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位於膈下、腹腔之上,中醫將胃分為上、中、下三部分。胃的上部稱為上腹部,包括賁門;中間部分稱為中脘,即胃之體;下半部稱為下脘,包括幽門。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接收和分解水谷,胃降和,與脾相反。
胃壁有四層結構:(1)粘膜,可分為上皮(單層柱狀上皮,表面有粘液細胞)、固有層(胃底腺、造口腺和幽門腺)和粘膜肌層(2);粘膜下層(結締組織)(3)粘膜肌層有較厚的平滑肌(由內斜環和外縱環三層平滑肌組成)(4)外膜為漿膜。
為什麽胃不自己消化?
人吃下食物後,很快被胃液消化。胃液很酸,但從不自行消化。秘訣是什麽?
事實上,胃液在消化食物的同時,對胃壁也有壹定的損傷,即導致部分細胞死亡。但由於胃的再生能力很強,這種損傷只是暫時的,胃可以很快恢復。根據美國密歇根大學醫學系德本教授的研究數據,胃表面每分鐘可以產生約50萬個新細胞。也就是說,只需要三天就可以再生壹個新的胃。但由於胃液在幾個小時內就能溶解胃組織,要完全彌補產生的新細胞所造成的損失還為時過晚。因此,妳得有另壹種技能。
胃的第二個能力是胃壁上覆蓋著壹層厚厚的上皮細胞,叫做胃黏膜。它與胃液直接接觸,使腐蝕性的胃液無法滲入胃內壁。我們知道,如果胃裏產生過多的酸,就會導致胃潰瘍。因為胃粘膜有特殊的保護作用,可以免受或僅輕微受酸侵蝕。
胃液主要由胃蛋白酶和鹽酸組成。胃蛋白酶是壹種蛋白質,是壹種無害的消化酶。但是鹽酸不壹樣。它具有很強的腐蝕性,很容易破壞胃的組織和細胞。所以,僅僅依靠胃的再生能力和胃黏膜的保護作用是不夠的。胃壁的上皮細胞上覆蓋著壹層薄薄的碳水化合物,即所謂的糖體層。可以進壹步加強對胃的保護。此外,胃壁的內層覆蓋著壹層脂肪物質,稱為脂質。這種物質對鹽酸的氫離子和氯離子有很強的阻斷作用,是胃保護自己的第三大絕招。
近年來,科學家發現胃粘膜上皮細胞能不斷合成和釋放內源性前列腺素,對胃腸粘膜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另外,已經證明胃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器官,可以分泌新的激素(都是肽類)。
肝臟
肝臟肝臟和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腺體,血管豐富。與其他腺體不同的是,它接受雙重供血,即除了肝動脈外,還接受肝門靜脈的註射。
肝臟的功能極其復雜和重要。它是人體新陳代謝中最活躍的器官,參與蛋白質、脂類、糖類和維生素的合成、轉化和分解。此外,激素、藥物等物質的轉化和解毒,抗體的產生,膽汁的產生和分泌都是在肝臟進行的。在胚胎時期,肝臟仍然是造血器官之壹。
我國成人肝臟平均重量,男性為1299.94g,女性為1220.48g。肝臟的長(左右徑)×寬(上下徑)×厚(前後徑)為258× 152× 58 mm。
首先,肝臟的形狀
肝臟在體內呈紅褐色,柔軟易碎。肝臟呈不規則楔形,可分為膈面、臟面和下緣。
橫膈膜表面是凸起的,並且與橫膈膜接觸。膈面的前部被鐮狀韌帶分為厚而大的肝右葉和小而薄的肝左葉。橫膈膜後無腹膜被膜的部分稱為裸區,裸區左側有壹條寬溝,稱為腔靜脈溝,下腔靜脈通過此溝。
