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門口村在虎山鎮駐地西北7公裏處。在清朝光緒年間,壹些家庭住在這裏看山,屬於秦家莊潔。因為四面環山,所以壹直有名。1958年,村裏自治。村旁山上的老村民為避亂,建了壹個有四個出入口的石柵欄,改名為四門。2003年,有255戶875人。主要姓氏有劉、李、徐、秦、孫等。
秦家莊潔位於虎山鎮駐地西北6.5公裏處。清道光年間,陳、秦等姓氏遷此建村。先以陳姓為名,取名陳家傑莊,意為團結。秦以後,家族眾多,改稱秦家寨。2003年有129戶436人。主要姓氏有秦、徐、王、孟等。
向家家莊駐地虎山鎮西北6.5公裏處。明洪武年間,項、劉、孫、陳等姓氏相繼遷入此處建村。先取項氏,命名為項家,意為團結。2003年有376戶1240人。主要姓氏有陳、孫、王、秦、馬、徐等。
虎山鎮,後窯溝村,西北8公裏。明洪武年間,姚遷居此地,建寨居住。因三面環山,村在壹條溝旁,故名窯溝村,後依其位置改名後窯溝村。2003年有145戶485人。主要的姓氏是姚和崔。
梭羅樹村位於湖山鎮駐地西北7.5公裏處。該村建於明朝洪武年間,因村中有兩棵厚殼樹,當地稱之為汨羅樹。這個村莊就是以這棵樹命名的,後來演變成了梭羅樹。2003年,有695戶2320人。主要的姓氏是崔和竇。
張家界莊在虎山鎮駐地西北6公裏處。明朝洪武年間,張、劉、宋等姓氏相繼遷入此處建村。先取張姓,取名張家界莊,意為團結。2003年有420戶1366人。主要姓氏有張、徐、鄭、陳、劉等。
虎山鎮駐地樓子地村北1km。明朝弘治年間,王興從王家樓遷來,在半山腰建村居住。根據地點,他被命名為南王家樓,簡稱南樓子。後來由於頻繁的山洪,他們逐漸轉移到山腳下,被稱為樓底。1945年,為紀念抗日烈士王蒼平,改名蒼坪村。1970年,合作醫療制度建立,更名為紅色醫療村。1981年,婁子地村命名。2003年,共有180戶,665人。主要姓氏有王、龐、郭、申、張等。
南馬家村在虎山鎮駐地西南3公裏處。明朝洪武年間,竇氏遷居於此居住,村名竇家村。在1955與馬家村合並,統稱為馬家村。為了區分同名村,1981年11月改名為南馬家村。2003年,共有195戶,696人。主要姓氏有馬、梁、竇。
前哨坡村位於虎山鎮駐地以南3公裏處。該村建於清朝康熙年間,因毗鄰北方而得名前小坡。2003年,有270戶854人。主要的姓氏是趙和蘇。
後哨坡村位於虎山鎮駐地西南3.5公裏處。該村建於明朝洪武年間,因地勢險要而得名小坡。清康熙年間在前哨坡建村後,村名為後哨坡。2003年有290戶1032人。主要姓氏有張、苗、陳。
賈立安村位於壺山鎮駐地西南4公裏處。在明朝崇禎年間,許多姓氏在此居住,每個姓氏都成為壹個聚居地,後來成為壹個村莊,因此得名賈立安村。2003年,共有102戶320人。主要姓氏有侯、蘇、趙。
往東4公裏是戶山鎮居民韓家營子村。明朝洪武年間,韓遷此建寨,位於舊軍營屋脊前,故名韓家營子。2003年,共有1003戶,4002人。主要姓氏有韓、姚、劉、胡、梁、李等。
距湖山鎮駐地張村以東3.5公裏。明洪武年間,沈、張先後遷居於此,建立沈家村、張家村,於1956合並為壹村,命名為沈張村。2003年有330戶1280人。主要姓氏有申、張、秦、王、陳等。
朱家莊駐地虎山鎮東1公裏。明朝洪武年間,朱遷來此居住並建寨。因為地處官地,所以取名朱家官莊。2003年有502戶1720人。主要姓氏有韓、朱、陳、趙、李等。
南李嘉存虎山鎮位於車站以東2.5公裏處。明朝洪武年間,李遷居此地,建寨居住。因為村子旁邊有個碼頭,所以壹度叫李家墩。後來因為地勢低,容易受到水毀,就遷到現在的地址,改名為李嘉存。為了區分同名村莊,1981年11月改名為李嘉存。2003年,共有154戶556人。主要姓氏有常、王、沈、李等。
