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美食小吃概述
13味龍蝦
13甜龍蝦是盱眙的特色菜。由洪澤湖天然養殖的龍蝦,用13種中草藥精心烹制而成。其色深紅,肉嫩,蝦黃鮮美,麻醉濃,麻辣感獨特,壹絕。目前,13甜龍蝦已進入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的千家萬戶,享有較高聲譽。盱眙縣在打造大旅遊的過程中,將13只甜龍蝦作為特色餐飲產業精心培育,在縣城和馬壩規劃建設了“盱眙龍蝦城”。?
軟袋長魚(嫦娥善舞)
"軟殼長魚的骨頭很新鮮."軟皮長魚是長魚桌上的第壹道菜。它是用嫩活鰻魚(俗名盆盆青)、其背肉,在油鍋中用猛火烹制而成。該菜色澤深,清純嫩爽,香氣濃郁,味道鮮美。裏面裝著壹個玉盤,像壹輪滿月。鱔脊細長婀娜,恰似嫦娥舒光袖,故又稱嫦娥善舞。2002年被國家國內貿易局評為中國名菜。
平橋豆腐(西施豆腐)
“比脆皮牛肉還軟會使老牙,比蜂蜜還甜能潤腸”。平橋豆腐因滁州平橋鎮而得名。相傳乾隆七年(1742),乾隆皇帝下江南路,在古鎮平橋歇息。品嘗了平橋的豆腐後,他驚嘆於它的美味,並被評為“世界上最好的食物”。它是用平橋產的鹵水做的豆腐,精細地切成如玉般的碎片,用煮熟的肉丁、雞絲、蝦皮、雞湯精心燉成。味美、辣、嫩、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酸、鈣、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是補腦益智、美容健身的佳品。平橋豆腐像果凍壹樣光滑,雞絲像紗布壹樣柔軟,因此也被稱為“西施豆腐”。
朱樵甲魚(老鱉獻生日)
甲魚,又名團魚、袁宇和中華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味道鮮美,有雞、牛、羊、豬、魚三種口味。周圍的裙裾嫩滑,可與海參媲美,是盛宴之寶。滁州產甲魚,清燉甲魚是傳統名菜,朱樵清燉甲魚是以大甲魚、海參、魷魚、冬筍等原料精心加工而成。以味道鮮爽,香氣四溢,肉質鮮嫩,風格獨特而著稱。用龜形的碗盛燉甲魚,吃後能調理身體,安神,排除體內濕氣,防止四肢浮腫。所以也叫“老龜祭壽”。?
槐角(炒飯餛飩)
槐角是壹種具有滁州特色的風味小吃。餡料精選豬前後腿瘦肉,去脂去筋,刀背打成肉泥。加入蔥,姜汁,香油,白醬油,竹筍和其他配料攪拌成肉醬。其皮薄如紙,餡細無汙漬。用開水煮熟後,放入浸過炒飯的骨湯碗中,澆上香油,撒上胡椒粉和小蔥。淮水餃,入口順滑,好吃到讓人垂涎三尺。過去滁州人有早餐吃淮水餃,晚上洗澡的習慣,意思是“早上包水,晚上包水”。
天下第壹鮮——文樓蟹黃湯包
傳統滁州名吃蟹黃湯。滁州何俠古鎮文樓,歷來是文人騷客的聚集地。湯圓是文樓名廚將湯圓改成了調水湯圓。它的外皮鮮亮明澈,餡料由蟹黃、老母雞湯、雞丁、五花肉、蝦仁等20種原料制成,鮮美油膩。以晶瑩剔透、柔和異常、空氣清新而聞名海內外。它富含蛋白質、鈣、磷、碘、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具有滋補肝腎、生血、促進肝細胞生長的功效。據說道光南巡時,吃完後非常高興,誇口說:“真是天下第壹鮮!”甚至有詩稱贊:“桂花香菊黃,文樓湯包爭人。皮薄的蟹黃餡很好吃,壹入口喉嚨就涼涼的。”1997年,文樓包子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華名小吃”稱號。?
