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鍋頭朱非湯
【原料】羅漢果15g,無花果50g,豬肺1g,苦杏仁10g。
【方法】首先將苦杏仁挑出,洗凈,放入溫開水中泡發,剝去尖端,與浸泡液壹起放入碗中。
使用。將羅漢果和無花果分別挑選,清洗,晾幹或曬幹,切片。將豬肺放入清水中。
沖洗1小時,去除雜質,切塊,擠出所有水分,放入砂鍋,加足水(以浸沒肺片為準)
),大火燒開,撇去浮沫,烹入料酒,加入杏仁,小火煨1小時。豬肺煮熟後,放入
加入羅漢果和無花果片,繼續小火燉30分鐘,加入精鹽和味精,拌勻。
【食用方法】早晚各服壹次,或分兩次服。宜飲食清淡,吃豬肺,嚼羅漢果、無花果片,飲酒。
湯。
【功效】滋陰清肺,止咳化痰。本食療藥方適用於陰虛幹咳的肺癌患者。
[點評]羅漢果又名“長壽果”,是我國不可多得的特產,因其具有清肺止咳、防癌抗衰老的特殊功效。
作用,引起了國內外醫學專家的高度重視。有學者報道,在中醫臨床防治腫瘤中,
在實踐中,用煮沸的羅漢果當茶,壹天1杯。在肺癌、喉癌、鼻咽癌等疾病的治療中,它受到了
具有清肺止咳、潤肺化痰、滋陰生津、利咽開音的良好功效。無花果幹的水提取物,用
用活性炭和丙酮處理後得到的活性物質具有抗艾氏肉瘤的作用。外國科學家認為無花果含有
壹種抗癌因子可以防止早期癌癥的形成。以上兩種口味,配上杏仁,用豬肺煨成湯,不
僅對陰虛幹咳的肺癌患者,具有滋陰清肺、止咳化痰的功效,並能增強機體的抗癌能力,是有效的。
要有效遏制癌癥,患病期間定期服用為宜。
2.魚腥草燉雪梨
【配料】魚腥草100g,雪梨250g,糖適量。
【方法】首先將新鮮雪梨清洗幹凈,晾幹,將皮切成小塊。梨核可以丟棄以備後用。魚腥味
將雜草整理幹凈,晾幹,切成小塊,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煮沸,用小火熬制30分鐘。
用紗布過濾,除去殘渣,收集過濾後的汁液,放入砂鍋中,加入小塊生梨,必要時加入適量水。
加入糖,煨至梨塊完全酥爛。上菜。
【食用方法】早晚兩次服用,吃梨喝湯。
【功效】清肺止咳,化痰清熱。本食療藥方適用於肺癌患者,尤其是痰多、膿黃稠者。
酌情而定。
[點評]魚腥草。是壹種療效顯著的中草藥,尤其因其性味辛涼,長於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清肺熱在中醫臨床常用於治療痰熱壅肺、痰咳黃之病,因為它能解毒消癰,還能治肺。
癰必不可少的藥。現代藥理研究證明,魚腥草。用噬菌體測試時有抗噬菌體作用,提示有抗癌作用。
活動。雪梨性涼,味甘,微酸,具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功效,擅長治療發熱、津傷、痰熱咳嗽。
等等。中國古代醫家推崇:“胸中有寒熱者,可多食生梨。”兩種成分的配伍不僅可以滋潤
肺涼心,化痰降火,抑癌防癌效果好。可治療中老年肺癌因熱痰多,膿痰稠。
特別適合堅持進食者,輔助治療效果明顯。
3.杏仁馬蹄藕粉湯
【配料】苦杏仁15g,馬蹄50g,藕粉50g,冰糖15g。
【方法】先將苦杏仁挑出,放入溫開水中泡發,剝去尖部,與浸泡液壹起放入碗中備用。將
荸薺洗凈,將荸薺去頭、去根,用溫水洗凈,將皮切碎,剁成荸薺糊備用。燒傷
將鍋放在火上,加入適量的水,加入杏仁浸泡液,煎煮30分鐘,過濾取汁,與馬蹄糊壹起加入。
在壹個鍋裏,攪拌均勻,煨煮至沸騰,加入濕藕粉和冰糖(研磨),煨煮,同時攪拌,制成湯。
。
【食用方法】早晚兩次服用。
【功效】清肺止咳,化痰抗癌。本食療方劑適用於肺癌痰熱咳嗽。
[點評]苦杏仁善化痰止咳,平喘潤腸,是臨床上治療痰熱咳嗽的重要藥物。根據現代體外醫學
實驗表明,杏仁熱水提取物粗制劑對人宮頸癌JTC26株的抑制率高達70%。日本學者
