應嚴格按照這些指南和規範進行個體化治療,以達到更好的效果,避免復發。此外,分子靶向治療、單克隆抗體治療、免疫治療等新療法不斷湧現,應根據患者病情、治療情況和經濟能力適當應用。
中藥用人參、黃芪、何首烏、淫羊藿、天冬、補骨脂、女貞子、白術等中藥。並間斷給予壹些解毒抗癌中藥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蓮、青黛、砒霜等。,以進壹步清除殘留毒素,殺死殘留病原體,調動自身免疫監測系統,消除殘留白血病細胞,從而減少白血病復發,獲得遠期效果。
當然,要註意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使其既能認識到白血病治療的長期性和復雜性以及堅持緩解後治療的必要性,又能樹立患者對治療的信心,克服心理障礙,從精神上戰勝疾病。
(3)加強支持治療,註意防護,避免感染和出血。白血病患者發病時或病情進展、復發時,由於正常骨髓造血細胞減少,紅細胞、粒細胞和血小板的生成受損,可出現貧血、感染和出血。白血病本身就是壹種消耗性腫瘤疾病。治療過程中,化療和造血幹細胞移植嚴重影響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免疫力和飲食營養,更容易導致各種感染,加重貧血和血小板減少。因此,支持性治療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是白血病治療的基礎。應積極加強支持治療,註意防治感染和出血,糾正貧血,加強營養支持,必要時應用免疫增強劑提高免疫力。
因為免疫力低下的白血病患者感染不典型,往往只有發熱表現。排除代謝熱、藥物熱、白血病輸血反應等非感染性發熱因素時,無任何解釋的發熱,體溫大於38℃持續兩小時以上,可臨床診斷為感染性發熱。在積極尋找血沈、C反應蛋白、相關體液培養、肺部影像學檢查等感染依據的同時,應根據血液病感染特點、感染部位、病房細菌學監測資料,盡早推斷可能的病原體,應用抗感染治療。壹般首先考慮細菌感染,其次是真菌,然後是病毒,最後才考慮其他特殊感染如結核、肺囊蟲、支原體、衣原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與移植時間密切相關,因此移植後的時間也是鑒別診斷的重要參考。
目前公認的白血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在壹些特殊情況下需要應用預防性抗感染治療,特別是對於長期粒細胞缺乏或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粒細胞缺乏患者。嚴重感染要及時憑經驗治療,然後根據體液等培養結果進行調整,進行針對性治療。如果抗感染治療效果不好,要註意抗生素濃度不足、病竈引流不暢、病原菌耐藥、雙重感染、患者免疫力低下等問題,及時采取措施應對。
貧血和血小板減少患者應酌情輸註紅細胞和血小板,糾正貧血和出血,補充營養,維持水、鹽和酸堿平衡,化療期間進行水化和堿化,保證針對性治療。
(4)精神生活調理。白血病患者應正確對待病情,避免精神刺激,配合醫護人員積極治療。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緩解期適當加強健身活動,不斷提高抗病能力,減少復發直至痊愈。中醫的預防包括兩個方面:病前預防和病後預防。對外宜防範毒邪入侵,盡量避免熱毒、溫毒、臟水、汙染腐敗食物、電離輻射、藥物傷害,註意環境衛生,適應環境變化。內在情緒因素對白血病的發生發展也有重要影響。淫亂、過度勞累會消耗精氣,正氣受損則容易邪氣入侵。因此,適度的休息、適度的性交、規律的日常生活可以有效地預防白血病的復發。白血病患者應多休息,少工作,放松情緒,減輕心理負擔,克服悲觀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對本病預後有積極意義。
白血病治療期間,要保持情緒穩定和樂觀,使身體處於良好的狀態。所謂“正氣要內守,邪不可為,神要內守,病要安。”
(5)飲食調養。白血病患者應食用富含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清淡營養飲食,如鮮奶、雞蛋和瘦豬肉。但不宜吃韭菜、蒜薹、洋蔥。少吃生冷、油炸和高脂肪的產品,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少吃腌菜或熏肉和魚。不抽煙,少喝酒。水果蔬菜壹定要反復洗。
可根據病情選擇食療進行調理,如桂圓蓮子粥、抗白飲、歸芪烏雞湯等。
化療中,忌食肥甘稠寒辣,忌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臨床緩解後,藥膳療法往往以健脾補腎為主,可食用雞蛋、排骨、鯽魚湯、豬肚等,以增強營養,提高抗病能力。可作為食療的藥物和食物有:人參、黨參、太子參、黃芪、白術、山藥、芡實、熟地、當歸、白芍、川芎、紫河車、黃精、麥冬、蓮子肉、乳鴿、烏骨雞、甲魚、羊肉。根據白血病的各種臨床表現,選擇有助於抗貧血、止血、解熱、消除淋巴結腫大的食物。抗貧血可以是豬肝、香菇、芝麻、蜂王漿、黃魚、花生、海參、鮑魚、魚翅等。止血可用鯖魚、木耳、香菇、黃花菜、蘑菇、葡萄、蓮藕、薺菜等制成。退燒可以用豆豉、大蔥、冬茶幹、銀杏、李子、綠豆、大蒜、甲魚、紫菜等。腫大的淋巴結可以是芋頭、荔枝、羊肚、牡蠣、蛤蜊、百合、菱角、海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