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服琥珀3g(研末)藥汁。30天就是1個療程。
主治:清熱利濕,行氣排石,破化石。適應癥為膽石癥,表現為右上腹及劍突下陣發性或持續性疼痛,為絞痛或鈍痛,疼痛可放射至右胸、肩、背。其他癥狀包括腹脹、腹脹、惡心和嘔吐、口苦咽幹、口渴、食欲不振、大便異常、發熱或不發熱、黃疸、苔黃膩、脈細。
口幹、舌紅、津液少者加烏梅、石斛;結合黃疸,加梔子,重用茵陳;有膽囊炎、胰腺炎者,加金銀花、蒲公英;氣虛者加黃芪、白術;陰虛火旺者加知母、黃柏;加入川楝子用於嚴重的脅痛。治療160例。結果:治愈62例,好轉77例,無效21例。總有效率為86.6%。
茵陳道湯的原料為廣金錢草30g、茵陳30g、梔子16g、黃芩16g、柴胡16g。枳殼16g、木香16g、大黃16g。
方法:每日1劑,水煎服,分兩次服用。
主治:清熱利膽,排石。適應癥:膽石癥和膽道感染。
用該方治療膽石癥55例,並設對照組24例。結果:治療組結石排凈36例,占65.5%。對照組結石排出3例,占65438±02.5%。兩者有顯著性差異(P
益氣消食湯原藥為黨參、白術各65438±05g,磁石(先醋炙)30g,廣金錢草20g,枳實65438±00g,制香附、郁金、雞內金、青皮,生大黃(下)3g,生甘草9g。
方法:每日1劑,水煎。早晚服用1次,每次200ml。2個月就是1個療程,最多3個療程統計有效。
主治:疏肝健脾,行氣清熱,利膽排石;老年性膽結石的適應癥為氣滯、熱滯。右上腹脹痛,時有放射至右肩,無發熱,口幹咽燥,食欲不振,精神疲乏,小黃赤,便秘。舌紅,苔薄黃粗糙,脈弦細。
檢查舌苔厚膩效果加10g;炒萊菔子和姜半夏各壹份;舌紅和鐵皮石斛(先煎)30克。知母10克。治療56例。結果:治愈22例,好轉365例,無效43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4.6%。
化瘀排石湯的原料為元胡、郁金、柴胡、枳實12 ~ 15g,雞內金30g,金錢草30 ~ 60g,皂角、三棱、三七10g。
方法:每日用水服1劑,每劑2湯,早晚空腹服用,7天為1個療程,間隔5-7天再開始第二個療程。6周後判定療效。
主治:疏肝利膽,化瘀排石。膽石癥的適應癥。
氣滯血瘀證,加川楝子、姜黃、木香10g;各;茵陳20克,金銀花30克,連翹20克,15克;肝膽濕熱型加黃柏;肝郁脾虛型加茯苓15g、焦三仙15g、炒白術10g、砂仁10g。間歇期口服扶正師鵬湯(黨參、黃芪、茯苓各65438±05g,炒白術、砂仁、元胡、甘草各65438±00g)。雞內金和金錢草各30克)。治療81例。結果:治愈41例,有效13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為82.7%。
單式曉湯的原料為:炒鱉甲30克、何首烏20克、生地黃20克、枸杞子15克、山茱萸15克、石斛15克、太子參30克、黃芪30克、山藥15克、生地黃12克、姜黃10克。
方法:先將鱉甲煎20分鐘左右,再將其余藥物用1000ml清水浸泡30分鐘,與煎好的鱉甲混合。第壹次煎液用武火煮沸後,用文火煎,濾汁350ml,第二次煎液用1,000 ml清水,250ml汁煎。將兩次煎液混合,分別在早餐和晚餐前加入芒硝3g,溫服,每日1劑。三個月就是1個療程。
主治:滋陰益氣,軟肝化石。適應癥為中老年人膽結石,癥見脅痛、頭暈、口渴、腰酸、舌質幹紅,舌苔少或有裂紋,脈細。
茯苓10g;濕邪者加用;腹痛加郁金20g,15g;白芍的。腹脹加佛手10g,香附10g;發熱者加黃芩10g、梔子10g;便秘患者加大黃10g。治療62例。結果:顯效22例,有效26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為77.42%。
註意停止服用任何治療膽結石的藥物,飲食低脂低膽固醇,戒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並要求患者多做上肢運動和右側腹的按摩熱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