認為苦杏仁對小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荸薺性味甘、寒,長於清熱化痰、消食化積、補肺。
與苦杏仁配伍,與藕粉同煮,具有滋補止血的功效,尤其適用於肺癌痰熱咳嗽患者。
不僅能增強抗癌效果,還能清肺止咳、消食化痰,起到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4.橄欖蘿蔔飲料
【原料】青橄欖400g,白蘿蔔1000g。
【方法】首先將青橄欖采摘,洗凈後放入碗中備用。白蘿蔔用清水浸泡壹會兒,重復。
白蘿蔔洗凈皮,去蒂去根,剖開皮,切成片或條,就像洗好的橄欖壹樣。
放入砂鍋中,加足水,大火燒開後,小火煨40分鐘,加入少許鹽拌勻。
【吃法】作為飲料,隨意服用,或者分批服用,當天喝完。進食時,吃蘿蔔,喝湯,咀嚼。
吃橄欖,慢慢咽下去。
【功效】清肺化痰。本食療方劑適用於肺癌痰熱咳嗽。
[點評]橄欖又名“青果”,是我國特有的珍貴水果,有“中國橄欖”的美譽。我有橄欖。
中國自古入藥,味酸甜,性平。專治清熱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開胃降氣。摩登時代
醫學研究發現,橄欖有壹定的抗癌作用;在臨床應用中,橄欖主要出現在肺癌治療後。
口幹心煩,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咳嗽咯血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白蘿蔔嘗起來很甜,
性涼,具有化痰清熱、散結解毒、舒中降氣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結果表明,白蘿蔔具有抗性
癌癥效應。在藥膳療法的臨床應用中也觀察到,各種用蘿蔔烹制的菜肴,如果經常食用,確實是安全的。
癌癥效應。橄欖白蘿蔔熬制的飲湯,清肺化痰效果更明顯,作用溫和持久。
長期服用,特別適用於中老年肺癌患者及其治療後出現的痰熱咳嗽、痰瘀互結等癥狀。
咳嗽的形成和復發往往是多種復雜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1.吸入劑可分為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兩種。前者如塵蟎、花粉、真菌、動物皮屑等。非特異性吸入劑,如硫酸、二氧化硫、氯胺等。職業性咳嗽的特定吸入劑,如甲苯二異氰酸酯、鄰苯二甲酸酐、乙二胺、青黴素、蛋白酶、澱粉酶、蠶絲、動物皮屑或排泄物等。,此外,非特異性的包括甲醛和甲酸。
2.感染性咳嗽的形成和發作與反復呼吸道感染有關。咳嗽患者體內可能存在細菌、病毒、支原體等特異性IgE。如果吸入,相應的止咳原理可以刺激咳嗽。病毒感染後,可直接損傷呼吸道上皮,導致呼吸反應性增加。有學者認為,病毒感染產生的幹擾素和IL-1增加了嗜堿性粒細胞釋放的組胺。嬰兒期,呼吸道病毒(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後,出現咳嗽癥狀的人很多。蛔蟲、鉤蟲等寄生蟲引起的咳嗽,在農村仍可見到。
3.食物引起的咳嗽發作多見於咳嗽患者,尤其是易對食物過敏的嬰幼兒,但隨年齡增長逐漸減少。最常見的引起過敏的食物是魚、蝦、蟹、雞蛋和牛奶。
4.氣候變化當氣溫、氣溫、氣壓和/或空氣中的離子發生變化時,可誘發咳嗽,因此多見於寒冷季節或秋冬氣候變化時。
5.精神因素患者的情緒激動、緊張、怨恨等。都會引起咳嗽發作。壹般認為是大腦皮層和迷走神經反射或換氣過度引起的。