1km湖山鎮駐地解放村西。清朝嘉慶年間,有住戶在此居住,隸屬虎山鋪,曾名虎山鋪西山,抗日戰爭勝利後命名為解放村,1945。2003年有126戶420人。主要姓氏有吳、張、馬、石、王等。
官莊村位於孫嘉城西2.5公裏的虎山鎮駐地。明朝萬歷年間,孫氏遷居此地,並建村居住。因為這個村莊位於官方的土地上,所以被命名為孫嘉官莊。為了區分同名村,1981年11月改名為南孫家官莊。2003年有90戶320人。主要姓氏有孫、侯、王。
虎山鎮南夏家村,往南4公裏。明洪武年間,蘇遷居此地,建寨居住。因地形得名蘇家窪,明中葉改為夏佳村。為了區分同名村,1981年11月改名為南夏家村。2003年,共有192戶,696人。主要姓氏有牟、楊、苗、夏等。
高家屯村位於虎山鎮駐地以東2.5公裏處。明朝洪武年間,高遷來此建村,故名高家村。為了區分同名村,1981年11月更名為高家屯村。2003年,有245戶803人。主要姓氏有沈、胡、張。
胡山鎮居民於家莊位於正西2.5公裏處。明朝崇禎年間,於遷居於此居住並建寨,因屬官地,故名賈官莊。2003年有118戶428人。主要姓氏有俞、丁、馬。
虎山鎮駐地西南4公裏處的淺水車溝村,建於明朝天啟年間。因北面臨車溝,故名前水車溝村。2003年有340戶1198人。主要姓氏有趙、張、李。
西山村在壺山鎮駐地以西6公裏處。清嘉慶年間,陳、趙、徐等遷居於此,屬後水車溝村。因地處村西山,故命名為後水車溝西山,1955後更名為西山。2003年有125戶,471人。主要的姓氏是陳和沈。
東湖村位於壺山鎮駐地東北6公裏處。明洪武年間建村,位於大王山東部沿海湖窪,故名東湖。1961年,東湖被定為第壹村。2003年有536戶1854人。主要姓氏有費、劉、丁。
東湖二村從東湖1961指定。2003年有396戶1420人。主姓劉。
東湖三村是1961從東湖劃出來的。2003年,共有170戶520人。主姓劉。
泥田溝村位於虎山鎮駐地以北4公裏處。該村建於明代永樂年間,因地處平湖溝畔,雨後泥濘,故名泥田溝。2003年有340戶1212人。主要姓氏有張、宋、陳、謝、侯等。
黃家峪村在虎山鎮駐地西北5公裏處。明萬歷年間,黃在此定居並建村。因三面環山,村北壹片窪地,故名土瓦。1942更名為黃家峪村。2003年有469戶1560人。主要姓氏是黃和崔。
水車溝村位於壺山鎮駐地西北4公裏處。這個村子建於明朝洪武年間。因村前有溝,水清,故名水車溝,後演變為水車溝。前水車建成後,該村改名為後水車溝。2003年,共有242戶786人。主要姓氏有趙、張、徐。
楊家村虎山鎮以西4公裏。明朝萬歷年間,楊遷居於此居住並建村,取名楊家莊。為了區分同名村莊,1981年11月改名為楊家村。2003年有168戶,616人。主要的姓氏是楊和李。
龜山頭村在虎山鎮駐地西北5公裏處。清嘉慶年間建村,因地處龜山之西,屬黃家峪,故名龜山頭。1942年,分自治,改名桂山頭村。2003年,共有100戶,316人。主姓崔。
鄭家莊村在虎山鎮駐地西北5公裏處。明洪武年間,鄭、宋、胡等先後遷入此處居住並建村。先取鄭姓,取名村,意為團結。2003年,共有190戶,605人。主要姓氏有李、秦、於、陳等。
崔景陽村在湖山鎮駐地西北4公裏處。元末,崔等人遷來此建寨。崔景陽第壹次遷居定居,所以這個村子取名崔景陽村。2003年,共有202戶676人。主要的姓氏是竇和孫。
小河塢村在湖山鎮駐地東北4公裏處。該村建於明朝洪武年間。村前有海,河道彎曲,故以河形命名河灣。後來,村子坐落在河邊,兩邊高,中間低,改名為吳赫。為了區別同名村,該村改名為小河塢村,後演變為小河塢村。2003年,有250戶843人。主要的姓氏是李和張。
大和塢村位於虎山鎮駐地東北4.5公裏處。村莊建於明朝初期。村前壹片海,河道彎彎,故以河形命名河灣,後以村畔命名河塢,四面高,中間低。為了區別同名村,該村改名為大河塢村,後演變為大河塢村。2003年,共有199戶,773人。主要的姓氏是李和費。
