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怎麽去濕氣?清熱燥濕的方子有哪些?

怎麽去濕氣?清熱燥濕的方子有哪些?

怎麽去火氣?身體濕氣重容易導致壹些疾病。可以選擇壹些食療方法調理,效果不錯。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具有祛濕功能的食譜,滋陰潤燥,對調理體質有好處。讓我們來看看這些食物。

紅棗炒木耳

材料:紅棗15枚,銀耳15g,黑木耳15g,鹽,香油,蔥,姜,清水100ml。

練習:

1.木耳洗凈浸泡後切成條狀備用;

2.大棗洗凈(剖開)備用;

3.油鍋爆香生姜後,放入準備好的黑木耳翻炒幾下,再放入洗凈的大棗,蓋鍋隔水燉5分鐘,然後快速翻炒,收湯後加入調料。

服用方法:作為主菜隨餐,每周數次。

避免:腹瀉患者慎用。

說明:大棗富含多種維生素,可以說是維生素的寶庫。黑木耳味甘,具有清肺熱、養胃養肝陰、滋腎潤燥的功效。黑木耳含有壹種膠質成分和豐富的鈣,能增加人體免疫力。大棗能起到補氣的作用。與銀耳同食,能清肺熱,益陰養胃,還能清熱燥濕。

夷陵小米粥

材料:薏苡仁60g,小米150g,土茯苓20g。

做法:將上述材料洗凈,用紗布包裹土茯苓,煮成粥。

服用方法:取出土茯苓,分幾次喝粥1周。

忌:服用時忌茶。

說明:土茯苓味甘、淡、無毒。入肝經、胃經,可利濕解毒,健脾胃,益筋骨,消炎清熱。小米甘平;薏苡仁味甘,微寒。全方具有清熱燥濕、健脾和胃的功能,對肝解毒不暢、濕疹、皮膚病、痙攣性骨痛、惡性潰瘍、腫脹等癥狀有防治作用。土茯苓和小米壹起吃,可以緩解煩躁,去除濕氣,對緩解煩躁情緒有好處,還可以起到解毒的作用。

如何清熱燥濕?有沒有學到壹些祛濕的食療方法?方法簡單。這些食療方法可以起到保健作用,對提高體質有好處,還可以促進食欲。以上兩個方子都有清熱燥濕的功效。趕緊試試吧。

  • 上一篇:有沒有專家從中醫理論角度分析壹下痔瘡的成因?
  • 下一篇:威士忌怎麽喝?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