6.運動約70% ~ 80%的咳嗽患者在劇烈運動後誘發咳嗽,稱為運動性咳嗽,或運動性咳嗽。臨床表現有咳嗽、胸悶、氣短、喘息、聽診、喘息等。部分患者運動後無典型哮喘,但運動前後肺功能檢查可發現支氣管痙攣。
7.咳嗽與藥物有些藥物可引起咳嗽發作,如普萘洛爾,通過阻斷β2腎上腺素能受體引起咳嗽。患者可能對其他解熱鎮痛藥和非甾體抗炎藥有交叉反應;發作無明顯季節性,病情重且頑固,多依賴激素。
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在其關於免疫脫敏療法的指導性文件中明確指出,“免疫脫敏療法是唯壹能徹底治療慢性咳嗽的根本療法”。
國際過敏研究權威組織也提出“應使用高質量的標準化免疫增敏劑,同時使用慢性咳嗽的最佳治療方案,包括慢性咳嗽的病原體清除、患者的免疫修復、慢性咳嗽並發炎癥的適當對癥藥物治療、標準化免疫增敏劑免疫治療,簡稱“四位壹體四聯療法”。
中醫治療
外感咳嗽
1,感冒咳嗽
治風寒,宣肺止咳
加味三拗湯與止嗽散
2、風熱咳嗽
治風熱肺痰。
改良桑菊飲
3、風幹咳
治風肺,潤燥止咳
加味桑杏湯
內傷咳嗽
1,痰濕蘊肺
治脾濕,化痰止咳
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加減
2.痰熱郁肺
清熱宣肺,化痰止咳法
清肺化痰方
3、肝火犯肺
清肺平肝,理氣降火治法。
加減薤白散合黛葛散
4、肺陰虛證
治療方法:滋陰潤肺,止咳化痰。
加味沙參麥門冬湯
咳嗽偏方34:
[甲方]
紫蘇、杏仁、生姜、紅糖各1克。紫蘇、杏仁搗碎,生姜切片,炒熟,取汁去渣,紅糖煮壹會化開,每日飲2-3次。
本方散寒止咳,對外感感冒引起的咳嗽有效。
[第二方]
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白蘿蔔10克。將藥搗爛後,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加少量白糖調味,每日1劑,分次服用。
本方散寒化痰止咳,適用於外感風寒引起的咳嗽
[第三方]
橙子60克,生姜30克,蜂蜜250克。先將陳皮、生姜水煎,65,438+05分鐘內取湯劑65,438+0次,再水煎。* * *分3次取湯劑,合並煎液,小火煎濃縮,至粘稠時加入蜂蜜,停沸裝瓶備用。壹天三次,每次三湯匙。
本方散寒溫肺,化痰止咳,適用於風寒咳嗽。
[第四方]
生姜10g,麥芽糖。生姜洗凈,切絲,放入瓷杯中,用開水沖泡,用溫水蓋10分鐘,加入適量麥芽糖,以茶代酒,不分時間和次數,不出汗。
這個藥方適用於風寒咳嗽。
[吳芳]
蔥5-10節,豆豉10克,紫蘇梗或陳皮3克,紅糖適量。將蔥白洗凈,取蔥白,放入砂鍋中與豆豉、陳皮壹起炒成汁,再加入紅糖。每天酌情喝幾次。
這個藥方適用於風寒咳嗽。
[第六方]
新鮮橄欖4個,冰糖15g。將橄欖洗凈,劈開,加入冰糖和適量的水,煎至入味,壹次性或分幾次服用。
本方清熱止咳,適用於風熱咳嗽。
[齊芳]
金銀花20克,薄荷5克,蜂蜜少量。先炒金銀花,取汁2小碗左右。藥沒吃完前,加薄荷,炒3分鐘左右。儲存在瓶子裏,與蜂蜜混合飲用。
此方適用於風熱咳嗽。
[第八方]
絲瓜花10g洗凈,蜂蜜適量。將絲瓜花放入瓷杯中,用開水沖泡,蓋上蓋子浸泡10分鐘,然後拌入蜂蜜趁熱服用,每日三次。
此方適用於風熱咳嗽。
[方九]
蛤蜊幾個,蜂蜜30克,鮮蘿蔔適量。將蛤蚧焙幹研末,每次取蛤蚧粉6克,與蜂蜜、蘿蔔同服。
本方滋陰清肺,適用於火燥傷陰所致的幹咳。
[方石]
百合(鮮)30克,枇杷(去核)30克,鮮蓮藕(洗凈切片)30克。
百合、枇杷、蓮藕切片壹起煮,加適量糖。如果冰糖更好,那就經常喝,不要喝茶。
本方適用於燥熱傷肺引起的咳嗽。
[方希]
黃梨適量,焦糖適量。將黃梨去核,搗爛取汁,與麥芽糖混合制成湯劑,每次2湯匙,每日3次。
此方適用於肺燥咳嗽。
[方12]
