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外和諧【中醫術語考委會。中醫術語(2004)]
外部和諧[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外樁[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3概述外痔(1)是病名[2]。出自《應急準備》第23卷。指生於肛管齒線以下,以異物感或腫痛為主要表現的痔瘡[3]。包括結締組織外痔(雞冠痔、珊瑚痔)、靜脈曲張外痔(氣痔)、血栓性外痔(葡萄痔)[3]。其臨床特征是發脹、疼痛和異物感。
4外痔的病因病機* * *裂傷,邪毒入侵,或排便分娩用力過猛,導致氣血凝滯,再加上外邪入侵,皮膚就會增生,形成贅皮。
5外痔的癥狀壹般不痛,多為出血,局部有腫脹、腫脹,久而久之皮瓣過度生長,* * *部位有異物感,炎癥時有明顯疼痛[2]。
6外痔的分類外痔可分為血栓性外痔、冗余性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炎性外痔四種類型[2]。
6.1靜脈曲張性外痔(氣痔)靜脈曲張性外痔是指瘀血在外靜脈叢中形成的圓形或橢圓形腫瘤。
靜脈曲張外痔牙線下靜脈曲張肛管,摸起來軟軟的,紫黑色,瘤體呈橢圓形,腹壓增高時,瘤體可稍增大變硬,局部* * *,瘤體可變小變軟。
6.1.1靜脈曲張性外痔的病因病機大部分靜脈曲張性外痔是由於內痔在II、III期反復脫出,或產後長途跋涉、負重過大,導致筋脈橫向崩解、氣血瘀滯所致。
6.1.2靜脈曲張外痔的診斷發生在齒線以下的肛管內,局部有橢圓形或長條狀腫瘤,摸起來軟軟的。排便或負重出行時,腫瘤增大,呈紫黑色,難以按壓,壹般會有異物感,中毒時可腫脹疼痛。
6.1.3需要與靜脈曲張外痔鑒別的疾病6.1.3.1血栓性外痔多生於* * *,突然腫大,疼痛劇烈,像葡萄壹樣,顏色青紫,難以按壓(2-3天後)。
6.1.3.2結締組織外痔結締組織外痔贅生物逐漸增多,質軟,排便或負重行走時皮瓣無明顯變化。
6.2血栓性外痔(葡萄痔)血栓性外痔是由於外痔靜脈破裂,血液外滲,淤滯於皮下,凝固成塊而引起的。表現為* * *邊緣突然劇烈疼痛,出現暗紫色腫塊。血栓性外痔多發生在* * *左右兩側。壹、靜脈曲張外痔突然腫起來,像葡萄壹樣,開始是暗紅色,逐漸變成青紫色,又硬又滑又痛。
6.2.1血栓性外痔的病因病機為血熱,或靜脈性外痔,排便時用力掙,或負重出行,使外痔靜脈破裂,血液外溢,淤滯皮下,凝結成塊。
6.2.2血栓性外痔的診斷壹般發生在夏季,多在肛緣截石位的3點或9點。發病時* * *部突然劇烈疼痛,肛緣下可見壹暗紫色腫塊,壓痛明顯,分界清楚。3-5天後疼痛會減輕,有時小血塊可自行吸收。
6.2.3需要與血栓性外痔鑒別的疾病:內痔嵌頓,齒線上內痔嵌頓,腫塊較大,肛門周圍甚至3-5個,疼痛逐漸加重。時間久了,就會被侵蝕壞死,滲出滋養之水,躁動不安。
6.3結締外痔(梳狀痔、珊瑚痔)結締外痔是指結締組織增生和* * *周圍皮膚(皺褶)肥大。包括前哨痔和外痔。其主要臨床表現為* * *異物感。
7外痔診斷* * *邊緣有皮,逐漸增多,質地較軟。壹般不痛,不出血。它只感覺到* * *異物感,只有中毒腫了才會有疼痛感。截石位6,12發生的外痔,往往是肛裂引起的。外痔發生在3,7,11點,多伴有內痔。
8外痔的治療8.1內治法外痔壹般不需要內治。外痔感染出現毒腫疼痛時,可用清熱利濕法止痛,如參湯或五參湯。
外痔可分為氣滯血瘀、濕熱下註、脾虛氣滯等證型。
8.1.1氣滯血瘀型外痔是指氣滯血瘀,肛門邊緣有腫塊突出,排便時可增大,可出現脹痛或墜痛,有異物感,局部可觸及硬結節,舌質紫暗,舌苔淡黃,脈澀。
8.1.2濕熱下註型外痔是指以肛緣腫脹、灼痛或水樣便、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為常見癥狀的外痔[3]。
