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民俗活動也洋溢著吉祥的氣氛。男女訂婚後,由男方確定婚期,洛陽話叫“看好”;男方送彩禮到女方家,征得女方同意,俗稱“送好兒子”。按照洛寧縣的民俗,女方接受男方送的“好兒”,放壹塊發酵的面團作為回報,希望未來的女婿“發財”,即升官發財。當妳遇到古樹、巨石、小橋、水井等。在去結婚典禮的路上,妳應該用紅氈蓋住它們,並貼上紅紙,以示幸運。進入洞房後,新娘要喝面湯,裏面有棗、花生、棉籽,寓意“早生貴子”。新娘喝湯的時候,姑娘喃喃道:“喝個疙瘩,生個胖娃娃。吃個大紅棗,生個白胖子。吃壹顆棉籽生雙胞胎。我叫妳喝,妳不喝,我就潑床下。”看完,把湯碗扣在床下。
新房鋪床也是有講究的。讓夫妻和睦的小姑子生孩子當然是吉祥的。不過洛寧縣的習俗有些特殊。壹般都是老人鋪床,就像當地人說的“老人鋪床,兒孫滿堂。”老人不僅要鋪床,還要撒核桃、棉籽、棗、花生。這些都很精致,其中棗和棉籽象征著妳兒子的早生貴子,而花生象征著不僅生了男孩,還生了女孩,兩個孩子都很完美。
當然,所有這些吉祥文化都帶有強烈的主觀性,但它們的美好願望在歷史進程中形成了壹套固定的表達方式,並逐漸被中國人所接受、繼承和發展,演變為中國的民俗,成為中國文化中輝煌的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