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夜間啼哭的原因
1.饑餓或飽腹感
壹般來說,寶寶可能每隔2 ~ 3小時就要哺乳壹次,但也有媽媽喜歡讓寶寶每隔3、4小時哺乳壹次,以形成規律的生活習慣。對於受不了饑餓的寶寶來說,這種方式無疑是非常痛苦的,所以他們經常會氣哭,哺乳的時候會狼吞虎咽,以至於喝了太多的空氣,進而引起胃痛,不得不再次哭泣。
更有甚者,有的家長以為寶寶哭是因為沒吃飽,就又餵了!但是妳知道嗎?寶寶的神經發育尚未成熟,還保留著吮吸反射能力。無論什麽東西放進寶寶的小嘴裏,他都會使勁吸,導致奶水太多,寶寶的小肚子越來越脹,然後因為覺得不舒服而哭鬧。
解決辦法
最後應該每隔幾個小時餵壹次,要看寶寶的具體情況。至於總是又快又急地喝奶的寶寶,可以在餵到壹半前拍拍背排氣,避免吸入過多空氣。
2.缺鈣
缺鈣的寶寶如果不積極治療,很可能患佝僂病。缺鈣的寶寶晚上經常坐立不安,會出現多汗、枕禿、方顱、囟門閉合晚、串珠狀肋骨等癥狀。
對策補鈣
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和鈣,帶寶寶曬太陽,會改善寶寶晚上哭鬧的現象。如果有嚴重的佝僂病跡象,尋求專業兒科醫生的幫助。
3.害怕,需要愛撫
白天帶寶寶去人多嘈雜的公共場所,很容易嚇到寶寶,他會在半夜突然驚醒,哭鬧緊張,這多半是因為白天過於興奮或受到刺激。
有些嬰兒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安慰。然而,壹些父母由於白天工作繁忙,幾乎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到了晚上,寶寶會哭鬧著引起父母的註意,讓父母抱自己以獲得安慰。
多陪陪寶寶的對策
平時少帶寶寶去嘈雜的地方,避免直接接觸讓他害怕的物體或人。寶寶醒來後,安慰他,告訴他沒什麽好怕的,讓寶寶安心睡覺。父母要盡量多陪陪寶寶,讓寶寶的“皮膚饑餓感”得到滿足,晚上不哭鬧。
4.浮誇
因為消化功能不夠完善,寶寶會時不時出現腹脹。
解決辦法
餵奶後輕拍寶寶背部排氣,或者擦壹些含薄荷油的嬰幼兒專用防脹氣藥膏。如果寶寶經常脹氣,請考慮換配方奶粉,而哺乳期的媽媽要少吃產氣的食物(如豆類、豆漿、紅薯)。
5.想睡覺
有些寶寶在睡覺前似乎會煩躁不安。如果寶寶眼皮看起來很重,或者壹直揉眼睛,說明他想睡覺。
解決辦法
請給寶寶提供壹個溫馨安靜的睡眠環境。
6.媽媽吃油膩的食物。
如果哺乳期的媽媽吃了太重的食物,比如辣椒、洋蔥、咖喱等。,寶寶可能會受影響而哭。
解決辦法
哺乳期的媽媽盡量避免刺激性或含咖啡因或含酒精的食物和飲料,以免影響寶寶的情緒反應。
7.憋住尿
睡前喝水太多,或者奶粉太稀,寶寶晚上被尿吵醒,無法用語言表達,只能用哭來表達。另外,尿不濕會刺激寶寶不入睡。
培養寶寶排尿規律的對策
媽媽要逐漸訓練寶寶定時排尿,讓寶寶逐漸控制排尿。睡前1 ~ 2小時不要給寶寶喝太多水。如果寶寶因為尿急而哭鬧,只要媽媽們給寶寶排尿,寶寶就可以繼續睡覺。建議媽媽們準備壹個不是很亮的小夜燈,在給寶寶換尿的時候打開這個燈,這樣寶寶就不會因為強光的刺激而犯困了。
