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還可以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對孩子來說是非常有益的食物,但是家長對魚的態度可謂是又怕又愛。
我們家大寶小時候,我們是初為人父母。由於我們缺乏經驗,我們總是擔心我們的孩子會被魚刺纏住。我丈夫和我嚴格禁止我們的孩子吃魚。
但是我婆婆很喜歡吃魚,壹直勸我們多給孩子吃魚。有時候婆婆壹個人帶寶寶,就給孩子餵魚。
記得有壹次,寶寶晚上吵,我白天沒精神。婆婆為了讓我睡個好覺,帶著孩子去陽臺玩。
中午魚湯煮好了,婆婆會給孩子吃魚,喝魚湯。
婆婆壹直很細心,覺得已經把魚刺挑幹凈了才給孩子吃。但是,孩子突然翻白眼,嘔吐,甚至用手往嘴裏挖東西。
這嚇壞了我婆婆。她不知所措,不敢叫醒我,只好給孩子找土方?喝醋?盡量用醋把魚刺軟化吸收。
但是孩子的癥狀還是沒有緩解,婆婆不得不叫醒我。我們立即把孩子送到了醫院。
醫生提醒我們:被魚刺夾住,用這些土方太危險了,甚至比魚刺還致命!?
站在壹旁的婆婆已經嚇得臉色發白,我們實在不忍心再責怪老人了。
耐心的醫生向我們詳細解釋了幾種運土魚骨的缺點:
★喝醋
醋是酸性的。老人認為喝醋可以軟化魚骨,借助液體的流動將魚骨帶入消化系統。這是用了很多年的民間土。
但是要知道,過量喝醋對胃是有刺激性的。壹旦液體攜帶魚刺到其他部位,可能會給後續醫生帶來更多的困難。
★吞飯
很多家庭都有這種經歷,被魚刺卡在喉嚨裏後,試圖吞咽米飯來緩解。我試著用米飯把魚刺帶進消化道,以為可以化險為夷。
但是在吞咽的過程中,可能會讓魚刺越來越深。如果碰到硬硬的魚刺,可能會劃傷食道,甚至刺破血管,非常危險。
★拍背催吐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被魚刺卡住就很困惑。他們拍拍孩子的背,甚至把手放在孩子的喉嚨裏,希望誘導孩子吐出魚刺。
不過醫生提醒,這種方式會讓孩子的情緒更加緊張。隨著肌肉的收縮,可能會導致魚刺卡得更深。
據武漢某醫院胸外科主任介紹,壹個12歲的孩子吃飯時被魚刺卡住。在父母的幫助下,孩子嘗試了各種偏方,包括吞饅頭、喝醋、摳喉嚨催吐等。當時孩子的癥狀好像減輕了。
然而,在隨後的幾天裏,孩子吞咽時總是感到疼痛。家長誤以為孩子被魚刺刺傷後需要時間恢復,沒有放在心上。直到孩子稱好為止?感受內心的痛苦?這才引起父母的重視。
醫生在內窺鏡下觀察到,孩子的魚刺已經刺入了食道中間靠近心臟的部分。如果不把魚刺再取出來,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那麽孩子被魚刺卡住喉嚨後,家長該怎麽辦呢?
1.讓孩子們冷靜下來。
俗話說:?孩子是最後壹個出軌的?意思是孩子只要不舒服,就不能像大人壹樣忍受或者保持冷靜。
尤其是壹些年齡較小的孩子,會哭鬧來發泄自己的不適。
但孩子強烈的情緒往往會使肌肉不斷收縮,可能會使魚刺陷得更深,給治療帶來更大的困難,所以家長壹定要想辦法安撫孩子的情緒。
告訴孩子們這沒什麽大不了的。有父母在身邊,醫生會馬上幫我們處理。
兒童可能會無意識地重復吞咽動作。孩子壹定要提醒他們不要用力吞咽,以免魚刺越陷越深。父母需要幫助他們的孩子保持冷靜。
2.配合醫生取出魚刺
壹般來說,醫生需要在內窺鏡下定位魚刺,然後取出魚刺。會提前給孩子打少量麻藥。
家長需要做的是在內鏡檢查時保持孩子身體穩定,用醫療工具固定孩子的舌頭,防止舌頭擋住視線,以便找出魚刺的準確位置,盡快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