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居士如何修行為法?

居士如何修行為法?

有壹天我和壹個俗人的父親聊天。談及居士,父親氣憤地說:“自從他出家後,從來不做家務,只燒香磕頭。妳要成佛,妳就長生不老。當我們對他有意見時,他不理我們。我不相信這個。佛就是這麽教人的?”我問:“他沒跟妳講佛教嗎?居士的父親回答:“是的,他說信佛可以消災避難,人死後可以去極樂世界。聽了居士父親的話,我突然發現了佛教壹直不被壹些人接受,甚至認為是迷信的原因。

因為在家修行的佛教徒都有自己的家庭和事業,過世俗的生活是必然的。所以居士不能不面對這個現實,把自己當和尚是不合適的。所以,佛教徒要想在世俗生活中堅持佛教真理,宣傳佛教理論,不僅要有積極的信仰,還要讓自己成為壹個值得親近和尊重的人。只有這樣,居士才能與他人和睦友好相處,才能在不知不覺中把佛法的道理傳授給世人,既利己又利他。佛教的普及指日可待。那麽,壹個居士如何才能正確的修行佛法呢?我來說壹些粗淺的認識。

第壹,正確對待欲望。佛教引導我們恢復自然的光明和智慧,首先要欲望少。即“清心寡欲,小欲滿足。”按照佛家的觀點,我們可以清心寡欲,人所擁有的智慧和光明才能顯現出來。但有些俗人對此有片面的理解,認為斷欲就是無欲無求,無欲無求,無動於衷。所以他們對自己的工作事業漠不關心,對家人的冷暖漠不關心,整天念經拜佛,對家裏的事情完全不管不顧。正因為如此,他被別人認為是壹個悲觀、冷酷的怪人。眾所周知,佛教制止人的欲望的初衷是制止人的貪欲,而不是放棄壹切追求。如果把所有正確的理想目標都當成欲望,那麽這就是壹種想要獲得積極結果的欲望。

我們說如果壹個在家居士整天無所事事,過著伸手飯吃衣穿的生活,這種寄生生活本身就違背了佛教的宗旨。佛說:試圖擺脫煩惱的人,必須避免兩種偏頗的生活。壹種是無法戰勝私欲,過分追求的生活;另壹種是無謂地折磨自己的身心,過著苦行僧的生活。所以,在信佛之後,不能壹味地追求滅欲,無所作為。信佛和努力並不矛盾。現實生活中,妳是國家工作人員,妳花的是納稅人的錢,妳就得給納稅人打工;如果妳是壹個勞動者,妳在努力工作的同時,為家庭創造更多的收入,讓家庭和睦,同時也為社會創造財富。這些都符合佛教的道理。

也就是說,我們不能白過寄生生活。所以,我們國內的佛教徒,尤其應該勤勤懇懇,勇於入世,事業蒸蒸日上。況且,有些出家的佛教高僧,並不是在人間度過閑暇時光的。他們每天四五點鐘做早課,早課結束後,要麽拜佛,要麽打坐,要麽念經,要麽參加儀式,做自己的靈修活動。妳想想,那麽早起床,努力工作,努力練習,妳說他消極嗎?這種行為壹般不被理解或看到,但被認為是負面的。所以我們在家的佛教徒,壹定要有誌氣,有骨氣,認真修行佛法,在短暫的人生裏,仔細思考,明辨,尋求真正的佛法。

第二,佛教徒在生活中要始終保持壹顆平常心。不要以為信佛就比別人強。相反,信佛的人應該更謙卑。佛教,壹方面凈化心靈促使人們摒棄私心、私利、私欲,以寬廣的胸懷對待壹切眾生,視其為兄弟姐妹,萬物與我為壹體。我們要尊重別人的信仰,讓別人因為妳而理解和信佛。善良,說好話,做好事,做個好人。如果居士不尊三寶,不慈悲寬容,不團結互助,貪得無厭呢?如果妳執著於名利,因為個人恩怨而詆毀他人,又怎麽能做壹個好的俗人呢?所以,這是壹個值得每壹個俗人深思的重要事件。壹個居士要有高度的覺悟,時刻不忘“上庫博特,降眾生”的重任。

第三,要妥善處理佛教與家庭生活的關系。在現實的家庭生活中,每壹個佛教徒都應該真誠皈依三寶,以佛菩薩為榜樣,深入佛教經典,掌握豐富的佛教知識和社會知識,將佛教與現實相結合,為社會和人類服務。居士凈化世界的重點是凈化家庭。

壹個佛家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孝敬父母。女人孝敬父母嶽父母,男人孝敬父母嶽父母。兩者都必須考慮。

