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樣壹種奇怪的現象,就是我們並不覺得自己的身體有什麽問題,但是嘴裏卻有壹股異味。中醫理論認為,舌主味覺,心、氣與舌相通。嘴裏有異味是某種疾病的先兆,要提高警惕,及時用食療調理。
苦味
常與膽汁代謝異常有關。通常反映體內肝膽熱郁或痰熱失調。
在飲食上,宜忌辛辣、油炸、燒烤等燥熱之品,多食涼性湯,如枸杞葉雞蛋湯、菊花薏米瓜糖漿、鮮竹筍、瘦肉等。
甜嘴
消化系統功能障礙可引起各種消化酶的異常分泌,特別是唾液中澱粉酶含量的增加,刺激舌頭上的味蕾,使之有甜味。中醫認為脾性熱,味甘。
甜味反映脾熱,與實熱不同。實熱的人口渴,喜歡喝水,所以會尿黃。虛熱導致食欲下降和疲勞。
在飲食上,真正燥熱者應忌食辛辣之品,可吃清熱瀉火之物,如豆腐白菜湯、葛粉燉鰣魚湯、野莧菜湯等。虛熱者可吃蓮子糖水、蓮子燉鴨、黨參燉生魚等。
口腔酸
中醫認為,口酸是“脾胃虛弱”或肝經偏熱。肝經火熱時,口中同時酸苦,胸肋脹痛,急躁易怒,頭痛頭暈,小便黃,大便幹燥,脈滑。
在飲食上,肝經發熱的人不宜吃辛辣、油炸等燥熱之品,而應吃涼性之品,如生魚片枸杞湯、洋甘菊粳米粥、海帶子明湯等。脾虛體虛者宜吃健脾暖胃之品,如黨參杞子胡愛山燉烏雞、花椒燉五花肉、鯽魚糯米粥等。
苦澀的嘴
中醫認為,鹹味是腎,口鹹是腎液極好所致。過度勞累、衰老和慢性疾病都會導致腎虛。
在飲食上,腎陰虛的人不宜吃辛辣、熱性、補陽的東西,應吃滋陰補腎的產品,如枸杞燉魚、海參糯米粥、枸杞燉野鴨等。腎陽虛的人不宜吃生冷傷腎之品,而應吃溫腎壯陽之物,如鹿角膠姜米粥、枸杞栗子燉羊肉、附子燉狗肉、鹿茸片燉瘦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