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氏菌分為六種:牛、羊、豬、沙林鼠、羊、犬布魯氏菌。前三種主要分布於中國。布魯氏菌是壹種短小的桿狀或棒狀細菌,不產芽孢,革蘭氏陰性布魯氏菌對熱敏感,70℃10分鐘即可死亡。陽光直射致死1小時;在腐敗材料中迅速失去活力;常用的消毒劑可以很快殺死它。
流行特征
自然病例主要見於牛、山羊、綿羊和豬。雌性動物比雄性動物更易感染,成年動物比幼小動物更易感染。患病動物是該病的主要傳染源。這種細菌存在於流產的胎兒、胎盤、羊水、流產雌性動物的陰道分泌物和雄性動物的精液中,主要通過流產、哺乳或交配時接觸分泌物而傳播。這種疾病是地方病。新的疫區往往造成大量懷孕奶牛流產;老疫區流產減少,但關節炎、子宮內膜炎、胎盤滯留、反復不孕、睪丸炎逐漸增多。
臨床癥狀本病潛伏期為L個月至65,438+0年。病牛多為隱性感染,臨床癥狀不明顯。有些奶牛患有關節炎、滑囊炎、淋巴結炎,關節腫痛,跛行或躺臥,膝關節和腕關節經常受損。奶牛懷孕5 ~ 8個月後出現流產,胎兒多為死胎或弱胎。流產後胎膜常留,伴有子宮內膜炎,甚至子宮積膿,導致不孕,有的還有乳腺炎。公牛因為睪丸腫大,壹碰就疼。
診法
除了布魯氏菌病,沙門氏菌、滴蟲、弧菌感染也會導致流產。正常情況下,當大部分牛群出現流產,並出現與本章所述相同的臨床癥狀時,就可以做出初步診斷。確診後,必須進行壹系列全面的實驗室診斷。
布魯氏菌病實驗室通常采用血清學試驗來確診。初篩試驗壹般采用動物布魯氏菌病虎紅平板凝集試驗。動物布魯氏菌病試管凝集試驗為正式試驗。虎紅平板凝集試驗主要是將受檢奶牛的血清與虎紅平板抗原混合,反應後根據凝集程度判斷結果。如果出現凝集,可以判斷為布魯氏菌病陽性。如果是陽性,要通過試管凝集試驗進壹步確診。
治療方案
1.流產後子宮內膜炎或胎盤殘留的患病動物,剝皮後用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子宮。每天1次,連續3天,第二天再洗1次,直到沒有白帶為止。
2、用青黴素、鏈黴素等抗生素或磺胺嘧啶鈉、硫-5-甲氧嘧啶等藥物,肌肉註射治療。
預防措施
1,建立健康群。壹年兩次用凝集反應和過敏反應隔離後,結果陰性者列為健康組。
2.分娩後應立即將小牛與病牛分開。但是奶牛在隔離站可以餵5天左右的初乳。5 ~ 9個月大的時候會被檢疫1次。當兩次檢測均為陰性時,將對其註射布魯氏菌19疫苗,並歸類為健康組。
3.在加強飼養管理和牛舍定期消毒後,約50%的病牛可在2 ~ 3年內治愈。康復標準是兩次隔離後都是陰性。隔離消毒後並入健康組。
4、該病為人畜共患病,做好公共衛生,工作人員必須用消毒液洗手並做好防護。
5.在布魯氏菌病發生地區,每年應定期使用布魯氏菌病疫苗19進行預防性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