川貝母6-12g(如果用川貝母,3-6g),蜂蜜約15-30g。將川貝母粉碎,放入放有蜂蜜的燉鍋中,加水燉1次。
此方適用於肺燥咳嗽。
[方十三]
陳皮15-20克(鮮30克),粳米50-100克。
先將橘皮煎取藥汁,去渣,再加米煮粥,或將橘皮曬幹研成細粉。每次加入3-5克到煮好的粥裏壹起煮。
本方適用於理氣化痰,適用於痰濕犯肺引起的咳嗽。
[方十四]
小排骨500克,白果30克,調料適量。排骨洗凈,加入黃酒、姜片和水,小火燉1.5小時。將銀杏去殼去紅,放入湯中,加鹽調味煮15分鐘,加入味精拌勻,撒上蔥花。
本方可止咳平喘,適用於咳喘痰多者。
[方十五]
橘子各500克,糖500克。將橘子去皮去核,放入小鍋內,加入白糖250g,腌制1天至橘子果肉糖飽和,加入清水適量,文火蒸至汁濃,停火;然後將每片柑橘果肉壓成餅,加入白糖250g,混合均勻,倒入盤中,通風陰幹,裝瓶,每次服用5-8片,每日三次。
本方理氣、燥濕、化痰,適用於痰多咳嗽之肺證。
[締約方16]
黃芩、鮮地黃各30克,粳米50克
將兩味藥用適量水煮沸1小時,去渣,加入適量洗凈的大米,煮成粥,可在1天內分批連續食用。
本方適用於清火養陰,適用於肝火犯肺引起的咳嗽。
[方17]
梔子9克,杏仁10克,桑白皮12克,豬肺200克。先將豬肺切塊,擠壓洗去豬肺氣管內的泡沫,與梔子、杏仁、桑白皮壹起放入瓦堡中,水煮,喝湯吃肺。
本方清肝補肺陰,用於肝火犯肺引起的咳嗽。
[締約方18]
法半夏、旋覆花、海蛤殼、淡竹葉、陳皮、赭石、黃連、桑葉、茯苓、海泡石粉、炙甘草各60克。水煎服,1劑量,每日2次。
本方出自清代老中醫張千裏醫案,具有清肝平肺、降氣化痰之功,適用於肝火犯肺所致咳嗽。
[方十九]
柴胡、半夏、人參、生姜、鱉甲、橘紅、枳實、檳榔、吳茱萸各15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
本方出自《浙江中醫學院學報》,具有疏肝解郁、降氣止咳的作用,適用於肝郁所致的咳喘。
[第20個締約方]
玄參60克,麥冬60克,烏梅24克,橘紅30克,甘草15克。上藥去雜,幹磨研末,
拌勻,分裝,每代18g,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次取1代,每天兩次。
本方適用於清肺化痰,適用於幹咳少痰者。
[第二十壹締約方]
梨、姜、白蜜都是合適的。將梨和姜分別榨汁,然後混合,與白蜜混合。本方潤肺清熱,適用於肺燥咳嗽。
[方二十二]
豬肺1,豬肚1,肥公鴨1,北沙參30g,白術30g,冬蟲夏草30g,肉桂3g,生姜60g。將豬肺、豬肚洗凈,公鴨去毛、去內臟,洗凈,將所有藥物混合均勻,分別放入豬肚、豬肺管、鴨肚中,同時放入鍋中,加水,燒開,文火燉4小時至熟。放進人類的碗裏慢慢吃。
本方適用於脾肺兩虛之咳嗽。
[方二十三]
胡蘿蔔200克,大棗12克,水3碗,1碗,1天,1劑,隨意飲用。
本方調理脾肺之氣止咳。
[方二十四]
花生(不紅)45克,山藥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將花生、山藥搗碎,與粳米混合,煮成粥,待熟後,與人工冰糖混合,隨餐食用。
本方適用於脾肺兩虛的久咳。
[方25]
甜杏仁100,核桃仁120克,豬板油,麥芽糖,蜂蜜,姜汁,鮮梨汁250克。
將前兩味研成細粉,將豬板油切塊,鍋內炸油,去渣留油,杏仁、核桃碎炒至油完全吸幹,放出梨汁、姜汁,攪拌均勻,炒至水蒸氣完全排盡,香氣四溢。每次服用1湯匙,每天1次,調節開水溫度。
本方適用於肺腎兩虛之咳嗽。
[第26個締約方]
杏仁、核桃仁各15g,粳米50g。先將杏仁搗碎,用水磨濾汁,取汁用核桃仁和粳米煮粥。
本方能補腎潤肺,適用於肺腎兩虛之咳喘。
[方二十七]
