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癥狀1,肩痛
起初,肩痛是陣發性的,大多是慢性的。後來疼痛逐漸加重或隱隱作痛,或刀痛,且呈持續性。氣候變化或疲勞後疼痛常加重,疼痛可擴散至頸部和上肢(尤其是肘部)。當肩部被意外碰撞或牽拉時,往往會引起撕裂樣的疼痛。
2.肩關節活動受限
肩關節各個方向的活動都可以受到限制,尤其是外展、提拉、內旋和外旋。隨著病情的進展,由於長期廢用引起的關節囊和肩部周圍軟組織粘連,肌力逐漸下降,喙肱韌帶固定在縮短的內旋位,限制了肩關節各個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尤其是梳頭、穿衣、洗臉、叉腰等動作。
3.肩膀怕冷
患者肩部怕冷,很多患者常年用棉墊包裹肩部。即使是夏天,他們也不敢吹肩膀。
4.柔軟
多數患者肩關節周圍可觸及明顯壓痛點,壓痛點多在肱二頭肌長頭腱溝、肩峰降囊、喙突、岡上肌附著點。
5、肌肉痙攣和萎縮
肩部周圍的肌肉,如三角肌、岡上肌等,早期可出現痙攣,後期可出現廢用性肌萎縮,肩峰肥大,擡起不方便,無法後伸。
肩周炎的原因
(1)此病多發生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軟組織退變,對各種外力的耐受力減弱。
(2)長期過度活動、姿勢不良導致的慢性損傷;
(3)上肢外傷後,肩部固定時間過長,肩部周圍組織萎縮粘連。
(4)肩部急性挫傷、勞損治療不當。
肩外因素
頸椎病,心、肺、膽道疾病引起的肩痛,是由於原發病長期不愈導致肩部肌肉持續痙攣缺血,形成炎癥性病變,轉變為真正的肩周炎。
肩周炎的治療目前對於肩周炎還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以保守治療為主,主要是壹些口服鎮痛藥、消炎藥、按摩等。,只能緩解肩關節和肌肉的疼痛,不會影響正常生活。想要徹底治愈肩周炎,是壹個長期的過程,要註意保護和治療,這樣才能恢復的更快。
肩周炎用桑枝、雞血藤30g,丹參、威靈仙15g,桂枝、川芎、陳皮、絲瓜絡、香附12g。用水煎服。
黃芪30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防風10克,當歸12克,威靈仙10克,羌活10克,桑枝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
黃芪30克,桂枝和白芍10克,葛根30克,莪術10克,嫩桑枝10克,威靈仙12克,當歸10克。每日1劑量,水煎。
桑枝90克,槐樹枝、柏樹枝60克,柳枝、松枝、艾葉、桂枝30克。水煎去渣,加白酒50毫升,熏洗患處。
鮮姜20克。像泥壹樣搗碎,塗在患處,壹天1次。
川芎、細辛、丹參、羌活、附子、乳香、沒藥、桑枝、桂枝、紅花各200克。將上述藥物分別烘幹,研磨成粗粉,裝入枕芯制成藥枕。將病人放在頸部和肩部下方。
老桑枝60克,老母雞1只,鹽少許。將桑枝切成小塊,與雞同煮至湯汁濃稠,加鹽調味,喝湯吃肉。
白芍400克,沙丁魚400克,制馬錢子350克,紅花、桃仁、威靈仙350克,乳香、沒藥、骨碎補、五加皮、葛根、甘草150克。將上述原料研成細粉,裝入膠囊,每粒含生藥0.2克。
生山楂50克、桑葚50克、桑枝25克、烏梅25克、白芍20克、伸筋草20克、醋延胡索20克、姜黃15克、桂枝15克、威靈仙15克、醋香附15克、甘草15克。水煎溫服,每日2劑,1個月為1個療程。
肩周炎的食譜推薦傅貴豬蹄湯。
材料:
附子10g,桂枝10g,桑枝30g,羌活15g,豬蹄1對,調料適量。
練習:
將豬蹄洗凈後,切成兩半,將上述中藥材用紗布包好,與豬蹄壹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沸,再轉小火慢煮至豬蹄熟透,取出藥袋,加入鹽、味精、胡椒粉等調料調味即可。
桑葚雞湯
材料:
老桑枝60g,老母雞1只,鹽少許。
練習:
(1)老桑枝洗凈,切成小塊;
(2)老母雞洗凈後,放入鍋中,加入老桑枝;
(3)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煮,至雞肉熟爛;
(4)加鹽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