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頸椎病
科室:外科
季節分布:四季
總結: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宮頸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突出癥的總稱,是壹種以退行性病變為基礎的疾病。主要是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突出、韌帶增厚,壓迫頸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導致壹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
病因
1,頸椎退變
頸椎的退行性改變是頸椎病的主要病因,尤其是椎間盤的退變,是頸椎各種結構退變的首要因素,並由此演化出頸椎病的壹系列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改變。
1)椎間盤退變;
2)韌帶-椎間盤間隙的出現和血腫的形成;
3)椎體邊緣棘突形成;
4)頸椎其他部位退變;
5)椎管矢狀徑和容積減小。
2.發育性頸椎管狹窄癥
近年來,已經明確頸椎管內徑尤其是矢狀徑不僅與頸椎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而且與頸椎病的診斷、治療、手術方法的選擇和預後密切相關。有的人頸椎退變嚴重,骨贅增生明顯,但不發病。主要原因是頸椎管矢狀徑較寬,椎管內存在較大的代償間隙。但也有壹些頸椎退行性變的患者並不是很嚴重,只是癥狀出現的比較早,也比較嚴重。
3.慢性勞損
慢性勞損是指超過正常生理活動的最大或局部耐受力的各種超限活動。因為它不同於生活工作中的明顯外傷或意外事故,容易被忽視,但它與頸椎病的發生、發展、治療和預後有著直接的關系。這種菌株的產生和成因主要來自以下三種情況:
1)睡姿不好。不良的睡姿由於持續時間長,在大腦休息時不能及時調整,必然導致椎旁肌肉、韌帶和關節的失衡。
2)工作姿勢不當。大量的統計數據表明,頸椎病在壹些坐著的工人中發病率非常高,尤其是低頭的工人,包括家政工、刺繡工、上班族、打字機工、儀器裝配線上的裝配工等等。
3)不適當的體育鍛煉。正常的體育鍛煉有助於健康,但超過頸部承受能力的活動或運動,如人體以頭頸部為支撐點的倒立或翻筋鬥,會加重頸椎的負荷,尤其是在缺乏正確引導的情況下。
4.頸椎先天畸形
經常發現正常人的頸椎有各種異常表現,其中明顯的骨骼畸形約占5%。
臨床癥狀
頸椎病的臨床癥狀比較復雜。主要有頸背痛、上肢無力、手指麻木、下肢無力、行走困難、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視力模糊、心動過速、吞咽困難。頸椎病的臨床癥狀與病變部位、組織受累程度及個體差異有關。
1,神經根型頸椎病
1)有典型的根部癥狀(麻木、疼痛),範圍與頸脊神經支配的區域壹致。
2)陽性頭試驗或臂叢神經牽拉試驗。
3)影像學表現與臨床表現壹致。
4)痛點封閉無明顯效果。
5)胸廓出口綜合征、腕管綜合征、肘管綜合征、肩周炎等頸外疾病引起的疾病除外。
2.脊髓型頸椎病
1)頸髓損傷的臨床表現。
2)X線片顯示椎體後緣骨質增生、椎管狹窄。影像學證實了脊髓壓迫的存在。
3)除肌萎縮側索硬化、脊髓腫瘤疾病、脊髓損傷和多發性周圍神經炎外。
3.椎動脈型頸椎病
1)曾猝倒。伴有頸性眩暈。
2)轉頸試驗陽性。
3)X線片顯示樞椎關節節段性不穩或骨質增生。
4)交感神經癥狀常見。
5)除了眼性眩暈和耳源性眩暈。
6)除椎動脈ⅰ(進入頸椎6橫突孔前的椎動脈)和椎動脈ⅲ(離開頸椎進入顱骨前的椎動脈)受壓導致的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外。
7)術前應進行椎動脈造影或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
4.交感型頸椎病。臨床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雙手麻木、心動過速、心前區疼痛等壹系列交感神經癥狀,頸椎X線片不穩定或退變。椎動脈造影呈陰性。
5、食管壓迫型頸椎病。頸椎椎體前方鳥嘴增生壓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難(食管鋇餐檢查證實)。
6.頸椎病。頸椎病又稱局部頸椎病,是指頭、肩、頸、臂及相應壓痛點的疼痛。X線片上無明顯椎間隙狹窄等退行性改變,但可有頸椎生理曲線改變,椎體間不穩,輕度骨質增生。
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可選擇性使用鎮痛藥、鎮靜劑、維生素(如B1、B12),對緩解癥狀有壹定作用。試試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軟骨素進行支持治療。
2.運動療法。當各類頸椎病癥狀基本緩解或慢性化時,可開始進行醫療體操,促進癥狀的進壹步消除,鞏固療效。癥狀急性發作時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運動刺激。
3.牽引療法。“牽引”在過去是治療頸椎病的首選方法之壹,但近年來發現,很多頸椎病患者,尤其是長期使用“牽引”的患者,頸椎病不但沒有緩解,反而加重了。
