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陰養血止痛的功效。白術,入脾胃經,有健脾益氣的作用。
利水的功效。白扁豆,入脾胃,有健脾祛濕的功效。茯苓入心、脾、肺膀胱經,有健脾補中之功。
鎮靜安神
利濕滲濕的功效。甘草入心、脾、胃、肺經,有補中益氣之功。
清熱解毒
緊急止痛
潤肺止咳
緩解藥性的功效。
可以看出,六味藥中有五味不入肝經,但都有健脾的作用;只有白芍壹味入肝經,有柔肝平肝的作用。可見本方的主要作用是健脾柔肝。五行中,肝屬木,脾屬土,木強土。脾虛的人往往肝木旺盛。在健脾土的同時,壹定要輔以柔肝木,使肝木不傷脾土,使脾土旺盛,達到健脾的目的。所以這個方子就是健脾柔肝,用於脾虛肝旺證,也就是常說的肝脾不和。其主要癥狀為:脅肋脹痛、噯氣、厭食、腹脹疼痛、腸鳴音、氣虛、便溏、急躁、脈緩等導致消化功能長期紊亂的疾病。
至於樓主用“見肝之病,知肝散脾,先健脾”(見《傷寒論》)來解釋此方,我認為有失偏頗。雖然這是現代中醫治療乙肝必須遵守的原則,但它有著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但是當用來分析權力時,就被誤解了。《傷寒論》的意思是,因為肝病很容易影響脾臟的功能(原因就是上面說的五行生克的意思),所以在治療肝病的同時,壹定要註意保護脾臟不受損傷,並不是說健脾就能達到治療肝臟的目的。總的來說,樓主提供的藥方是在治療脾臟的時候防止肝臟的影響;《傷寒論》說的是治肝不傷脾。兩人就這麽分崩離析了。
所以我的結論是:這個方子不是治肝,而是治脾虛肝木過盛的證。不是治療乙肝的主方,但可能對改善肝功能有壹定作用(“壹定”是指只能在治療乙肝病毒的藥物中發揮作用——即治療肝臟時要註意防止傷脾,單獨用它治療肝功能異常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