8.尿布濕了
這種情況很好判斷。目前很多紙尿褲都有尿液濕度顯示功能。
解決辦法
註意尿布是否已經膨脹,以便及時更換。
9.有情感需求
嬰兒有時候會懷念媽媽肚子裏溫暖的感覺,所以會哭著去得到媽媽的擁抱和關心。
解決辦法
擁抱能有效平復寶寶的情緒,所以要多抱抱他。
10.太嘈雜的環境
過多的嘈雜聲音、震動或視覺刺激也會讓寶寶不安,哭鬧不止。
解決辦法
適度的安慰或溫柔的撫摸,可以有效地鏈接寶寶的情緒。
11.太冷或太熱。
寶寶調節體溫的能力不夠強。環境溫度太熱或太冷都會讓寶寶感到焦慮或不舒服。
解決辦法
室內盡量保持舒適的溫度(22℃ ~ 24℃),外出時給寶寶增減衣服。
12.疝氣
腸絞痛時,寶寶的小臉會脹紅,下肢會蜷在肚子上。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得很急,壹般在下午和晚上,多見於3 ~ 6周的新生兒。當然,媽媽們也不要太緊張。寶寶3個月左右,腸絞痛的發生率會大大降低。
解決辦法
對付寶寶腸絞痛有壹些法寶。可以抱起寶寶,有規律地輕輕搖晃,擦壹些緩解脹氣的藥膏按摩,或者在寶寶肚子上墊壹條溫暖的毛巾,唱唱歌,洗個溫水澡,都可以有效緩解寶寶的不適。如果以上方法無效,請盡快去醫院做進壹步診斷,並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壹些抗組胺藥、鎮靜劑等藥物。
13其他兒科疾病
除了腸絞痛,中耳炎、腸胃炎或疝氣也可能是寶寶不適和哭鬧的原因。
解決辦法
壹旦寶寶不吃飯、不睡覺、體重增加、行為突然異常,或者哭鬧聲明顯不同於平時,更像是疼痛、發燒等原因引起的哭鬧,很可能是患上了壹些兒科疾病。請及時帶寶寶去看醫生。
嬰兒夜間啼哭的不良後果
寶寶晚上哭鬧會影響生長發育。
壹般說“睡眠充足的孩子長高”,這是完全正確的科學事實。
人體的生長依賴於生長激素。生長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進人體各種組織的合成,特別是蛋白質的合成,刺激關節軟骨和骨骺軟骨的生長,從而使人長高。壹旦人體缺乏生長激素,就會導致生長停滯。晚上睡覺時生長激素分泌最多。如果長期在晚上哭鬧,必然會減少生長激素的分泌,影響孩子生長的速度。
起初,寶寶的夜哭是由生物鐘引起的,而新生兒的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夜間醒來的條件反射尚未建立,容易對聲、光等外界刺激進行泛化,引起突然啼哭。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大腦皮層的條件反射在出生後15天逐漸開始形成。新生兒白天睡多了,晚上就會哭。其他的因素,比如環境的溫度、濕度,太冷、太熱、太悶,也會讓孩子難受,會哭。還有壹些寶寶,半夜壹定要餵壹次。如果沒有,他們會哭。有的寶寶尿布濕了,不及時換應該會哭(壹次性尿布可以避免這種現象)。