4.按摩療法是治療頸椎病的有效方法。其治療作用是解除頸肩肌肉的緊張和痙攣,恢復頸椎的活動,解除神經根和軟組織的粘連,從而緩解癥狀。脊髓型頸椎病壹般禁止重力按摩復位,否則容易加重癥狀,甚至導致截癱。即使早期癥狀不明顯,壹般也建議手術。
5、理療。物理療法在頸椎病的治療中可以起到多種作用。壹般認為離子透入、超聲波、紫外線或間歇電流在急性期是可行的;疼痛緩解後,采用超聲波、碘離子透入、感應電或其他熱療。
6、溫熱熱敷。這種療法可以改善血液循環,解除肌肉痙攣,消除腫脹,緩解癥狀,有助於手法治療後穩定患椎。這種方法可以用熱毛巾和熱水袋局部敷用,但不適用於急性期疼痛癥狀較重的患者用溫熱敷治療。
7.手術治療。嚴重的神經根或脊髓壓迫,必要時可手術治療。
如何對待自己
1,註意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定期做保養練習:
壹次長時間伏案工作是不可取的。如果繼續低著頭工作超過2小時,將難以在短時間內有效恢復和緩解頸椎椎間隙內的高壓,加重和加速頸椎的退變。適當的保養運動可以使頸椎病得到壹定程度的恢復和緩解。比如:坐起、不動、單頭運動,分別做低頭、擡頭、左轉、右轉、前伸、後縮;順時針和逆時針盤旋動作。每次堅持5分鐘,動作要輕柔柔和。
2.避免參加重體力勞動;
提重物時,要註意保護脖子,防止受傷。上肢應避免提重物。上肢提起重物時,力量可通過懸吊上肢的肌肉傳遞到頸椎,使頸椎受到牽拉,頸椎之間的相互壓力增大。頸椎病患者參加重體力勞動後,癥狀可能會加重。
3、註意日常飲食:
少喝酒,多吃新鮮蔬菜:如豆芽、海帶、木耳、大蒜、芹菜、紅薯、冬瓜、綠豆。飲食清淡,避免油膩和過鹹的食物,以易消化的食物為極佳選擇,但也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吃滋養骨髓的食物。中醫認為,核桃、山茱萸、生地、黑芝麻、牛骨有補腎生髓的作用。這些材料可以添加到日常飲食中,增強骨骼和肌肉,延緩腎臟和脊柱的轉化。
4、選擇頸椎保健枕:
只有有壹個好枕頭,妳才能有壹個健康的睡眠和強壯的身體。壹般來說,枕頭的高度為10-12cm,寬度為50-60cm。將手用力按在頸椎保健枕的枕面上,迅速放開。標準枕頭的回彈時間為5-8s,回彈時間過長或過短都不好。這樣,無論我們側睡還是仰睡,我們的頸椎都能緊緊貼在頸椎上,保護頸椎不被懸空。
5、中藥熱敷的使用:
炒壹點茴香和半斤鹽,放在布袋裏,放在頸後30分鐘。每天1次。可以改善頸部和背部的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痙攣。
6.適當的頸椎牽引:
頸椎牽引是緩解頸椎病癥狀的主要方法。因為有效的牽引可以解除對神經、血管、脊髓的壓迫,快速緩解頸椎病的癥狀。具體來說,頸椎牽引主要是解除頸部肌肉痙攣,緩解疼痛癥狀,擴大椎間隙和椎間孔,幫助復位突出的髓核和纖維環,解除和減輕神經根的壓迫和刺激,促進神經根水腫的吸收,解除椎動脈的壓迫,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解除局部充血和腫脹,松弛粘連關節囊,改善和恢復鉤突關節,調整小關節脫位和滑脫,調整和恢復受損關節。
7、針灸、拔罐等理療方法:
采用中醫治療,掌握和控制頸椎的精確穴位並進行相應的理療方法。
並發癥
1,吞咽困難。吞咽時,食道有梗阻感和異物感。少數人出現惡心、嘔吐、聲音嘶啞、幹咳、胸悶等癥狀。這是由於頸椎前部直接壓迫食管後壁,也可能是由於骨刺快速形成刺激食管周圍軟組織所致。
2.視覺障礙。表現為視力下降、眼睛腫痛、怕光、流淚、瞳孔大小不壹,甚至視力下降、視力急劇下降。有些病人也可能失明。這與頸椎病引起的自主神經紊亂和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枕部視覺中樞缺血性損害有關。
3.頸心綜合征。表現為心前區疼痛、胸悶、心律失常(如早搏等。)和心電圖ST段改變,容易誤診為冠心病。這是頸椎骨刺對頸椎背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所致。
4.高血壓頸椎病。可引起血壓升高或下降,尤其是血壓升高,稱為“頸部高血壓”。因為頸椎病和高血壓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兩者往往並存。
5、胸痛。表現為頑固性單側胸大肌和乳房疼痛,起病緩慢,檢查時胸大肌有壓痛。這與頸椎骨刺壓迫頸6和頸7的神經根有關。
6、下肢癱瘓。早期表現為下肢麻木、疼痛、跛行。有些患者走路時感覺像踩在棉花上,有些患者可能伴有排便和排尿障礙,如尿頻、尿急、排尿困難或尿失禁。這是因為椎體外側束受到頸椎骨刺的刺激或壓迫,導致下肢運動和感覺障礙。
7.倒下。經常在站立或者行走的時候,突然轉頭,失去支撐。我倒地後能很快醒來,沒有任何意識障礙或後遺癥。此類患者可伴有頭暈、惡心、嘔吐、出汗等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癥狀。這是由於頸椎增生性改變引起的椎動脈壓迫,導致基底動脈供血障礙,出現短暫的腦供血不足。
飲食方面
日常護理
長期伏案工作者要定期改變頭部姿勢,按時鍛煉頸部和肩部肌肉。註意糾正頭、頸、肩、背的姿勢,不要聳肩,說話、看書時要正面看。保持脊柱直立。
飲食調節
宜多吃高蛋白、高鈣的食物,如魚、雞、鴨、奶、豆制品、蝦等,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
其他註釋
由於頸椎病病程長,病情常反復,發作時癥狀可能較重,影響日常生活和休息。所以要消除緊張和恐懼,防止消極心態,放棄積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