臟面向下向後,與很多器官相鄰,所以在肝臟面上有相應的印痕。位於臟面中間的橫溝叫肝門,長約5cm。它是肝固有動脈的左右分支、左右肝管、左右門靜脈以及神經和淋巴管的入口。這些進出門靜脈的結構稱為肝蒂。三種結構在肝蒂中的位置關系為:左、右肝管在前,肝固有動脈的左、右分支在中,肝門靜脈的左、右分支在後。肝門左側有1深縫,由肝圓韌帶和靜脈韌帶組成。肝圓韌帶裂起於肝臟下緣,向後至肝門左端。肝圓韌帶從中穿過。肝圓韌帶是臍靜脈閉鎖的遺留物。靜脈韌帶裂從肝門左端向後走行,有壹條靜脈韌帶穿過,是胎兒時期靜脈導管的遺跡。臟面上的膽囊窩可以從肝臟下緣到達肝門,容納膽囊。這個窩雖然不與腔靜脈溝相連,但可以看作是肺門右側的縱溝。上述溝、裂、窩整體像英文字母“H”,將肝臟分為四葉:左葉位於圓韌帶和靜脈韌帶的左側;方形葉位於肝門前方,肝圓韌帶裂與膽囊窩之間;尾狀葉尾狀葉位於肝門後方,靜脈韌帶裂與腔靜脈溝之間;右位於膽囊窩和腔靜脈窩的右側。
二、位置與肝臟相鄰
肝臟的下緣是臟面和肝隔的分界線。這個邊緣在背部和右側是鈍圓的,但在前部和左側更薄更鋒利。在肝臟下緣與膽囊底部和肝圓韌帶的接觸處,有包膜阻斷切跡和肝圓韌帶切跡。
肝臟大部分位於右肋部和上腹部,小部分位於左肋部,被胸部覆蓋,僅暴露於上腹部左右副弓之間,直接觸及前腹壁。
肝臟的上界與膈頂壹致。它在第五肋間和第五肋間的右鎖骨中線是平的,然後向左。肝臟的上界通過胸骨與劍突結合,最後在左側第五肋間的左鎖骨中線附近。肝的下緣是肝臟的下緣,在右鎖骨中線的右側。肝臟的下緣與右肋弓大致相同,所以體檢時肝臟不能觸及右肋弓下。在上腹部左右肋弓之間,肝臟下緣在劍突下約3厘米處。對於3歲以下的健康兒童,由於腹腔容積較小,肝臟體積相對較大,肝臟下緣往往在右肋弓以下1.5 ~ 2.0 cm。7歲以後,右肋弓下不能摸。
肝臟面在左葉與胃前壁相鄰,背部上部與食道腹部相鄰;在右葉,前部與結腸右曲相連,中部與十二指腸上曲靠近門處相鄰,後部與右腎和右腎上腺相鄰。
肝臟的血液通道如下:
門靜脈→小葉間靜脈→終末門靜脈
肝動脈→小葉間靜脈→肝末小動脈→肝竇→中央靜脈→小葉靜脈→肝靜脈→下腔靜脈。
腸
從胃的幽門到肛門的腸道。腸是消化道最長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哺乳動物的腸道由小腸、大腸和直腸組成。大量的消化和幾乎所有消化產物的吸收都是在小腸中進行的。大腸主要集中食物殘渣,形成糞便,然後通過直腸和肛門排出體外。
進化出的腸最原始的形式是腔腸動物(如水螅)的腸,是由內胚層包圍的簡單囊,稱為腔腸動物,只有壹個開口與外界溝通。由於線形動物(如蛔蟲),消化道(即腸)有單獨的入口(嘴)和出口(肛門)。從環節動物來說,腸道有壹個肌層,腸道各部分的形狀和功能都在不斷分化。對於脊椎動物,消化道的分化部分有以下形式:口、咽、食管、嗉囊、胃、腸和直腸。腸壁上皮內襯的壹些細胞具有分泌功能,壹些分泌細胞也聚集在特殊的腺體區域或器官,如肝臟和胰腺。它們在發生史上是腸的延伸,發育後有導管與腸腔相通。
腸道的形狀和功能隨著食物種類和飲食模式而變化。比如食草動物的腸道比食肉動物的腸道長,富含消化纖維素的微生物。這種適應性變化在青蛙身上可以明顯觀察到:比如吃藻類的蝌蚪,腸道又長又卷,但蛻變成吃昆蟲的成年青蛙後,腸道縮短了很多。草食性昆蟲,如蚱蜢,是在胃(中腸)中消化吸收的,胃只是壹個短直管。它的主要功能是把胃裏的廢物輸送到直腸,從肛門排出。吮吸植物汁液的昆蟲可以攝入大量的水分,它們的腸子走到頭端又折回來,覆蓋在中腸的前端。攝入的水通過中腸壁直接進入腸腔,而不經過中腸壁的下部。
