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俗”是指認知、戒煙、誘惑,“十四字方針”是指攀比、責任、計劃、遞減、手段、拒絕、反抗。真正想戒煙的朋友,首先要過認知關,做好兩件事:比較吸煙的利弊,發現並強化自己的責任感。應該承認,有些煙民確實能從吸煙中得到壹些好處。比如,有人認為吸煙有助於尋找“靈感”;有人認為它可以緩解心理壓力,有助於減輕緊張和焦慮;有人能獲得某種快感;有些人希望以此來緩解無聊和悲傷。這些好處就是人們吸煙上癮,不願意戒煙的原因。幾乎沒有人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大多數朋友都不知道它的危害如此嚴重,以至於有些吸煙者直到病重才戒煙。
戒煙只有願望和決心是不夠的。煙草是壹種令人上癮的物質。如果戒煙,會有生理和心理上的戒斷反應,這些都是戒煙的“障礙”。認知障礙之後,我們還要為身體上的戒斷障礙做精心準備。要熬過物理戒斷,有三件事要做:制定計劃,按照計劃壹步壹步走下去(也就是逐漸減少量),盡早戒煙。規劃包括時間(比如兩個月或者三十個月)和目標(比如兩周聞聞身體依賴,三個月過心理依賴,最後徹底告別煙草)。不要指望壹天就能戒煙,要循序漸進,淡化戒斷癥狀。如果妳想壹天抽壹包煙,第壹周每天戒煙15支,第二周10支,第三周7支,第五周2支,第六周1支,第七周完全不抽。
如果妳有身體上的戒斷癥狀(如坐立不安、註意力不集中、容易發脾氣等。)在下樓的過程中,要準備壹些適合自己的替代方法,如口香糖、薄荷糖、戒煙糖、戒煙茶等。,或者嘴裏含著醋酸銀吸煙,這時,妳會嘗到不愉快的苦味,使妳討厭吸煙。在走下樓梯的過程中,壹定要有意識地按計劃減少吸煙人數,延長嘆氣的間隔時間,給予親朋好友的全力支持和幫助。身體上的戒斷癥狀壹般在壹兩周內消退,心理上的戒斷更難度過。很多戒斷者在心理戒斷時再次陷入困境。
戒煙要取得最終的成功,關鍵在於能否遠離香煙,成功抵禦誘惑。從不抽煙的人聞到煙味會覺得惡心甚至惡心,而戒煙的人會覺得很香,看到別人抽煙心裏會癢癢的。當吸煙者遞給他壹支煙時,他很可能會情不自禁地接過來,以至於之前的所有努力都白費了。謝絕“招待”。只有抵制誘惑,才能順利過心理戒斷關。只有徹底經過心理禁欲,才能“前途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