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發熱:多是由於小兒氣虛,穴位不穩,外防禦功能低下,寒熱不能自行調節,易受風寒、風熱等邪氣侵襲。風熱襲表,常導致肺防失效,針邪熱郁,形滿;風寒束表,衛陽抑郁,寒化熱,郁蒸有形,均可引起發熱。
內傷發熱:外感邪氣不可解,風寒內化為熱,或溫熱邪氣直接分入內熱,邪熱滿散於表,導致氣中實熱。
2小兒發熱推拿常用手法開天門100次。位置:眉毛中間到前發際線在壹條直線上。
手法:推,拇指指腹,在穴位處直線推。兩拇指自下而上交替按壓,按壓50-100次。
推坎宮100次位置:從眉間到眉間呈壹條直線。
手法:推,用拇指側或指腹,在穴位上直線推。大拇指從眉心向眉梢推50-100次。
100次太陽運的位置:眉梢與眼角延長線的交點,眉後凹陷處。
操縱:運輸方法。將拇指或中指放在某壹點上,以弧形或環形推壓。用中指頂太陽。50-100次。
按摩要點:運法宜輕不宜重,宜緩不宜急,靠摩擦在體表周圍推動,不帶動深層肌肉組織。頻率壹般為每分鐘80-120次,運送時要稍微向耳廓方向用力。
耳後高骨摩擦50次的位置:耳後進入發際線高骨下凹陷處。
手法:揉捏法:手指腹部,固定在某壹部位或穴位,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揉搓30-50次。
按摩要領:操作時用力要輕柔均勻,手指不要離開接觸的皮膚。皮下組織要隨著手指的摩擦滑動,頻率每分鐘200-300次。
青天河300次的位置:前臂內側中心,從手腕到手肘是壹條直線。
手法:推,食指、中指指向腹部,在穴位上直線推;推300-500次。
按摩要領:用力要均勻柔和,推動要有節奏,頻率每分鐘200-300次。推的方向壹定是從手腕到手肘,不允許反推。
3外感發熱推拿手法外感風熱的主要癥狀是發熱出汗、流涕、打噴嚏、咽部紅腫或紅腫、口唇紅、舌紅、苔薄黃、脈浮、手印青。
治療原則:疏風清熱,宣肺解表。
按摩處方:推坎宮,推天門,柔耳後骨,捏風池,清肺經,清天河水,逆風運陽,推六腑,捏揉少商,取合谷。
按摩原理:推按穴位,逆太陽而動,推天門、耳後高骨祛風解表,疏通肺經,拉回六腑,宣肺清熱;捏捏小商人,拿糧清門清嗓子。
外感風寒的主要癥狀是發熱不出汗,鼻塞鼻清,畏寒怕冷,唇紅舌淡,苔薄白,脈緊,指紋青。
治療原則:祛風散寒,宣肺解表。
按摩藥方:推天門,分推坎宮,逆風運陽,放馬蜂進洞,捏風池,瀉肺經,上推三關,搓二門,有壹窩風。
按摩原理:推天門,分推康宮,逆風運陽,捏風池,祛風解表;推三關,搓二門壹窩風發汗散寒;瀉肺經,馬蜂入穴,用於宣肺疏竅。
4內傷、發熱、推拿手法:熱盛、口幹多飲、惡寒、易怒、失眠、面唇紅、便秘黃、舌苔黃燥、脈沈、指紋紫滯。
治療原則:清氣瀉熱,滋陰安神。
按摩處方:清心火、肝木、板門、天河水、大腸、退五臟、搓內功、跨天河拍馬、搓小天心、清天柱骨、搓湧泉。
按摩原理:清心瀉火,疏肝解郁,通腑瀉肺積熱;清天清河,清天竺之骨,以清氣分熱;拍馬過天河,清門滋陰生津;清腸揉春誘熱降,釜底抽薪;揉小天心,破陰陽,安神定誌。
食積熱的主要癥狀:黃昏發熱,或極熱,手足發熱,夜間睡眠不安,哭鬧,腹脹,拒按,少食或不食,口酸,上吐下瀉,食物殘渣,舌質紅,苔黃厚,脈滑,指紋紫。
治療原則:消積,清熱。
按摩方子:清門、大腸、小腸、天河、趕水下明月、退五臟、補脾土、推四橫、運八卦於內、揉小天心、破陰陽、推下七結、揉舒天、取足三裏。
按摩原理:清門,補脾,揉舒天,取足三裏,以健脾胃,促運化,推四橫,運八卦於內,以散氣,調升降,消郁結;清天清河,捉水底明月,退五臟以清積熱;清小腸、大腸,下推七段,通腑、利尿、瀉熱;揉小天心,破陰陽,安神定誌。
陰虛發熱的主要癥狀:午後和夜間潮熱,手足發熱,臉頰發紅,口唇幹燥,煩躁多噪,脈細,指紋紫。
治療原則:滋陰清熱。
按摩方子:補腎水,脾土,揉腎頂,內倦,小天心,清胃經,心火,河水,小腸,退六腑,水下捉明月,跨天河拍馬,破陰陽,揉泉。
按摩原理:補腎水、脾土、清胃經、搓內勞、腎頂、拍馬過天河滋陰補液;清天清水,退六腑,捉水底明月,清熱降火;清小腸,揉春引熱降,火歸元;清心經,揉小天心,破陰陽,清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