玻璃羊肉(貴妃羊肉)
選用勃利鎮優質羊肉,配以山藥、生姜、蔥蒜、花椒、辣椒、醬油、料酒等特殊配料。味道鮮美,風味獨特,不油膩,春夏食用可健胃補腎,滋陰壯陽;秋冬進補,能強筋活血,驅寒溫。是老少皆宜、四季皆宜的美味食品和保健食品。清帝下江南時曾吃過,因羊與羊同音,故別號“貴妃羊肉”。
文樓張丹
創辦於淮安滁州百年老店文樓。它是由草雞蛋、豬脂肪、面包粉、雞湯等原料制成的。清同治八年(公元1870),這家店的老板陳繼承了祖上的養蛋經驗,發明了文樓養蛋。此菜色澤金黃,油而不結殼,肉質蓬松,鮮嫩,油而不膩,營養豐富,富含優質蛋白質、脂肪、碳和水的化合物以及鈣、磷、鐵和維生素,具有強身健體、健腦益智、增強記憶力的功效。1999,被省貿易廳、省烹飪協會授予“江蘇名菜”稱號。
淮安茶館(金線纏臂)
它是滁州著名的特產之壹。其制作始於唐代,成名於清代。它是由面粉、香油、精鹽等原料制成的。1930年國際巴拿馬運動會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銀獎,為最佳產品。《本草綱目》記載有通便、潤腸、溫中益氣的功效。據測試,孕婦臨產前飲茶,有舒筋活血、松骨促生的奇妙作用,產後飲茶可強身健體,有助健康。因其質地酥脆、色澤淡黃、味道清香、造型美觀而深受青睞。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寫過壹首詩:“手搓成玉,玉油煎成淡黃深。夜裏睡在泉裏也不要緊,玉人抱金壓身。”
蝦燜蒲菜(紅玉私房)
“我覺得蒲菜很嫩,整盤菜都是鯉魚的新鮮回憶。”莆菜是滁州特有的水生蔬菜。出淤泥而不染,嫩香,潔白無瑕。詩中說“多嫩啊,淮筍和蒲”。據縣誌記載,南宋時,韓世忠、梁宏宇在鎮守滁州抗金時,發現蒲根可食,味香,故又稱“抗金菜”。蝦烤普菜是由當地優質普菜、蝦、豬油、高湯等原料精心加工而成。蝦仁鮮紅似將軍,蒲菜潔白如軟玉,整齊地排列在壹個長盤裏,就像私底下的玉女,美眸流轉,所以又叫“紅玉私”。其味道鮮美爽口,香滑爽口。2002年被國家國內貿易局評為中國名菜。
油端
淮安美食值得壹嘗,淮安有很多有名的好吃的小吃。比如油端是王瑩鎮(今淮陰區)街上的壹種風味小吃,除了夏天,從早到晚街站內外隨處可見。做這壹行的大多都是衣冠楚楚的大姑娘小老婆。早上,他們在大街小巷放壹個燒煤球的爐子和壹個帶耳尖的鍋。油燒開時,他們用自制的長竹筷夾壹團拌有香菜、蔥花、植物油、味精等佐料的蘿蔔絲,用篩子篩成橢圓形的小端,攤平,再放入面粉、豆粉、雞蛋混合成的稀糊狀;提起並松開沸騰的油鍋,分鐘後取出;左手輕輕壹抖,壹股鮮黃色橢圓形的“油尾”湧了出來。年輕人上下班路上路過這裏,都會情不自禁地跳下車,從錢包裏掏出2毛錢買壹個,用白紙包好,邊走邊吃。那真是壹種獨特的享受。
老侯野鴨
綠頭鴨小而瘦,脂肪少,富含銅、鐵、鋅等微量元素,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且均衡。本品由純種綠頭鴨制成,脂肪少,瘦肉率高達99%。富含銅、鐵、鋅等微量元素。用老侯傳下來的秘方,經現代高科技精心制作,形成了老侯野鴨的獨特風格,嫩、香、爽。本品不含任何防腐劑和色素,色、香、味俱佳,回味無窮。送禮物更體面,更有新意。?
高槽束縛蹄
高溝蹄色澤紅艷,肥而不膩,鹹中帶甜,軟糯可口。高溝纏蹄是清代名師鄭國文在高溝鎮所創。已有100多年歷史,是漣水縣久負盛名的特產。
秦宮肉圓
秦宮肉丸已經做了幾千年了。特點是滑嫩有彈性,湯色白,味道鮮美。當地有壹首民歌這樣贊美:“秦宮的丸子堆得滿墻都是,但拿起來還是又圓又亮;我倒在地上跳了幾下,嘴裏又嫩又香。“秦宮肉丸選材考究,制作精細,食材多樣。首先要選擇主要原料:豬後腿瘦肉。制作時,用冷水洗凈,切成小塊,然後用刀背或鐵棒打成糊狀。拍打時,用力要適當、均勻,壹氣呵成。再配以適量肥肉、粗精鹽、雞汁、雞蛋清、堿粉、純豆粉、姜蔥等調料,攪拌均勻,發酵4-5小時後烹飪、泡湯或油炸,均可,味道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