2.夫妻之間應該互敬如賓,把對方當成構建幸福的好知識,所以要互相尊重,互相給予,互相幫助,互相理解,互相關心。

3.像母雞帶小雞壹樣對待孩子。佛教徒不認同我們中國所說的“養兒防老”的觀念。佛教對孩子的愛與教育的目的不是防老,而是盡自己的責任,因為人的福報和業障都是有因果的。父母要教給孩子孝順的倫理觀念,但不能指望孩子贍養父母,否則會因為希望而變得失望,衍生出無窮的煩惱。家庭的所有成員都應該盡各自的責任和義務。就佛教而言,家庭是傳播佛法、造福學生的基礎。家庭成員之間的和諧,家庭教育的成功,可以提升個人素質,從而達到凈化社會的目的。

第四,壹定要搞好關系。人是不難避世修行的。難的是在地球上挑起重擔,還走在信念的路上。要有地藏王菩薩的誌向:“地府不空,不成佛。”俗人要愛自己的父母,愛自己的妻子,愛自己的孩子,愛自己的兄弟姐妹,愛自己的朋友,這樣才能發展成愛每壹個人。這樣才能把佛的意誌傳授給所有的人,讓人類永遠和諧相處,永不紛爭。否則只會讓人覺得信佛的人和普通人不壹樣,有精神病。

因為每個人都有家庭和事業,我們有責任努力工作,照顧我們愛的人。佛教講孝道。不尊重父母、老師、兄弟、父母就是不孝。做事不負責任,對別人不真誠,不努力,經常生病,每天為自己擔心,都是不孝。佛陀告訴我們要孝順父母,尊敬老師。我們自己成佛,不僅可以善待父母,也可以善待他人。

所以,只有做壹個孝順的孩子,壹個善良的父親,壹個合格的丈夫,才能讓妳的家人和妳和睦相處,才能把佛教知識傳遞給他們。否則連家人都無法靠近妳。怎樣才能傳播好的知識?學佛,壹舉壹動都要想到別人,看輕自己,為別人犧牲自己,不要擔心他的性命。這就是佛。

第五,俗人壹定要擺脫急功近利的思想。很多居士不明白為什麽要信佛。壹個老婆婆信佛後,天天念叨:阿彌陀佛,保佑我全家平安,兒子孫子都是大官,衣食無憂,鈔票堆成山。這是不對的。那樣的話,佛也可以保佑壞人。不是有這樣的例子嗎?劫匪搶劫前,在佛祖面前許願:佛祖保佑我搶劫成功,我壹定給妳燒高香,給妳全身鍍金,讓妳享盡榮華富貴。妳說佛祖能保佑他嗎?

所以不能把佛當成有求必應的神。有些居士不說信佛是為了給自己帶來好運,心裏卻在祈求佛菩薩保佑自己成功發財。眾所周知,佛是壹座燈塔。如果佛祖給妳壹條光明大道,妳就無法祈求佛祖的保佑。如果對佛教的真諦缺乏了解,功利化,單純把佛教看成是能消災避禍的保護神,把佛看成是能給人帶來財富的財神,那和迷信根本沒有區別。

壹個居士信佛,就對大家說:“學佛真好。不信佛的都是小人傻逼。如果妳信佛,妳的現實生活就會幸福,壹切都會如妳所願。沒事就讀經,不管別人難不難。有空就在跑道上跑,父母兒子就站在壹邊。這樣,死後他就能升上西方的天堂。到時候他就有飯吃,有衣穿,生活舒適悠閑。他們也會崇拜我們。如果他們不敢支持我們,那壹定會給他帶來災難。”我們說如果是這樣,他就是個俗人,跟不信佛教的人沒什麽區別。

總之,居士要以佛為榜樣,認真了解佛、法、僧三寶,學佛而不迷,學法而不邪,學僧而不汙,正確理解佛教,堅持信仰,破除迷信,樹立正氣,弘揚佛法,堅持不懈地學法,印證佛法,不斷地悟,才能達到像佛壹樣的至正境界。不要只學壹兩句經文,念壹兩句咒文,就以為自己懂佛法,結果就會做壹些脫離實際,適得其反的事情。佛、法、佛三寶,是居士之師。作為三寶的學生,要尊重三寶以回報老師的恩情,以智慧宣傳佛法,以佛菩薩的大悲心,利己利他,展現大乘佛教的慈悲與無限智慧。

  • 上一篇:豬油煎蛋是幹什麽用的?
  • 下一篇:手上的白斑越來越大。我該怎麽辦?誰知道呢?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