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嚼花生餵孫子,遇到這壹幕。
其實五六十年代,甚至六七十年代,小孩子都沒有奶喝,也沒有什麽好吃的。平時有米湯喝就好了。所以,父母往往會自己把食物嚼碎,然後壹口壹口餵給寶寶吃。當時大家都是這麽做的。實事求是地說,是那個時代的客觀存在。那時候沒有對錯。當然,目前來看,確實是極不衛生、極不健康、極不合適的。
大家都知道壹個道理,病從口入,小孩子的孫子,大家都把衛生放在第壹位!嚼過的花生!不管妳的牙刷有多幹凈。假設?有慢性胃病,或慢性肝病?傳染給孩子了怎麽辦?當大人口腔裏有某種細菌的時候,小孩口腔特別虛弱,或者妳孫子免疫力下降!如果是因為這個原因,妳孫子出現身體上的任何不適或者其他事情,妳奶奶就太過分了!
媳婦應該怎麽做?
在婆婆的觀念裏,這種現象不僅見得多了,也實踐了不少。她堅信這不會成為問題,她堅信這是餵養孩子最好的方式。她認為咀嚼後更有利於孩子的消化吸收。她不會改變,所以唯壹的辦法就是讓婆婆回去自己帶孩子。如果她真的因為事業或者工作需要,沒有時間照顧孩子,那麽她可以出錢請個保姆,或者讓老公出面和婆婆說壹說,把這些道理跟老人說清楚。老人那麽愛孫子,我相信她會主動改掉這個習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