陳家莊子村在虎山鎮駐地東北5公裏處。明朝洪武年間,陳在此定居並建村,故名莊子。2003年,共有125戶,395人。主要姓氏有陳等人。
黃泥溝村在虎山鎮駐地西北5公裏處。明朝洪武時期,人們開始在這裏生活。由於其地形和方位,它曾被稱為大山東,屬於鄭捷村。1958分村,村前有溝,泥黃,故名黃泥溝。2003年,有240戶796人。主要的姓氏是陳和李。
往南3.5km為胡山鎮駐地徐家村。明洪武年間,徐、林、王等姓氏相繼遷入此處建村。許先住,故名許家村。為了區分同名村,1981年11月隨林冠山改名為觀山村。1994 65438+2月恢復原名徐家村。2003年,共有254戶849人。主要姓氏有高、林、徐、王等。
太平村在虎山鎮駐地以南5公裏處。該村建於明朝洪武年間。村旁有壹石,形似龜,俗稱龜蓋石。該村由此得名,後改名太平村。2003年有138戶402人。主要姓氏有童、劉、王。
西潘家村位於虎山鎮駐地東南6公裏處。明洪武年間,潘在此居住,建立了東、西兩村。因為村子住在西邊,所以叫西潘家村。2003年有563戶1830人。主要姓氏有楊、李、胡、潘。
劉小莊在壺山鎮駐地東南4公裏處。村子以前是莊子的,1939自治。因戶數少,多為劉,故名劉小莊。2003年,共有106戶360人。主要姓氏有劉、竇、胡。
鎮駐地虎山村東南4公裏處。明朝洪武年間建村,因東鄰大村,故名小村。2003年有406戶1460人。主要姓氏有李、張、陳。
胡山鎮駐地東南3公裏莊子村。明朝洪武年間,建了壹個村子,以顏佳的名字命名為大莊子。2003年有320戶1037人。主要姓氏有蘇、韓、毛、丁等。
大村湖山鎮在車站東南4公裏處。明朝洪武年間,李遷來此居住並建村,取名李家村。後來改名為大村,是壹個名稱不同的村莊。2003年,共有568戶2083人。主要姓氏有李、胡、蘇、左。
駐地在虎山鎮東南6公裏的東潘家村。明洪武年間,潘遷居此地,建立東、西兩村,因村居東,故稱東潘家村。2003年有516戶,1750人。主要姓氏有楊、王、陳、張、李。
韓家村位於虎山鎮駐地東南4公裏處。村裏以前是個大村,清朝光緒年間分村。因漢族姓氏居多,故名韓家村。2003年有450戶1750人。主要姓氏有韓、左、張、朱等。
橋南頭村虎山鎮,正南3.5公裏。這個村子建於明朝洪武年間。因為村子的北面有壹座古橋,所以被命名為橋的南端。2003年有427戶1431人。主要姓氏有張、丁、楊、王等。
逍遙溝村在虎山鎮駐地以南5公裏處。明朝洪武年間,建村。因村旁有溝,窯被燒,故名窯溝。為了區別同名村,改名為逍遙溝,後演變為逍遙溝。2003年,共有124戶386人。主要姓氏有王、周、童、寧等。
大窯溝村在虎山鎮駐地以南5公裏處。明朝洪武年間,建村。因村旁有溝,窯被燒,故名窯溝。為了區別同名村,因人口多而改名為大窯溝,後演變為大窯溝村。2003年有320戶1040人。主要姓氏有陳、張、徐、雷等。
松樹園村位於虎山鎮駐地以南2.5公裏處。清朝順治年間,建村。因為村子周圍有許多松樹,所以它被命名為松樹園村。2003年,共有203戶726人。主要姓氏有蘇、張、韓、胡等。
1km湖山鎮駐地蔡家墩村。明朝洪武年間,壹個叫蔡的爪牙在這裏鎮守狼煙碼頭,故名蔡家墩。2003年有209戶813人。主要姓氏有丁、陳、王、劉等。
龍王河村位於虎山鎮駐地以南2.5公裏處。該村建於明代鄭德時期,因位於龍王河上而得名龍王河。2003年,共有152戶535人。主要姓氏有趙、李、張。
董家湖村位於虎山鎮駐地東南1km處。明洪武年間,董遷居此地,並建寨居住。因為村子周圍有許多湖泊,所以它被命名為董家湖。2003年有183戶635人。主要姓氏有董、丁、李、張、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