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豬皮。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回購帶皮豬肉時,喜歡把皮割下來丟棄。眾所周知,豬皮是個寶,常吃有益健康。
中醫認為豬皮味甘,性涼,有滋陰補虛、清熱利咽的作用。近年來,科學家發現經常食用豬皮或豬蹄具有抗衰老和抗癌作用。因為豬皮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可以減緩身體的細胞衰老。尤其是陰虛內熱、咽喉腫痛、低燒的患者。
在家吃豬皮的方法如下:
豬皮凝膠凍豬皮1000g,去毛,洗凈,切成小塊,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小火煨至皮熟爛,汁粘稠時,加入黃酒、醬油、鹽、蔥、姜等調料,再加熱拌勻。冷卻後凝固成果凍,可隨餐食用,也可隨意當零食。
豬皮紅棗湯500克去毛,洗凈,切成小塊,洗凈的幹紅棗100克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小火慢燉,也可加入適量冰糖。隨意食用或隨餐食用。本方除了壹般的滋補作用外,還可以治療血小板減少引起的各種出血性疾病。
炸豬皮湯1000克豬皮幹。先用堿洗去上面的油漬,用溫水讓它長透,然後用小火燉至五成熟,取出,濾掉水分,切成小條。在溫熱的油中炸至金黃酥脆,然後儲存備用。食用時,取雞湯或精豬肉湯,燉炒皮,加筍片、黃瓜片、黃酒、鹽、味精等。進餐時吃。
■豬皮
性味:甘、鹹、微寒、無毒。
歸經:入胃。
功效:滋潤肌膚,促進發育,止血,抗衰老,防癌。
主治:鼻衄、衄血、大便出血、痔瘡出血、貧血、紫癜、月經過多、崩漏。
說明:豬皮營養豐富,含蛋白質1.5倍,碳水化合物4倍,脂肪79%,與瘦豬肉相差無幾。據悉,豬皮還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具有促進生長發育、延緩人體衰老、抗癌等功效。
處方參考和藥膳:
1,豬皮適量,紅棗10-15枚,同煮共糊,用於治療血友病、鼻衄、鼻衄、紫癜等癥。
2、豬皮適量,加水少許黃酒,小火煨成糊狀,用紅糖調服,治療失血性貧血、痔血、便血、婦女崩漏出血。
3、豬皮、香蔥各100g,壹起搗碎,少許鹽,蒸熟壹次性吃完,連服三天。適用於疲勞耳聾。
4、豬皮1000克,加水用小火煮沸,加入黃酒250毫升、紅糖250克,拌勻煮沸,放入盆中,冷藏成果凍,切片食用。具有滋陰養血、止血潤膚的功效,經常食用可用於治療貧血、消瘦、月經過多、崩漏及各種出血性疾病。
■豬皮
【俗名】豬皮。
【性無知】爽,甜。
【功效】清虛熱,潤膚,補血,止血。
【食用】適用於陰虛心煩、咽喉痛、食欲不佳者;適用於血燥、月經不調的女性;也適用於出血的血友病患者。
《本草綱目》:治少陰,下息,咽喉腫痛。長沙藥解:豬皮。緩解咽喉腫痛,清心潤肺消除煩悶。豬皮長於清肺,清肺氣降,浮火歸根,故咽痛煩自平。
【忌食】外感咽痛、虛寒受益者不宜食用。
《生活情趣飲食譜》:豬皮性味甘涼,清虛熱,治腹瀉、心煩、咽喉腫痛。如果沒有心煩咽喉痛,又冷又滑,就不適合。
註:豬皮是壹種常見的食物,但作為壹種藥物,早有記載。東漢張仲景《傷寒論》中的豬皮湯,就是以豬皮為原料的。豬皮湯,用於治療少陰病引起的腹瀉、咽喉腫痛、胸悶心煩:豬皮1斤,以壹桶水,取五升,去渣,加白蜜壹升,將白粉調勻,使之清香和諧。喝六份熱的。到了現代還被用於治療疾病,如《食中藥方便方》中介紹:失血性貧血、痔血、便血、婦女虛脫出血:豬皮60-90g,水少許,黃酒適量,文火久煮至成漿狀,拌紅糖。書中還推薦:血友病、鼻衄、鼻衄、紫癜:豬皮1片,紅棗10-15片,均煮成漿,每日1劑。馬的《食療》也說:治耳鳴耳聾:豬皮95克,韭菜95克壹起切碎,微鹽蒸熟,壹次食用,連服3天。對疲勞或上火引起的耳鳴耳聾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