簡單的夜哭減肥法
1,豬骨姜湯
豬骨150克,幹姜5克。喝同樣的湯。
適應癥:兒童夜間哭鬧、四肢低溫、腹痛和容易虛脫。
2、蛋粉粥
壹些蛋殼。雞蛋殼洗凈,炒至黃色,研成細粉,每次1.5g,煮粥食用,每日兩次,1。
適應癥:用於治療夜哭不思飲食,大便溏稀,面色蒼白者。
3、幹姜1-3克,高良姜3-5克,粳米2兩。先將幹姜、高良姜炒熟,取汁,去渣,再與粳米同煮成粥。
此方對脾虛寒涼引起的小兒夜啼有效。
4、蓮子心2克,生甘草3克。開水,壹天幾次。
風方適用於心火過盛引起的小兒夜啼。
5.蟬蛻9克,雞內金15克。兩味文火焙幹研成極細末,每次1克,每日三次。
這個方子適合晚上哭鬧的孩子。
6、葛根5克,蜂蜜適量。葛根粉,開水,加蜂蜜喝。
這個方子適合晚上哭鬧的孩子,有助於孩子安然入睡。
中醫如何解決夜啼上
[病因和發病機制]
該病主要由脾寒、心熱、驚悸引起。
脾寒腹痛是夜啼的常見原因。常因母虛寒,食多寒,胎虛脾寒內生所致。或因護理不當,腹部受寒,或以寒乳餵養,中陽虛弱,以致寒邪入侵,氣滯,不通則痛,痛則哭。因為夜屬陰,脾最陰,陰盛則脾更寒,腹內有寒,故夜痛而泣。
如果孕媽媽脾氣暴躁,或者吃了香燥的東西,或者吃了溫熱的藥物,積熱就會留在胎兒體內。出生後,妳會被養得太暖,被熱氣灼傷,被心火發炎,被積熱擾亂,然後妳會感到不安,哭泣。因為心臟太強,陰藏不住陽,所以晚上睡不著,哭。哭了壹夜之後,陽精疲力盡,無力再戰,於是我在白天睡著了;正氣未復,夜啼。它壹直在繼續,壹直在繼續。
心主震蕩,藏靈。孩子膽小,缺乏智慧。如果他們看到不尋常的東西或聞到奇怪的聲音,他們會受到驚嚇。驚訝傷心靈,恐懼傷意誌,產生躁動,精神不安,睡眠恐慌,因驚訝而哭泣。
總之,冷是痛哭,熱是煩哭,休克是擾哭。寒熱休克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機。
[臨床診斷]
1.診斷要點
寶寶晚上很難找到哭鬧的原因,有時會哭個不停,或者每晚都有規律的哭鬧,甚至徹夜不眠,白天卻照常。臨床上壹定要詳細詢問病史,仔細檢查體質,必要時輔助相關實驗室檢查,排除外感發熱、口瘡、腸套疊、冷疝等疾病引起的哭鬧,以免耽誤孩子的病情。
2.第二,鑒別診斷
區別於不適和哭鬧。如果孩子晚上吃不飽或者吃多了,尿布濕了沒有及時換,環境和衣服太冷或者太熱。繈褓中有縫針或其他異物,會導致嬰兒啼哭。采取相應措施後,寶寶就不哭了。有些寶寶晚上哭是因為不良習慣,比如晚上開燈,在搖籃裏搖擺,走路時抱抱拍拍等。,應該改正。
【辨證論治】
1.辨證要點
辨證重在分清輕重緩急,寒熱虛實。嬰兒晚上哭,白天可以正常入睡。首先,由於餵養不當,要給予相應的引導。要仔細觀察,找出病因,確定沒有夜啼的直接原因後,再根據脾寒、心熱、驚悸進行辨證論治。虛實寒熱的區分要根據哭鬧的強弱、持續時間和癥狀。
2.治療原則
因脾寒氣滯,治法為溫脾行氣;心經積熱者,宜清心導紅;那些因恐慌而受傷的人應該接受治療以鎮定他們的神經。
3.辨證論治
1)脾寒氣滯
綜合征:哭時低弱,哭時停,睡時蜷縮,腹部有摩擦。四肢溫熱,不能吸奶,食欲差,大便稀,小便清亮,面色蒼白,唇紅,舌苔薄白,指紋淡紅。