8.1.3脾虛型外痔?虛而氣沈),脾虛氣滯,表現為肛緣腫脹,* * *腫脹,似有排便感,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質淡胖,舌苔薄白,脈弱為外痔常見癥狀[3]。
8.2外治法外痔以外治法為主,可選擇熏洗、針灸、結紮、挑痔、手術等方法[2]。若紅腫疼痛,可配合清熱解毒、化瘀止痛的口服藥[2]。
(壹)可用苦參煎劑沖洗,以防感染。
(2)外痔腫痛時外用痔瘡膏或黃連膏。
8.3其他療法外痔較大且常腫脹疼痛時可手術切除。具體方法是在局麻下做放射狀梭形切口切除外痔,註意盡可能保護肛管皮膚。
8.4靜脈曲張外痔(氣痔)的治療8.4.1辨證治療靜脈曲張外痔壹般不需要內治。如果是中毒,可以按照以下證型治療。
8.4.1.1濕熱下註型外痔是指以肛緣腫脹、灼痛或水樣便、舌紅、舌苔黃膩、脈滑為常見癥狀的外痔
8.4.1.1.1癥狀:肛緣腫瘤腫脹、脹痛,甚至滲出滋養水;舌紅,苔黃膩,脈滑。
8.4.1.1.2辯證分析:當體重偏遠,大便衰竭,經絡橫通,氣血停滯時,腫瘤就會腫大;濕熱毒感染,氣滯血瘀加重,會引起腫痛;濕熱致滲,滋水;舌紅、苔黃膩、脈滑,是熱侵明顯的標誌。
8.4.1.1.3治療方法:清熱利濕,理氣活血。
8.4.1.1.4五神湯、活血散瘀湯處方治療。
8.4.2外治腫脹明顯時,先用苦參煎劑熏洗,再外用消痔膏或黃連膏。
8.4.3其他療法及手術治療應徹底治愈,並行外痔靜脈剝脫術。
8.4.3.1適應癥:單純性靜脈曲張外痔、混合痔外痔。
8.4.3.2的操作方法是取截石位或側臥位,用19Lo新潔爾滅* * *,進行局部麻醉或舒窈麻醉,用組織鉗提起外痔頂端,用剪刀在外痔周圍作放射狀紡錘形切口,然後分離皮下的靜脈曲張,將皮膚連同皮下組織壹並取出。術後用凡士林紗布或消痔膏或黃連膏紗布壓迫傷口。每天用芒硝溶液坐浴,將消痔膏塗於創面,直至痊愈。
8.5血栓性外痔(葡萄痔)的治療8.5.1辨證論治8.5.1.1氣滯血瘀型外痔是指氣滯血瘀。瘀血,表現為脹痛或墜痛,有異物感,局部有硬結節,舌質紫暗,舌苔黃,脈澀,是外痔的常見癥狀[3]。
8.5.1.1.1癥狀:肛緣腫瘤突出,疼痛劇烈,肛緣圓形、紫紅色,質地堅硬,壓痛明顯;口幹口渴,便秘;舌紅,苔黃,脈細。
8.5.1.1.2辯證分析表明,血熱,大便時難以掙動或負重而行,氣血瘀滯,血熱狂沖,脈斷。血溢脈時,皮下見肛緣腫瘤,顏色紫暗;血熱時,口渴;如果血熱內燥,就會出現便秘;舌紅苔黃主熱,脈弦主痛。
8.5.1.1.3清熱涼血、消腫止痛的治療。
8.5.1.1.4涼血湯、地黃湯。
8.5.2外治法:先用苦參煎劑熏洗,再塗痔瘡膏,1次,每日1次。
8.5.3其他療法:必要時手術取出血栓。
8.5.3.1外痔適應癥大血栓性外痔患者3天內不能吸收。
8.5.3.2的操作方法:將患者取側臥位,常規消毒、局部麻醉後,在腫塊中央作放射狀切口,用止血鉗分離出血腫塊,修整多余皮膚,然後用黃連膏紗布壓迫傷口,每日換藥1次,直至愈合。
9關於痔瘡(痔瘡[1])是疾病的名稱[4]。又稱痔瘡、痔瘡[5]。《黃帝內經·蘇靜文琪·田童論》:“使足,筋脈橫解,腸癖為痔。”。指內痔、外痔、混合痔【1】。即直腸末端及皮下肛門黏膜下層擴張、靜脈曲張形成的軟靜脈叢[4],或肛門肛門下血栓形成、增生形成的結締組織[3]。男人、女人和孩子都會受到影響。所以有“十個人有九個痔瘡”的說法,其中年輕人占大多數。痔瘡根據發病部位的不同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
中醫對痔瘡早有認識。古人說“痔瘡是痔瘡的起源”。在古代,痔瘡意味著突出。九竅有小肉突出的人叫痔瘡,也不是生在* * * *側的,比如鼻痔、眼痔、牙痔。但是現在痔瘡指的是* * *痔瘡。
詳見痔條。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