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麻黃,張仲景心好。

麻黃,張仲景心好。

叢魏宏,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研究員。

開場白:中醫是中醫的壹大寶庫。2020年版《中國藥典》收錄了665,438+06種中藥材及飲片。這些中草藥很多都是用了幾千年,凝聚了無數前輩的智慧和經驗,至今仍在臨床上廣泛使用。今年,常備藥盒版開設了“本草溯源”專欄,邀請藥學權威專家為讀者解讀每壹種中藥背後的典故,並給予實際指導。

麻黃的應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最早記載於東漢末年的《神農本草經》。為什麽叫“麻黃”?眾說紛紜。有“其色黃而味麻,故名”之說。還有壹種說法是麻黃可以全身入藥。草質莖為“麻黃”,根為“麻黃根”。雖然是同壹種草,但作用卻大不相同。莖可以出汗,根可以不出汗。壹旦用錯,他們的生命危在旦夕,所以有人稱之為“麻煩草”,久而久之就會變成“麻黃根”。

麻黃的應用最著名的方劑是漢代醫聖張仲景《傷寒論》中的麻黃湯(麻黃、桂枝、杏仁、甘草)。張仲景也可以說是把麻黃用到了極致的醫生。《傷寒論》中含麻黃方劑14首,《金匱要略》中含麻黃方劑13首。疾病涉及外感風寒、咳喘、水腫、風濕疼痛等,有很多人因此得救。

麻黃辛溫,屬於辛溫解表藥(又稱散風寒藥),被稱為“解表第壹藥”。中醫認為感冒是由邪氣從外面侵入人體引起的,要用發散的藥物祛除。感冒可分為風寒和風熱。麻黃為溫藥,能散風寒之邪。所以主要針對風寒感冒。常見癥狀有輕度發熱、重度惡寒、頭痛、全身疼痛等。這就是“麻黃湯綜合征”。除了感冒,麻黃與其他藥物結合還可以治療多種疾病。比如可以宣肺平喘,杏仁可以治療感冒引起的咳嗽喘息;本品能利濕消腫,在治療水腫表證方面與白術相當。

現代研究發現,麻黃含有生物堿、揮發油、黃酮類、多糖等多種化學成分,具有發汗、解熱、鎮咳、平喘、利尿、抗病毒、抗過敏、降壓、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等多種藥理作用,為傳統醫學和現代治療其他疾病提供了有力依據。

麻黃每日用量為2 ~ 9g,用量要考慮患者的病情、體質、氣候、地域等諸多因素。麻黃有三種形態:生麻黃、蜜炙麻黃、搗碎麻黃。生麻黃發汗作用最強,蜜炙麻黃主要緩解哮喘,麻黃泥發汗作用最慢。故宜用於發汗利尿,止咳平喘,毛用。

麻黃發汗作用較強,陰虛體虛、多汗盜汗、肺腎兩虛哮喘者忌用或慎用。麻黃能升高血壓,興奮中樞神經系統,所以高血壓失眠患者也要慎用或禁忌。

  • 上一篇:有內熱內濕怎麽辦?
  • 下一篇:周傑倫新專輯《依然飯特別瘦》有哪些歌曲?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