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腎性水腫的中醫療法?

腎性水腫的中醫療法?

中醫認為,與水液代謝關系最密切的臟腑是肺、脾、腎,這三個臟腑功能失調是水腫的關鍵。因此,中醫在治療水腫時,壹般以宣肺、健脾、溫腎為基本原則。

(1)宣肺利濕。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惡寒、惡風、頭痛、四肢關節痛、咳嗽、舌苔薄白、脈浮。水腫首先出現在臉上,然後擴散到全身,對排尿不利。中醫稱此為水腫風水,多見於急性腎炎或慢性腎炎急性發作。常用方劑有越脈加術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常用藥物有麻黃、石膏、生姜、白術、防風、桑白皮、金銀花、連翹、薄荷、前胡、赤小豆、車前子、澤瀉、白茅根、益母草等。

(2)健脾祛濕,利水消腫。臨床表現為全身尤其是腰部以下的凹陷性水腫,體重乏力,小便少,納差,胸悶,苔膩,脈細。常用方劑為五苓散合五皮飲,常用藥物為茯苓、豬苓、澤瀉、白術、桂枝、桑白皮、大腹皮、姜皮、陳皮、茯苓皮等。上身浮腫甚至哮喘者加麻黃、杏仁、葶藶子;下體腫脹用粉防己、川椒、厚樸等。比如濕熱過盛,心煩熱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苔黃膩,黃增多,木通,大薊等。

(3)溫中健脾,行氣利水。此法適用於脾陽虛體質虛弱者。主要臨床表現為下肢水腫,難以恢復,胸悶腹脹,納差便溏,面色萎黃,神疲乏力,四肢冰涼,小便短赤,舌淡苔白,脈滑緩。常用方劑為石皮飲,藥物為茯苓、白術、附子、幹姜、厚樸、木香、大腹皮、木瓜、草果、甘草、豬苓、澤瀉、黨參、黃芪等。可以添加。

(4)溫腎利濕。適用於腎陽下降的患者。主要表現為全身特別是腰部以下高度水腫,腰膝酸軟,四肢冰冷,精神萎靡,面色蒼白,小便短赤,舌質淡胖,有齒痕,脈沈弱。常用方劑有真武湯、金匱腎氣丸等。

藥物包括茯苓、白術、白芍、附子、生姜、牡丹皮、澤瀉、山藥、山茱萸、肉桂等。

  • 上一篇:蓮子心的最佳搭配
  • 下一篇:“我永遠不會原諒我媽”:言語暴力有多可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