分析:夜間陰盛陽衰,脾寒,寒邪凝滯,腹痛夜哭不安。嬰兒護理總結?夜哭曰:“夜屬陰,陰盛則脾寒更盛。脾極陰,喜溫惡寒。冷的時候腹部疼,就彎腰哭。”因為痛而哭,因為痛而睡,所以有時候會哭。脾虛寒性,運化失常。所以吸奶弱,胃攝入差,大便稀。虛寒氣盛於內,故眠如卷毛,腹如摩。小便清亮,面色蒼白,唇紅,舌苔薄白,指紋淡紅,都是脾寒所致。
治療:溫脾散寒,行氣止痛。
處方:烏藥散合雲起散。常用藥物:烏藥、高良姜、炮姜溫中散寒,砂仁、陳皮、木香、香附行氣止痛;芍藥、甘草急止痛,桔梗攜藥上行調氣。
加入黨參、白術、茯苓,健脾益氣;有時,如果妳感到驚訝,妳可以加入蟬蛻和鉤藤,以祛風,鎮靜。哭弱、胎弱、體瘦可用附子理中湯溫中健脾,同時保暖。
2)心經積熱
癥狀:哭的時候哭聲很大,尤其是看到光的時候。哭時面紅唇紅,煩躁不安,身腹溫熱,便秘,小便短赤,舌尖紅,苔薄黃,指紋紫。
解析:心主火,熱在內,擾神,故人心煩,夜哭。(寶應總結?夜哭)雲:“心屬火,見壹燈,煩熱,兩陽相爭,仰而泣。”“兒戲?心有病》說:“心若屬火,則煩,多夜哭。”此證為熱所致,故啼哭聲大,面紅唇紅,體腹溫熱,便秘結。苔黃和指紋紫都是熱像。小便短赤,舌尖紅,是心經熱的標誌。
治療:清心導紅,瀉火安神。
藥方:導赤散。常用藥物:生地清熱涼血,竹葉、木通清心降火,甘草尖清火清熱,燈心草可通各種藥物的心經。同時要註意避免衣物和室內過熱。
便秘易怒者,加大黃瀉火,除煩;若腹滿,乳汁不化,則加麥芽、萊菔子、焦山楂,助消化,導滯;可加入黃連和梔子,以緩解熱盛帶來的煩惱。
3)恐慌傷害精神
證候:夜間突然啼哭,似見異物,表情不安,有時驚恐,緊貼母親胸前,面色突然青白,啼哭時高時低,時急時緩,舌苔正常,指紋紫,脈數。
分析:孩子膽小,突然受到驚嚇就害怕。因此,他們在睡眠中會突然哭泣,神情不安,有時還會受到驚嚇,為了安全而緊緊抓住母親的手臂。"嬰兒護理家庭秘密?"夜哭》說:“受驚嚇的人,常常在夢裏哭,受了驚。“突然受到驚嚇,精神失常,心虛膽怯,臉色發青發白,指紋發紫,脈搏急促。
治療:寧心安神,益氣養心。
藥方:遠誌丸去朱砂。常用藥物:遠誌、石菖蒲、茯苓、龍牙、人參、茯苓、補氣養心。
對於睡眠中不斷驚擾者,加鉤藤、蟬蛻、菊花,以息風平驚。琥珀保龍丸還可以安神化痰。
[其他療法]
1.外部療法
將艾葉、幹姜粉炒熟,用紗布包好,燙小腹部,自上而下,反復。或者用丁香、肉桂、吳茱萸磨成細粉,放在普通膏藥上,貼在肚臍上。用於脾寒氣滯證。
2.針灸療法
1)艾灸神闕燃燒艾條後,神闕周圍溫灸不接觸皮膚,皮膚潮紅。每日1次,連續灸7天,用於脾寒氣滯證。
2)穿刺點在中間,不留針頭,淺穿刺出血。用於心經積熱證。
3.按摩療法
1)分陰陽,運八卦,平肝木,搓百會,安眠(颶風與風池連線中點)。驚慌失措者清肺,搓印堂、太沖、內關;寒脾者補脾土,揉足三裏、三陰交、關元;心熱的人瀉小腸,揉小天心、內關、神門。
2)由輕到重交替按摩百會、四神聰、額頭、風池穴(雙)。-哭聲停止後,繼續按摩2-3分鐘。用於驚恐和精神損傷的綜合征。