桂枝、附子、吳茱萸、山藥、茯苓、牡丹皮、澤瀉、人參、核桃肉和生姜。水煎劑,每日1劑量,分兩次服用。
本方能益肺腎,納氣止咳,適用於肺腎氣虛引起的咳嗽。
[方二十八]
黃芪、黨參、白術、炙甘草、當歸、陳皮、升麻和柴胡各70克。
水煎服,1劑量,每日2次。
本方為脾胃學說的補中益氣湯,具有健脾益肺、理氣化痰的作用,適用於脾肺兩虛引起的咳嗽。
[方二十九]
沙參40克,麥冬40克,玉竹40克,桑葉40克,甘草40克,天花粉40克,生扁豆4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
此方為《傷寒論》沙參麥冬湯,具有滋陰清肺、化痰止咳之功,適用於肺陰不足所致的咳嗽。
[方30]
黃芩、梔子、陳皮、麥冬、桑白皮、川貝、知母、瓜蔞、陳皮、茯苓、甘草各6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
本方清肝瀉火,潤肺化痰,適用於肝火犯肺引起的咳嗽。
[第31方]
炙麻黃6-9克、生石膏20-30克、杏仁6-9克、甘草6-9克、黃芩6-9克、炙浙貝母6-9克、魚腥草20-30克、阿莎麗、貫眾、款冬花6-9克、炙葉6-9克。先用清水浸泡,水高出藥面1寸,1小時後煎藥。石膏先熬半個小時,然後人群服藥。玉桂最後放人5分鐘,然後不煎了。取1碗藥汁,溫服。每6小時煎壹次,取1碗藥汁溫服。可根據患者的年齡和體質增加或減少劑量。每天1劑。
本方由滬上名老中醫顧驗方,功能主治肺、痰、咳。
可用於治療外感邪氣的癥狀,如肺經致病、痰阻氣道、清痰不暢、突然咳嗽、痰稠黃痰,甚至早晚加重,看似以痰熱肺,實則寒性隱伏。
[方三十二]
幹絲瓜花10g,蜂蜜適量。將絲瓜花放入瓷杯中,用開水沖泡,浸泡10分鐘,然後加入蜂蜜。趁熱服用,壹天三次。
適用於肺熱咽喉痛、咳嗽咳痰黃、喘息、胸痛。
絲瓜花味苦性寒,久清肺熱,清熱解毒。臨床適用於急慢性咽炎、鼻竇炎、支氣管炎、肺炎。
[方33]
蛤蜊500克,火腿筍50克,鹽、酒、香油、高湯。蛤蜊洗凈後,放入盆中,用開水洗凈,去殼取肉,去雜洗凈。將蛤肉、火腿、竹筍在油鍋中同時翻炒數次,加入料酒,加入人肉湯,加鹽,煮至蛤肉熟透,淋上香油。
這個湯是用鹹、寒、滋陰、利尿、化痰、軟堅散結的蛤肉和竹筍做成的。竹筍,如《本草綱目》所述,具有“止渴、利水、益氣、清熱、化痰、清胃”的功效。因此,湯常可作為瘰癧(淋巴結核)、瘰癧、消渴、痰咳、結核等疾病的食療食譜。
[方34]
將艾葉30-50克放入約65438±0500毫升的沸水中煎煮約65438±05分鐘,除去艾葉,將煎好的藥液倒入小腳盆中。趁熱把腳放在要熏蒸的盆邊上。為了防止藥物壹下子蒸發,可以用比洗腳盆稍大的布蓋在腳上。當水溫略低於雙腳所能承受的時候,可以直接將雙腳放入盆中浸泡。這個方法每晚進行壹次(最好是睡前),每次15-20分鐘。壹般連續35次就能治好咳嗽。
咳嗽
疾病的名稱。外感六淫,臟腑內傷,影響肺,致聲痰證。見“蘇文武藏代”。《蘇文病機氣宜救命》:“咳即無痰而聲,肺氣受傷而不清;咳嗽無聲有痰,脾濕有痰。咳即有痰聲,蓋因肺傷脾濕,咳也是咳。”是由於外邪侵肺或臟腑內傷,累及肺所致。醫學三字經中的咳嗽:“咳嗽不限於肺,也離不開肺。”外感以祛邪宣肺為主,內傷以調理臟腑氣血為主。按致病因素分,有感冒咳嗽、風寒咳嗽、幹咳、幹咳、痰咳、風熱咳嗽、熱咳、時令咳嗽、感冒咳嗽、濕咳、暑咳、火咳、食咳等。按臟腑氣血分,有肺虛咳、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腎咳、大腸咳、小腸咳、胃咳、膀胱咳、三焦咳、膽咳、勞咳、氣咳、瘀血咳等。根據咳嗽的發病時間和特點,有慢性咳嗽、五更咳嗽、夜咳、幹咳、咳嗽、啞咳、咳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