脊椎動物腸道的基本形態相似,其主要特征是增加分泌吸收面。在圓口處,腸管直而短,末端向直腸內擴張,腸管內有單個縱行皺襞,稱為腸溝。腸溝呈螺旋狀延伸至腸腔內形成原始螺旋瓣,從而增加了腸道的面積。吃草的魚有很長的腸,腸的第壹部分有螺旋瓣(稱為瓣狀腸)。花瓣狀的腸開口於短大腸,大腸的最後壹段是直腸。大多數魚的大腸在泄殖腔開口,而有些魚通過肛門在體外開口。兩棲類的小腸比魚類的長,而且是盤卷起來的,有橫向的皺褶和向腸腔的突起。小腸在回盲瓣處變成短而直的大腸,大腸開口於泄殖腔。爬行動物的小腸比魚類和兩棲動物的小腸長,內部有許多褶皺,覆蓋著圓錐形的絨毛。小腸和大腸交界處有結腸盲囊和回盲瓣。大腸內徑比小腸寬,開口於泄殖腔。陸生脊椎動物的腸道明顯分為細而長的小腸和短而寬的大腸,它們失去了螺旋瓣。他們依靠三種方式來增加面積:壹種是增加長度並盤繞起來;二是將粘膜皺襞和絨毛突入腸腔;第三,腸內皮沈入粘膜下層形成隱窩。鳥類的腸道明顯分為三段,1段是十二指腸,第二段是邁克爾氏管,相當於人類的小腸,第三段是後腸,相當於人類的大腸和直腸。哺乳動物的小腸分為三部分: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肝臟分泌的膽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通過各自的導管註入十二指腸腔,兩者的導管匯合形成壺腹後進入十二指腸。連接回腸的是大腸(結腸),在身體右側可分為向上折疊的升結腸,然後是左側的橫結腸和降結腸。大多數哺乳動物的結腸呈分節的袋狀,稱為結腸袋,其外的縱向肌層常聚成壹條帶,稱為結腸帶。大腸的末端是直腸,通向肛門。哺乳動物小腸和大腸的交界處有壹個盲囊,稱為盲腸。草食動物如兔、馬的盲腸很長,而人類的盲腸很短,盲端有退化的蠕蟲狀突起,稱為闌尾。小腸和大腸之間有壹個回盲瓣,防止大腸內的細菌回流到小腸內。
結構各種哺乳動物腸道的結構和功能基本相似(見消化)。腸壁結構壹般分為四層,從外到內依次為:漿膜層(腹部內臟層)、平滑肌層、黏膜下層和黏膜層。平滑肌層的外層是縱行肌纖維,內層是環形肌纖維,兩者都呈螺旋狀行走,它們通過收縮和舒張來完成腸道的機械消化。黏膜層分為三層:靠近黏膜下層的是壹層平滑肌,稱為黏膜肌層。其次是結締組織,也稱為固有層。最後,面對腸腔的是壹層由柱狀上皮細胞組成的粘膜。小腸粘膜上有縱橫的皺襞,有無數細小的指狀突起,稱為絨毛(見圖)。回腸絨毛逐漸減少,大腸絨毛消失。絨毛基部的黏膜內陷成管狀,稱為利伯曼隱窩或小腸腺。隱窩底部的上皮細胞不斷進行有絲分裂以產生新細胞。新細胞向外移動,舊細胞從腸腔脫落。腸上皮細胞的更新速度很快,每個細胞活48小時左右。隱窩上皮也有許多杯狀細胞,分泌粘液,潤滑食物,保護粘膜。隱窩上皮內還有分泌小腸液的腺細胞,十二指腸粘膜下有許多布朗納氏腺,又稱十二指腸腺,分泌粘液。但空腸和回腸沒有布朗納氏腺。大腸沒有絨毛,大部分上皮細胞分泌粘液。直腸中的上皮細胞也分泌粘液。
