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忠、忠、恕。“忠”是中國傳統文化倡導的優秀品德。說到“忠”,人們往往會想到“愚忠”,這其實是壹種誤解。在孔子看來,不僅是對君主忠誠的問題,還有對普通人和所有人忠誠的問題。在孔子的時代,“君”並不稀奇,到處都有大大小小的“君”。其實孔子非常反對愚忠,只有對了才能忠。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忠”是指君主和人民:“思利民,忠也。”所謂忠,就是從內心求善,從外表盡本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精忠報國、舍生取義的優良傳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歷代有誌之士的共同心願。忠於事業,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是中華民族最高最神聖的價值追求。
“孝”:孝、孝、孝。中華民族崇尚祖業觀念。主要是對父母、長輩“孝順”,強調有序。孔子開創私學,在教學中把“孝”放在第壹位,認為“孝”是道德的基礎。“孝為德之本”,“孝居諸德之首”。人們往往將“孝”與“報效祖國”聯系在壹起,認為“忠孝不可兼得”,甚至貶低“孝”。這是壹個誤解。其實“孝順父母”和“報效祖國”都是光榮的。兩者可以也應該統壹起來。忠孝可以兼得。有壹些個體受條件限制,不能統壹,但也不能壹概而論。我們要盡量做到兩者壹致,才能盡到“報效祖國”的忠誠和“孝敬父母”的孝心。這是中華民族亙古不變的傳統美德。
上一篇:口腔疾病小知識(口腔知識小常識有哪些)下一篇:怎樣才能讓皮膚變得白皙細膩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