功能性腸道的運動有兩種:壹種是混合運動,主要作用是將食糜與消化液充分混合,使食糜不斷更新與黏膜的接觸面;壹種是推動運動,主要是把腸內容物從十二指腸推到肛門末端。混合運動主要由小腸有節奏的節段運動、擺動和絨毛收縮運動來完成。節段性運動是腸壁環行肌節律性收縮的表現,使壹個食糜(長約1 ~ 2 cm)反復分離和混合。小腸運動間隔15 ~ 20cm。小腸的節段運動有壹個活動梯度,即上段頻率較高,下段頻率較低。如空腸上段運動頻率為每分鐘11次,回腸末端運動頻率為每分鐘8次。所以分段運動也可以推動食糜向大腸移動。擺動是腸壁縱肌的節律性收縮,主要作用是移位腸粘膜上的食糜。絨毛的運動是絨毛內零星的平滑肌纖維不斷收縮和舒張,絨毛可伸入食糜;絨毛收縮可以排出絨毛內的淋巴和血液,幫助吸收。腸內容物從十二指腸到大腸的推進主要是通過小腸的蠕動來完成的。蠕動的形式是食糜前腸肌的松弛和食糜後腸肌的收縮。這種收縮和舒張以波形向前移動,從而推動食糜向前。蠕動起源於十二指腸,也可以發生在小腸的任何部分。蠕動速度約為每秒0.5 ~ 1.0厘米,移動距離不長。壹般在10 cm左右消失,食糜在新腸段引起新的蠕動。小腸也能很快地運動(每秒2 ~ 25厘米),這叫蠕動。它起源於十二指腸,可以在幾分鐘內將食糜推到小腸末端。
大腸通過結腸帶的張力收縮和環行肌的局部收縮而收縮和膨脹。環肌的收縮可以移動,使之前松弛的區域收縮,之前收縮的區域松弛,從而發生結腸袋的“流動”。它相當於壹個緩慢的爬行波。它的運動方向是肛門和口腔(反向蠕動),推動距離不長。它的作用是摩擦腸道內容物,促進水分的吸收。還有壹種是大腸蠕動很強,走的很快,走的很遠,壹天可以出現2 ~ 3次。運動從結腸開始,通過大腸直達直腸。這個運動叫群體運動。直腸因群體運動推動的內容物而膨脹,從而引起排便。
進入腸腔的消化液包括小腸液、大腸液、胰液和膽汁等。這些消化液中含有各種消化酶,這些消化酶將營養物質分解成可以被吸收利用的形式,即多糖分解成單糖,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小腸液由小腸腺分泌,含有多種酶,如澱粉酶、肽酶、脂肪酶、麥芽糖酶等。這些酶在將營養物質進壹步分解成最終可被吸收的形式中起著重要作用。此外,小腸液還含有激活胰蛋白酶原的腸激酶。有人認為,除腸激酶和澱粉酶外,小腸液中的其他酶不是由小腸腺分泌的,而是存在於小腸上皮細胞中,隨著上皮細胞的脫落而進入小腸液(見肝、胰)。大腸上皮主要分泌粘液。是大腸內的菌群,尤其是食草動物,能將纖維素分解成簡單易吸收的物質。人體大腸內的菌群還可以利用食物殘渣合成壹些維生素,如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k。
消化腺的腸運動和分泌的調節受神經和體液因素的調節,其中副交感神經對消化腺的腸運動和分泌有興奮作用,而交感神經壹般有抑制作用。另壹個是腸壁神經的調節。腸壁內縱肌層和環肌層之間有肌間神經叢,腸壁粘膜下層有粘膜下神經叢。腸腔內容物的刺激可以通過這些神經叢完成腸道功能的“局部反射”調節。體液的調節主要包括腸粘膜細胞分泌胰酶和膽囊收縮素。前者作用於胰管上皮細胞,促使其分泌大量水分和碳酸氫鹽,後者促進膽囊收縮和胰酶分泌。小腸粘膜還可分泌胃抑制肽、胃動素、血管活性腸肽、胰高血糖素和生長抑素(見胃腸激素)。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胃腸粘膜中發現了20多種肽類胃腸激素。它們由胃腸粘膜中不同的內分泌細胞分泌。其中壹部分進入血液循環,通過血流到達靶器官調節其活動,壹部分通過間隙局部擴散到鄰近的靶細胞,所以這些胃腸激素也稱為調節肽。胃腸道是含調節肽最多的器官。
吸收功能性營養素幾乎全部在小腸吸收,而大腸只吸收水分和部分無機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